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左西孟注射液对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等心衰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终末期心衰患者50例,其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NYHA分级),检测hs—CRP、BNP水平,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两组均予标准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左西孟注射液。在接受左西孟治疗3d后,两组重新检测hs—CRP、BNP、LVEF和LVEDd。结果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心脏彩超测定LVEDd及LVEF,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O.05)。两组治疗后hs—CRP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O.05);BNP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O.05)。结论左西孟注射液治疗终末期心衰疗效肯定,可在常规治疗效果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终末期心衰患者CRP及BNP水平,改善左室功能,可作为终末期心衰的治疗药物。

  • 标签: 左西孟旦注射液 心力衰竭 超敏C反应蛋白 脑钠肽
  • 简介:关插座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电源持续装置,也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小电器。开关插座虽小,然而,却直接关系到用电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 标签: 劣质 生命财产安全 开关插座 用电安全 电器
  • 简介:笔者:朱老,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了,您和方志纯(1949年6月,朱华和方志纯结婚--编者注)当年就受到冲击?朱华:1966年底,我和方志纯开始受到群众批判。回想起来,这和江西、全国“文化大革命”整个进程有关。1966年6月,《江西日报》还在紧跟《人民日报》,点名批判“三家村店江西分店老板”“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帮分子”谷霁光,派出工作组到大专院校。7月,江西省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立,黄知真为组长。8月8日,江西省委根据毛泽东“不要工作组,要由革命师生自己搞革命”的谈话精神,撤销工作组。8月28日,省直机关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八届十一中全会精神,方志纯代表省委在会上讲话。到了1966年冬,刘少奇被北京群众组织点名批判。1967年1月,方志纯作为“江西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揪了出来。主要依据是,邵式平省长去世后,方志纯作为代省长、省长,全面负责政府工作,执行了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特别是1959年庐山会议,方志纯曾陪同刘少奇到1927年他隐居的东林寺故地重游,被上纲上线。1967年2月8日,在八一广场(当时的人民广场)召开方志纯万人批斗会。杨尚奎、刘俊秀、白栋材、黄知真等领导被陪斗。

  • 标签: 朱旦华 “文化大革命” 《江西日报》 机关领导干部 《人民日报》 集团
  • 简介:的诗歌中,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象:“野兽”、“苍蝇”、“星星”。可以说,“野兽”是穆内在精神追求的象征:“苍蝇”是穆在现实社会中(尤其是解放后)生存处境的象征;“星星”则是穆诗歌审美价值的象征。也可以说,穆的艺术人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野兽”“苍蝇”“星星”,即:第一阶段(1937—1948),风华正茂诗情勃发,充满叛逆与反抗精神的“野兽”:第二阶段(1949-去世),湮没无闻,被迫害被压制的“苍蝇”;第三阶段(20世纪末至今),被重新发现,奉为“经典”、尊为“桂冠”,成为“亮在天边”的“一颗星”。

  • 标签: 穆旦诗歌 艺术人生 野兽 苍蝇 星星 意象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左西孟在高龄老年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开展高龄老年心衰治疗研究,将60例该病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者(30例),观察组为常规治疗+左西孟治疗者(30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相关心功能指标及再住院率、治疗安全性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衰 高龄患者 左西孟旦 心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1990-2019年青海省海西州大柴降水量年、月值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距平法等数理统计分析法分析近30年大柴地区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大柴地区年降水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是17.354mm/10a,达到了显著性检验水平,春季、夏季、秋季以及冬季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143mm/10a、11.89mm/10a、5.687mm/10a以及-0.081mm/10a,这意味着春、冬季两个季节降水量均呈略微减少变化趋势,减少幅度均不明显;而夏季、秋季降水量均呈增加变化趋势,夏季增幅较大;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起伏非常大,年降水量最大值168.2mm出现在2017年,年降水量最小值44.8mm出现在1995年,年降水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8倍;降水量属于正距平有14年,占46.7%,负距平年份占53.3%;大柴年内降水呈显著的月际变化,表现为中间月份降水多,两端月份降水少的态势,5-9月份降水较为集中,该时间段平均降水量是83.7mm,占年降水量的84.95%,7月份降水量达到最大值,月平均降水量为27.5mm, 11月、12月份降水量最少,仅为1.3mm;四季中,夏季降水量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

  • 标签: 大柴旦地区 降水量 气候特征 变化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世纪50年代湖北武昌任家湾发现的东吴郑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道士墓。其墓葬形制、砌筑方法,与同一时期俗人墓相比基本一致,随葬器物既有若干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亦有较大的差异。具有明显中原北方地区汉魏墓葬特点的东吴“道士”郑墓在江南地区的出现,证明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有天师道在江南地区活动:江南地区早期天师道与中原北方地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中原地区早期天师道应是经由淮河流域传入江南的。

  • 标签: 湖北武昌 东吴 郑丑墓 道士
  • 简介:“插科打诨,粉墨登场。”京剧丑角的艺术功能,主要是作为剧中的辅弼角色,配合其他各行当的表演,起到梳理剧情、调节气氛的作用。因此,丑角的正戏远远少于其他行当。即使以丑角为主的戏码,也多为“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戏幅不长,情节简单。过去多作开场戏、垫戏,

  • 标签: 京剧 集萃 脸谱 艺术功能 丑角 行当
  • 简介:<正>从理论上看,现代西方美学思潮与现代艺术思潮的关系,既可以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可以是对于共同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分别用形象(艺术)和概念(美学理论)两种方式作出思考和反应。后一方面的思考深刻一些,也重要一些,因为它不仅思考了美学与艺术实践的互动关系,而且思考了美学与艺术实践的共同基础现实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关系。而从事实上看,在现代西方社会,面对异化的扩张、丑恶的膨胀、焦虑的加剧、痛苦的弥漫、颓废的升级等问题,西方现代艺术以丑怪、荒诞的艺术形象作出了及时的回应,现代西方美学则一方面积极反思现代艺术

  • 标签: 美学思想 阿多诺 现代西方美学 美学理论 美学与艺术实践 审美关系
  • 简介:摘要党建基础建设对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它是党思想政治建设一个重要途径。企业党建政工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一些措施建设没有切实的落实下去,导致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党建政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党建政治工作的发展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提出了一些对党建政工工作发展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使企业党建政工工作能够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 标签: 企业 基层党建 政工 新思路
  • 简介:,是对事物正常尺度的偏离。从本质上说,是站在美的对立面而发生的。是美的反面。但是艺术表现丑,就不是这么回事。只要表现得好,得生动,到极致,就是完美的,甚至这种美别具一格,易于贴近,不是其他的美可同日而语的。于庆成的泥人作品外在表现形式虽然是的,但却因为传达出的真、善、美而压倒了外形的。外形的是他艺术上有意而为之的夸张的方式。正是这种超出常态的极度夸张,造就了他鲜明的艺术特色。他讲究的不是人体的正常的比例,而是符合人物性格特征的那种“特写”,就是在这一“特写”上,他驰骋想象,不仅改变人物的形象,甚至表现超出人物生理局限的那一种“不可能”,将人物改写成比例严重失调的状态,即的状态。但由于这种,凸显了艺术的真实性与创造性,主题的鲜明性,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得有情、得可亲、得动人,不因而生厌,甚至完全忘掉的外形,沉浸在美的遐想之中。这是于庆成泥人作品的最大特色。

  • 标签: 于庆成 夸张 作品 变形 解读 艺术表现
  • 简介:摘要闻一多先生《死水》诗集中蕴含了大量“”的意象,这些意象象征着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国民颓废、消极的精神状态。诗人爱恨交加,把对祖国和广大人民的爱与痛、对黑暗的憎与恨,在有关亲情、爱情、乡情的情绪体验中抒发出来。

  • 标签: &ldquo 丑&rdquo 意象 《死水》 象征
  • 简介:粮票作为上世纪中国五十年代末到八十、九十年代末的重要文化记忆,其设计流变必然和整个民族的民生民情息息相关。文章分析了粮票文化、粮票的设计视觉符号的特点,揭示了在五六十年代、文革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粮票的不同时代特质和设计特点,剖析出粮票的设计符号中具有地方性和时事性的特点。

  • 标签: 粮票文化 时代背景 地方性 时事性
  • 简介:人们熟知的文学作品通常以赞美为主要特性,作者通过表现人、事和物的美来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思想,这是人们的审美意识带来的文学作品特性,但是,有美即有,对于丑陋的一面,作者如果只做蒙蔽或者一笔带过,那么就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因而,当今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种写实主义的批判方式——审。本文从审美特性出发,对《孤独的沙漠》这一态文学作品中的审意识进行剖析。

  • 标签: 《孤独的沙漠》 生态文学 审丑意识
  • 简介:根植民间的独特剧种从起源算起,高甲戏至今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作为闽南地方戏曲主要剧种之一的高甲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行于我国福建省闽南方言区(泉州、厦门、漳州等)和台湾、金门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华侨、华人聚居地。

  • 标签: 高甲戏 “丑”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丑角 新生 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