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健康女性对HPV感染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方法:选取2018 年1-12 月在我院检查的女性143 人,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或电话咨询的方式进行HPV感染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情况。 结果: 健康女性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显示,女性对 HPV感染与性行为的关系了解的正确率最高;其次是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正确率最低的是HPV感染与口服避孕药的关系。健康女性对 HPV感染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情况结果显示,需求排名最高的前三位为: 一对一宣教、HPV感染的预防措施、HPV感染的途径。讨论:医护人员应普及女性对人 HPV感染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预防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提高医院 妇科 健康教育能力,满足 检查 女性对 HPV 感染

  • 标签: 检查 HPV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比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评估该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PDCA循环模式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明显减少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PDCA循环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护理工作进行大量有规范的管理,从而确保医院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感染率,使得护理的质量得到提升。做法是通过将医院管理中的感染管理遇到的问题投放到医院对护理质量的整体管理中,对感染管理的体系进行设立和改进,对医院的相关的感染控制管理的规定进行完善,对于医院的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让他们对感染的医学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可以使得医院的相关工作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意识和质量上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从而可以规范相关的护理工作,依靠护理人员的自身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来让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稳定的提高。使得医院的护理人员将根据相关规范管理中的规定进行操作,通过上面工作使得医院在实际工作当中成功对管理实现了规范化和程序化,进而感染得到有效的减少。总结一下,有效和规范的护理管理的提升,对医院的感染率减少十分有帮助,应该得到大力的宣传。

  • 标签: 感染管理 护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的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的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的研究实例都为 5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对于观察组则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等的治疗药物。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稳定治疗,其中对照组中 4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体的有效率达到 80.36%,观察组 54例治疗有效,有效率达到 96.43%。结论:通过对治疗数据的合理分析,发现大剂量的抗生素类药物连用,可以有效治疗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需要在实际的治疗中,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段。

  • 标签: 心血管 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解决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 80例基层医院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 40例)和对照组( 40例)。观察组对应管理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事件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感染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 25.00%( P< 0.05)。 结论:研究并分析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问题,实施相关措施,可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感染事件发生率 基层医院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院内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6月间ICU收治的2168例患者,共发生ICU院内医源性感染132例,感染率为6.09%,对比分析患者住院期间与入院检查时的血尿便常规,以及痰培养、穿刺或者引流分泌物的病原检查结果,检查患者是否出现新的病原体。待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两周的院后随访,具体判断参照《院内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执行。结果132例患者感染部位分别为下呼吸道59(44.70%)例、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29(21.97%)例、消化道21(15.91%)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7(12.88%)例和切口感染6(4.55%)例,感染菌种分别为革兰阴性菌81(61.36%)例、革兰阳性菌37(28.03%)例和真菌14(10.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使用机械通气、使用深静脉留置管、使用泌尿道插管、使用抗生素、ICU时间≥14d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收治科室内外和镇静药物使用5d组间差异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机械通气、深静脉留置管、泌尿道插管、抗生素、ICU时间都是ICU院内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ICU 院内感染 医源性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具体情况以及综合管理方法。方法从2018年6月份至2019年7月份医院接收的所有患儿中随机选取74名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收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期限、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耐药菌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得到了不同的护理效果。对照组患儿的耐药菌感染率为3.46%,对照组感染率为34.2%,因此实验组的耐药菌感染率更低,治疗效果优。结论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执行力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儿科 治疗对策 综合管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的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患者的护理特点,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护理取得较好的治疗依从性。3例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后结合感染均得到控制,且未发生急性排异性反应和环孢素A(CsA)中毒。

  • 标签: 肾移植 结核感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宫颈HPV感染经保妇康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接收的宫颈HPV感染86例患者为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行干扰素栓治疗参照组,行保妇康栓治疗实验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率、用药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率为93.02%,高于参照组的74.42%;研究组的用药不良反应率、复发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HPV感染者行保妇康栓治疗,治疗疗效明显,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对其机体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宫颈HPV感染 保妇康栓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500例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记录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500例接受耳鼻喉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27%。术后感染的因素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年龄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长、高龄、住院时间长是术后感染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虽然有多种,但手术时间、高龄和住院时间长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最大程度控制术后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耳鼻喉外科 手术 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开展唾液幽门螺杆菌(HpS)检测社区口腔Hp感染的价值,以为HP感染的临床筛查提供帮助。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行HpS检测以及胃镜下胃粘膜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统计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发现,120例患者中检出HpS的阳性率为65.83%,胃镜RUT检测阳性率为63.33%,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HpS诊断和RUT诊断二种试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Kappa值为0.654,提示高度一致,HpS诊断HP感染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诊断价值中等。结论在社区口腔Hp感染中,采用HpS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及快速等优势,因此可作为社区口腔唾液检测中筛查Hp感染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社区口腔唾液检测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