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色彩是诗歌创作的一大要素,影响着诗歌的美学构成。台湾著名儿童诗人林焕彰的诗备受读者喜爱,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在诗歌中对色彩别出心裁的运用,营造出一个绚烂的诗歌意境。本文研究林焕彰《妹妹的童鞋》诗集中的"色彩"审美,通过整体比较,探讨林焕彰诗中色彩的审美生成特点,认为他的诗在色彩与意象、色彩与意境、色彩对比、色彩想象等方面,不仅匠心独具,而且常常以色彩主导意象,突显出别样的审美情趣。

  • 标签: 林焕彰 童诗 色彩 审美生成
  • 简介:诗白,满族,1920年2月14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电子学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奠基人,著名电子学家。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电机系博士学位。

  • 标签: 中国当代 满族人 西南联合大学 清华大学 1951年
  • 简介:诗歌作为人类艺术地把握世界的精神产品,天生是与美紧密结缘的。谈到诗,人们最深刻的印象自然是"美",比如一些艺术大师所说的:"诗歌是最美丽的情绪文学的一种。它常以暗示的文句,表白人类的情思,使读者能立即引起共鸣的情绪。——郑振

  • 标签: 儿童诗 情趣美 艺术传达 审美情趣 儿童情趣 儿童心理
  • 简介:一布罗茨基在谈话里讲道:“每一首诗都是重构的时间。一个诗人在技艺上越是多样,他与时间、与节奏源泉的接触就越亲密。”智慧之力从我们身上流过时,它也已激发过我们的先辈。有人提前发现规律,并以举重若轻的方式进行归纳,等这条规律轮到被我们的时空接纳,我们的任务不得不变得更加艰巨:被它证实,同时又要借助当代的工具开辟出新的意义。

  • 标签: 喜悦 布罗茨基 时间 诗人 规律
  • 简介:我与《》的邂逅,似乎是一种缘分。不是在明媚午后,也没有烟雨迷蒙的背景。一年级的某天,老师询问,有谁要订《童话世界》,并发了样刊让大家阅读。了解杂志内容之后,我毫不犹豫地举手了。那天似乎是一个阴天,但《》作为一缕阳光出现了。

  • 标签: 加油站 《童话世界》 杂志内容 《童》 一年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在活动论的框架中研究文学,从文学活动论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实践美学对庆炳的影响,在文学实践活动的框架中

  • 标签: 审美特征 手稿童庆炳 文学审美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19
  • 简介: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在活动论的框架中研究文学,从文学活动论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实践美学对庆炳的影响,在文学实践活动的框架中

  • 标签: 审美特征 手稿童庆炳 文学审美
  • 简介:审美视角贯穿庆炳文学理论研究的始终。审美主视角的形成就是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形成及其演进过程,也是他丰富发展自己理论的过程。从回答时代问题到文学观念的更新,再到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细化到文学具体问题的创新性研究,庆炳以“文学审美特征”为逻辑起点,逐渐建立起了“文学审美特征论”的理论大厦,创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

  • 标签: 童庆炳 “文学审美特征论” 逻辑起点 理论体系
  • 简介: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社会历史批判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台湾导演,他导演的电影擅长以政治修辞来反思历史,以哲理思维来关怀人类,传达出历史的乖谬和小人物的挣扎。他把人物置于大历史背景下,以残酷而又荒诞的笔触为台湾历史立传,以戏谑和嘲讽的叙事格调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的批判与控诉。在展现人物命运时,较多地着墨于人性的细微层面,对处在台湾社会底层的百姓和边缘群体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从哲学意义的高度探讨了台湾以及台湾人的身份认同危机。

  • 标签: 王童电影 历史反思 政治修辞 人文关怀 身份认同
  • 简介:甘肃诗人高凯的乡土诗创作已自成一体。围绕中国西北农村特有的自然、人文、童年生态状况,诗人以素朴的审美理想开掘出了自在唯美的乡土童年风貌。在感悟理解并创造诗语的游戏性这一层面,诗人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诗人对童年精神特征的勘探有两大路向:一是在其乡土诗的脉络内,从多个角度对童年精神特征作出透视;二是在现代语境中,就一般童年属性问题作出探知,这一向度的创作仍在开拓中。

  • 标签: 乡土童诗 诗语的游戏 童年精神特征 田园童年
  • 简介:我支持正方,有的人把男生女生走得近当成了正常交往,但我认为男生女生如果正常交往的话应该属于学习和友谊的范畴,而走得过近就脱离了正常交往的界限,就有早恋的雏形了,所以,我反对男生女生走得过近。

  • 标签: 女生 男生 早恋 话题 交往 学习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直到21世纪的今天,庆炳始终活跃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的前沿。从“文学审美特征论”的提出、心理美学和文体学丛书的编撰,到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化的实践、文化诗学的构想,他的思考紧紧追随着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但他从不一味地追踪学术热点,而总是以对话的姿态参加各个时期、各种话题的讨论,既保持开放的立场又有所坚持,从而在丰富、深化自己的学术研究的同时发出属己的独特声音。正因为如此,他每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都及时在学界引起广泛的反响。

  • 标签: 学术研究 文学研究 童庆炳 审美维度 20世纪80年代初 述评
  • 简介:6月9日,蒙蒙细雨喜降龙城,山西大酒店内孙嘉璐小朋友十二岁成礼可谓别开生面,12副满含深情的联墨作品把大厅装扮的古香古色,深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进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方的大屏幕,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循环展示孙嘉璐的成长照片。

  • 标签: 文化气息 楹联 小朋友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杜诗选本,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部:一是山东大学《杜甫诗选注》(下文简称《选注》)④,另一是聂石樵、邓魁英《杜甫选集》(下文简称《选集》)②。两部书堪称上世纪以来较有代表性的杜诗选本。最近,笔者有幸奉读到莫砺锋、强二位先生合撰《杜甫诗选》②(以下简称《诗选》),不仅感受到该书在选注、评赏方面的尝试与突破,更为他们所体现出的对杜甫的深情而心折。因此,借此文谈谈我们的一些体会与感受。

  • 标签: 《杜甫诗选》 莫砺锋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诗圣 山东大学 《诗选》
  • 简介:在对海明威《老人与海》的众多研究中,关于“性”的研究确少有涉及,但它却对小说人物的塑造与主题的拓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本分析的角度,着重开掘从老人与曼诺林的关系、老人在海上航行时的自言自语以及梦见的狮子意象中体现出来的“性”,并探讨其体现出来的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运用“反延伸”的文化理论,结合海明威的人生经历进一步探寻“性”的根源所在。

  • 标签: “童性” 心灵童话 人与自然 反延伸
  • 简介:我刚从广西桂林、河南郑州开会回到北京,一封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信件,早已飘落在我的案头。这是马来西亚诗人梁志庆先生寄来的大札。他在信上说,他将于年内出版一本新的诗集,"我希望您能够为这一

  • 标签: 儿童诗 儿童文学 少年儿童 马来西亚 聪明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