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云南省贡山县鼠疫主要宿主和主要媒介分布、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情况,为我县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0月17日至11月7日,贡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云南省地方防治所以及怒江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贡山县16个村组进行鼠疫动物流行调查,鉴定老鼠种类、并对鼠疫F1抗体进行检测,观察调查结果并且进行分析。结果经调查,省地所尚未反馈捕获到的老鼠种类和蚤类鉴定结果;另外,经动物血清检测共检测指示动物血清293份,其中犬血清288份,猫血清5份,IHA检出阳性血清8份,阳性率为2.73%(8/293),ELISA、GICA结果一致,分别检出阳性血清11份,阳性率为3.75%(11/293)。其中阳性血清全部为犬血清。结论贡山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检测阳性,因此,疾控中心以及当地的防治所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并且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标签: 贡山县 鼠疫 调查结果
  • 简介:摘要:鸡作为家禽养殖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较多农户改善经济现状的一个重要措施,然而鸡在养殖过程中会发生较多疾病,给农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大规模养鸡专业户。鸡球虫病作为鸡养殖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可造成不同品种、不同年龄鸡发生感染,增加发病率、死亡率。为更好地预防鸡球虫病的传播,降低其给养鸡户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较好的了解鸡球虫病流行,明确其症状、流行影响因素,进而通过相关防治药物、疫苗等预防鸡球虫病的发生,保证养鸡户的经济利益。本文主要围绕鸡球虫病流行、防治药物与疫苗研究进展展开分析。

  • 标签: 鸡球虫病 流行病学 防治药物 疫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21.1-2022.1年门诊调查居民10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设计过敏性鼻炎疾病基本知识调查问卷,为100例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包含自觉症状以及病史等情况,由通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采取面访形式开展问卷调查,统一回收问卷。结果  100例居民中过敏性鼻炎病人16例,其中属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病人5例,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病人11例;根据统计研究表明,民族、吸烟史、家族史、文化程度以及过敏史属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过敏性鼻炎疾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比较高,大部分属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其中民族、吸烟史、家族史、文化程度以及过敏史属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流行病学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以及控制其发展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56例水痘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结果 6至14岁、冬季和夏季、城市居住人群等均是主要的流行特征。结论 及时接种疫苗、勤通风、做好消毒工作以及加强健康教育等均是控制水痘疫情的主要措施,还需重视水痘疫情的控制,做好密切接触者观察和隔离工作。

  • 标签: 谁都疫情 流行病学特征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仔猪白疾病是由于溶血性大肠杆菌对仔猪进行感染的一种早发型疾病,其大多都出现在出生一周以内的仔猪群体当中,尤其是刚出生1~3d的仔猪患病率更高。为解决仔猪白痢疾病,更好地提升关于猪肉的经济链和饲养业,要对该病给予一定的重视,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有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仔猪白痢的饲养环节、产仔环节、营养补充环节、日常管理工作环节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额借鉴与参考,进而更好的为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助力。

  • 标签: 仔猪 白痢 流行安定区病学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控
  • 简介:摘要:仔猪白疾病是由于溶血性大肠杆菌对仔猪进行感染的一种早发型疾病,其大多都出现在出生一周以内的仔猪群体当中,尤其是刚出生1~3d的仔猪患病率更高。为解决仔猪白痢疾病,更好地提升关于猪肉的经济链和饲养业,要对该病给予一定的重视,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有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仔猪白痢的饲养环节、产仔环节、营养补充环节、日常管理工作环节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额借鉴与参考,进而更好的为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助力。

  • 标签: 仔猪 白痢 流行安定区病学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控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以健康为中心的老年健康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速发展,老年慢性病高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增加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老年健康的保障和促进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 标签: 老年流行病 科学指导 健康防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巴州麻疹新发病例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对2011-2020年巴州网络报告的麻疹确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病例的发病与季节、年龄、地区和人群分布等特征。结果 2011-2020年巴州麻疹发病率(0.53~17.94)/10万,平均发病率5.64/10万;2015-2016年麻疹疫情高发,流行季节主要在冬春季,库尔勒市、且末县、博湖县、若羌县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高发。 结论 巴州2016—2020年麻疹报告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薄弱地区和人群,需继续加强适龄儿童麻疹常规免疫接种和查漏补种、和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重视病例数据上报质量,及早发现、隔离及治疗传染源,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 标签: [] 麻疹 分析  控制
  • 简介:摘要:基于小学流感暴发疫情的严峻形势,现有研究在流行调查方面尚存不足。为此,本研究旨在深入调查小学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以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通过综合分析疫情数据,研究发现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感染人群特征以及疫情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学校疫情防控水平,也为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意义在于为防控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师生健康,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流行和心电图特征分析,探讨心电图左室肥厚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以提供临床诊断及治疗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连续收集的50例左室肥厚患者的心电图资料。采用对比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50例心电图左室肥厚患者中,男性占70%,女性占30%。平均年龄为55岁。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特征分析显示,左心室R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现象较为常见。与对照组相比,左室肥厚患者心电图呈现一系列明显的特征差异,包括QRS波群时间延长和T波倒置增多等。结论:发现左心室肥厚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结合心电图特征差异,可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左心室肥厚,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心电图 左室肥厚 流行病学 心电图特征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2009-2015年狂犬发病数1~5例,发病流行趋势,病死率100%。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5.251,以青壮年农民感染发病为多数。我市狂犬平均潜伏期63天,病程4.23天。56%病例未处理伤口,84%的未注射狂犬疫苗,全部病例未使用抗狂犬血清。结论晋中市狂犬病疫情正呈流行趋势,预防狂犬,应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对犬实行“登、免、限、管、灭”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加强犬伤情况及狂犬病疫情监测;提高狂犬暴露后规范处置率;探索救治狂犬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 标签: 狂犬病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1年广州市白云区报告的9658例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分析方法对白云区2011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白云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9658例,年发病率为434.52/10万,发病高峰在5-7月份,发病主要年龄分布在0-3岁,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和幼托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721。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防控工作,特别是5-7月份,3岁以下婴幼儿的疫情监测工作。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经传染病中对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结合HBc-IgM阳性对病情进行诊断。结果60例患者中出现发热患者8例;乏力者50例;皮疹2例;关节痛1例;消化道症状者52例。60例患者没有黄疸症状者2例,出现黄疸症状者58例。肝功能平均恢复时间57天。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乙型肝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年龄超过18岁、男性发病率较高,且多数患者传染途径不清,由此可知,做好积极的预防管理措施,对减少乙型肝炎发病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乙型肝炎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丘北县1996~2005年乙脑发病情况,以便指导今后的乙脑防制工作。方法对丘北县近10年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流行分析。结果10年来共报告乙脑病例126例,病例散发并呈明显的夏秋季流行高峰,93.65%病例为<15岁儿童,男多于女,以散居儿童、学生和农民为主。结论丘北县近10年乙脑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低有关。控制乙脑应采取以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 标签: 脑炎 虫媒病毒 流行病学 数据收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流行发展趋势与流行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至2014年贵州省独山县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其在不同年份、月份、年龄段、性别等情况上的特点。结果在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上,乙肝占比最多,占88.30%,其次是丙肝与甲肝;从5年发病趋势看,呈现下滑趋势,但仍有小幅波动;男性群体略高于女性群体发病率;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20岁至60岁,占比71.20%,其中30岁至49岁群体较为高发,占比42.09%;全年发病较为平衡,各月份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上,做好基础预防接种工作,不断扩展疫苗免疫的覆盖范围,是降低疾病发病率的关键。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效果。方法:将某社区在2021年4月-2023年4月居住612例居民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归为实验组,医护人员根据此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症流行特征进行具体分析、预防控制措施制定,同时对比此社区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实施乙型脑炎病症流行特征分析、预防措施制定期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率,此阶段居民有657例,归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预防知识知晓率、预防措施执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及时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预防措施制定的效果显著。因此,还需加强对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重视度。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与防控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并制定防控措施。结果 男童群体较女童群体发病率更高,高发于每年的4-7月份,且5-8岁群体发病率最高,其次为〈5岁群体。结论  针对流行性腮腺炎制定科学有效地防控措施,对疫情加强监测力度,不仅要做好接种疫苗工作,还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布鲁氏菌流行特征以及临床特征予以观察。方法随机从某市2016年以来到2018年4月期间报告的患者当中择取50份因布鲁菌而入院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经过观察,男性患者的数量显著多于女性患者的数量,且21岁-50岁之间的青壮年概率最高;和畜以及附属产品的接触概率相对较高的人员感染率比较高;最共同且最多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发热且多汗、肢体乏力以及关节疼痛、头晕等。结论布鲁氏菌属于人畜共患的传染疾病,但是可以通过加强相关的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动物检疫监测制度、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来予以前期控制。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