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KP)治疗极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55例(共78压缩程度>67%的极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实施KP治疗。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y时站立位X线片前缘高度和后凸角的变化,并采用视觉模拟数字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随访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即刻、术后1m和术后1y前缘和中部高度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即刻VAS评分,ODI指数,后凸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以上各指标均于术后1年随访时均维持恒定。说明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极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有效。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极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后凸角 椎体高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骨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共接诊66例老年骨折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3),两组患者接受经皮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碳酸钙D3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BMD、ODI评分、VAS评分、体高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MD、前缘、中部、ODI评分以及VAS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加明显,经比较,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显著,能够增强骨强度,预防术后再次骨折。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治疗且符合标准的11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相关性压缩骨折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PKP联合传统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仙灵骨葆胶囊,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2组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骨密度(bonedensity,BMD)、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r-κBligand,RANKL)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BMD均优于术前和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腰椎JOA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RANK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可显著改善PMOP相关性压缩骨折患者PKP术后骨代谢,提高患者BMD,改善腰椎功能,减轻腰背部疼痛。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仙灵骨葆胶囊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经皮后凸成形术(PKP)与传统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7例单节段行PKP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改良PKP组(36例)和传统PKP组(21例)。改良PKP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73.9±9.4)岁;病程(2.2±1.5)个月;损伤部位:胸椎20例,腰椎16例。传统PKP组:男15例,女6例;年龄(72.6±11.9)岁;病程(1.8±1.1)个月;损伤部位:胸椎10例,腰椎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前缘、中线高度、伤后凸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与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伤口感染、肺栓塞、骨水泥中毒反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PK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33.3%(9/27)]低于PKP组[52.4%(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两组间VAS评分、ODI评分、伤前缘、中线高度、伤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较术前好转;但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PKP组各项指标优于传统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PKP,改良PKP治疗Kümmell病更安全、有效。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椎 腰椎 Kümmell病
  • 简介:背景:经皮穿刺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确切,但部分高龄患者容易发生骨不愈合情况。目的:探讨PVP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骨钙素水平、VAS评分的影响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并获得随访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其中接受PVP治疗的34例作为PVP组,进行保守治疗的30例作为保守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年的骨钙素水平、VAS疼痛评分、X线片结果(Cobb角、压缩率)、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随时间增加而逐渐缓解,但各时间点内PVP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均较保守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PVP组患者的骨钙素水平逐渐增加(P<0.05),而保守组患者的骨钙素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各检测时间点PVP组患者的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随时间增加逐渐改善,但各时间点内PVP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均较保守组更好(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的Cobb角和压缩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的Cobb角和压缩率均较治疗后1周有所恢复,但各时间点内PVP组患者的Cobb角和压缩率改善情况均较保守组更为显著(P<0.05);PVP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9%)明显低于保守组(13.3%);PVP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2%)明显高于保守组(73.3%),两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PVP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伤的疼痛感,确切修复后凸畸形情况,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骨钙素 VAS评分 疗效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临床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在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 法 以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 20 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6 月,均实施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肺栓塞、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低粘度 PMMA 注射量如下所示: PVP 注射量是 3.17±2.09ml , Sky 成型器注射量是 2.51±2.72ml ,冠龙球囊注射量是 3.71±2.89ml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疼痛评分是 5.47±1.29 分,术后 2 周疼痛评分是 2.12±0.79 分,术后 1 个月疼痛评分是 1.54±0.37 分。术后 2 周、 1 个月疼痛评分均优于术前, P<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愈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高龄 重症 胸腰椎压缩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成形、短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45例骨质疏松性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成形、短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每1~2个月骨科门诊复查1次,采用X线正侧位片检测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和前缘压缩率,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JOA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0±2.6)个月。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42例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较术前至少改善1级;术后3个月,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前缘压缩率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脑脊液漏1例,均经对症处理治愈。结论后路减压、成形、短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椎体骨折 椎体成形 后路减压 短节段融合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形术(PVP)和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0年8月~2012年2月我院对5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治疗,采用PVP治疗15例(PVP组),采用PKP治疗36例(PKP组),从疼痛缓解程度、体高度恢复率、后凸角度恢复率、并发症等方面对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获得随访46例,PVP组13例,PKP组33例,随访时间6~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PVP组及PKP组术后三天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天、6个月和12个月压缩率、体高度恢复率及后凸角度恢复率PVP组与PK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骨水泥椎管内渗漏、脊髓神经根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PVP及PKP能迅速缓解疼痛,疗效确切,可不同程度恢复体高度和后凸角度,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目的比较双侧与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骨质疏松性单节段压缩性骨折进行PKP,其中单侧入路16例,双侧入路16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差异。结果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10.0min、55.3±12.6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0,P〈0.001)。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生骨水泥侧漏至两侧、椎间盘、椎管、周围静脉丛,未出现患者神经症状加重、瘫痪等临床并发症。术后6个月,单侧入路组脊柱后凸Cobb角为4.8±0.5°、显著小于双侧组8.3±0.8°(t=-14.840,P〈0.001),且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2.2±0.3分、2.4±0.3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886,P=0.069),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ADL评分分别为87.6±2.7分、88.0±3.8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343,P=0.734)。术后6个月,单侧组与双侧组中部高度分别为17.6±1.5mm、8.0±1.7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06,P=0.486)。结论单侧与双侧入路PKP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均具有快速缓解疼痛、恢复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等优点;双侧入路在维持矫正后凸畸形方面更有优势,但单侧入路手术时间短,操作过程简单,手术费用少。

  • 标签: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成形术( PVP)与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 方法: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2016年 4月 ~2019年 4月我院收治的 8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n=40)接受 PVP治疗,观察组( n=40)接受 PK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压缩率、 Cobb角、生活质量评分、疼痛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压缩率、Cobb角、生活质量评分、疼痛 VAS评分表现相近,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观察组Cobb角、压缩率、疼痛 VAS评分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7.50%,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PKP与 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均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疼痛,但 PKP治疗患者脊柱序列恢复效果更优,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后凸成形术(PKP)中不同黏度骨水泥对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OVCF患者305例作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在PKP中注入普通骨水泥)和观察组(在PKP中注入高黏度骨水泥),比较两组手术前后 VAS 评分、Cobb 角变化情况,以及骨渗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AS 评分、Cobb 角变化情况均显著更佳(P<0.05);观察组的骨渗透率更低(P<0.05)。结论:对OVCF患者采用高黏度的骨水泥PKP手术,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不同黏度骨水泥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经皮后凸成形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伤治疗中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52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来自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以26人/组的规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常规手术治疗,后者行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伤改善情况及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伤较手术前比较,伤前端增高、伤压缩率及Cobb角均有改善,且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手术前相比均有降低,且实验组分值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外科手术,经皮后凸成形术对老年脊椎骨折患者伤的改善效果更好,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骨折 椎体压缩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改良经腰椎间孔间融合术应用效果探究。方法 自2019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22例因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纳入本次调研病人均采用改良经腰椎间孔间融合术治疗。总结与探究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评分、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等。结果 (1)治疗前融合节段间高度明显低于治疗后,(P

  • 标签: 老年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改良经腰椎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舒适护理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锥体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实验组患者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机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机率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骨折患者舒适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椎体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恶性肿瘤的侧前方手术和重建的方法,以提高腰椎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方法回顾了2000年5月~2004年8月27例腰椎的恶性肿瘤经侧前方入路行切除和重建的患者.结果患者疼痛均有缓解,有神经压迫症状的1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结论腰椎恶性肿瘤经侧前方手术和重建可以有效治疗腰椎恶性肿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 标签: 腰椎 脊椎肿瘤 外科手术 重建
  • 简介:摘要微创手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的主要方法,适应症不断扩大、禁忌症减少,相较于保守治疗在缓解疼痛方面优势明显。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相交于经皮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在恢复稳定、解剖方面有比较优势,单侧、双侧填充各有优势。近年来,新的填充材料不断涌现。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微创 疗效 再骨折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是严重危害骨质疏松人群的常见病,为提高OVCFs的诊治水平,规范诊疗流程,笔者整合了近年来OVCFs相关的指南共识以及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结合国内临床实践现状,对原有的OVCFs诊断和治疗系列共识进行修订,细化诊治流程,增加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管理,突出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重要性,进一步优化OVCFs诊疗策略,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诊断 治疗 共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