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黄制剂对A型HE大鼠皮层星形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AA250mg·kg^-1)0、24h灌胃建立大鼠A型HE模型,乳黄制剂为防治组,分大、中、小3剂量组,乳果糖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皮层星形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氨、脑氨水平。结果乳黄制剂组GFAP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随血氨、脑氨浓度降低较模型组显著升高,且与乳果糖组有明显差异。结论乳黄制剂对A型HE大鼠星形细胞GFAP表达缺失情况有明显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氨作用实现的,这也可能是其抗HE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乳黄制剂 A型肝性脑病 星形细胞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简介:文献[1]报道,大约20%~30%的淋巴瘤可以发生浆膜腔积液。本文收集我院2013年至2018年5月浆膜腔积液中诊断为淋巴瘤的病例15例,对其进行常规液基涂片,部分采用细胞蜡块包埋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诊断,部分对照其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探讨浆膜腔积液中淋巴瘤的细胞学形态特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浆膜腔积液中诊断淋巴瘤或细胞学怀疑淋巴瘤经组织学活检证实为淋巴瘤的病例15例。

  • 标签: 细胞学形态特征 浆膜腔积液 淋巴瘤 形态特点 常见类型 组织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膜活性肽ps _2pa抗神经瘤细胞活性及机制开展深入分析。方法:通过检测膜活性肽ps _2pa对神经细胞增殖的具体参数情况,进一步对表达其生活活性。利用氢溴酸东莨胆碱培养小鼠脑神经瘤细胞调亡模型,同时将膜活性肽ps _2pa干扰浓度作为变量,测定细胞存活率以及神经细胞凋亡能力,探索其对抗神经细胞调亡功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添加膜活性肽ps _2pa组相对于与不添加膜活性肽ps _2pa组可以更好抵抗神经瘤细胞活性,可以更好抵抗神经细胞的凋亡能力。结论:通过基因工程培养的膜活性肽ps _2pa在抗神经瘤细胞活性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价值。

  • 标签: 膜活性肽ps _2pa 机制 神经细胞活动 抗神经瘤细胞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泛素结合酶-9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Ubc9基因的质粒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进行瞬时转染,将实验对象分为:正常胃癌细胞A组(Normal组),脂质体B组(Lipo-2000组),空载质粒C组(NC-shRNA组),及目的质粒D组(Ubc9-shRNA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结果:1.与各组比较,Ubc9-shRNA组转染后细胞凋亡增加(P < 0.05);2.Ubc9-shRNA组能显著的抑制胃癌SGC7901中Ubc9基因的表达(P < 0.05);3.Ubc9-shRNA组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中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P < 0.05)。结论:Ubc9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标签: 胃癌 泛素结合酶-9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芩苷对脂多糖(LPS)刺激下人牙周膜细胞NF-κB非经典途径IKKα表达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人牙周膜细胞(hPDLCs);CCK-8检测黄芩苷对hPDLCs增殖的影响;实验分空白对照组(NC)、LPS组、LPS+黄芩苷1~4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分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查IKKα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0.001~50mg/L黄芩苷对hPDLCs增殖起促进作用;ELISA结果显示,LPS组与NC组相比,IL-1β、TNF-α分泌量增加,LPS+黄芩苷1~4组随着黄芩苷浓度的增加炎症因子分泌量减少;WesternBlot结果显示IKKα蛋白的表达在LPS组较NC组高,LPS+黄芩苷1~4组较LPS组低,且RT-PCR结果与WesternBlot结果相一致。结论黄芩苷介导了LPS刺激下人牙周膜细胞中NF-κB非经典途径IKKα表达下调,对牙周膜细胞的炎症损伤起保护作用。

  • 标签: 牙周炎 脂多糖 牙周膜细胞 黄芩苷 IΚB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采取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经过病理诊断确诊的卵巢肿瘤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冷冻切片检查、细胞学涂片检查,对比单独检查和两者结合检查的结果。结果:冷冻切片诊断准确率为90.91%,细胞学涂片诊断准确率为92.05%,冷冻切片联合细胞学涂片诊断准确率为98.86%,冷冻切片联合细胞学涂片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冷冻切片诊断和细胞学涂片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38、4.714,P

  • 标签: 卵巢肿瘤 病理诊断 冷冻切片 细胞学涂片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于2021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其中,观察组予以有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骨髓移植、恶心呕吐、急性胆碱能综合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期间予以有针对性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伊立替康 顺铂方案 晚期小细胞肺癌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中临床医学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73例行血液检验受检人员开展研究,以环境温度和标本放置时间为依据分组,检验相关指标,分析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应用效果。结果 不同温度下放置0.5h和4h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标本放置时间直接影响到检验质量控制效果,临床应及时送检,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各有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血常规检验,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血细胞异常率、漏检率与误检率。结果:观察组总检出异常率、漏检率与误检率分别为92.00%、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8.00%(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增加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显著提高血液中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同时帮助降低漏检率与误检率,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专业依据。

  • 标签: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漏检率 误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泛素结合酶-9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Ubc9基因的质粒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进行瞬时转染,将实验对象分为:正常胃癌细胞A组(Normal组),脂质体B组(Lipo-2000组),空载质粒C组(NC-shRNA组),及目的质粒D组(Ubc9-shRNA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结果:1.与各组比较,Ubc9-shRNA组转染后细胞凋亡增加(P < 0.05);2.Ubc9-shRNA组能显著的抑制胃癌SGC7901中Ubc9基因的表达(P < 0.05);3.Ubc9-shRNA组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中Ubc9、α-SMA、Bcl-2蛋白表达(P < 0.05)。结论:Ubc9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 标签: 胃癌 泛素结合酶-9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心理护理与流失关系,以揭示心理护理对捐献者的影响,提高捐献者的流失率。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均等分组法,共招募10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研究周期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捐献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护理情况以及流失情况。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进行心理护理的捐献者在捐献后的满意度和流失率上明显较低。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捐献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减少了流失的可能性。此外,与心理护理缺乏的捐献者相比,接受心理护理的捐献者更有可能参与多次捐献。结论:本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心理健康和流失率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捐献者 心理护理 流失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对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30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A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发生造影剂肾病分为观察组(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共计42例)与对照组(未发生造影剂肾病,共计258例)。比较两组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血浆MIF水平差异,并通过logistics回归因素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最后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Scr、CysC、MIF对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Scr、CysC、MI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5岁、慢性肾病病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造影剂注射剂量>100mL是引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Scr曲线下面积为0.856、CysC曲线下面积为0.846、MIF曲线下面积为0.912,P=0.000,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MIF对ACS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血浆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造影剂肾病 预测价值
  • 简介: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80%左右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老年人各器官在功能和药物代谢上都出现生理变化,往往不能耐受联合化疗。我科于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了多西他赛(艾素)单药治疗32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晚期多西他赛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胆汁瘤发病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院行TACE手术治疗的原发性HCC48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TACE术后胆汁瘤的发病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84.0%胆汁瘤发生时间为TACE术后28—90d,有28.0%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黄疸、恶心、寒战、肝区疼痛。出现临床症状者瘤体直径大于无临床症状者(P〈0.05)。胆道扩张、有TACE治疗前肝切除史、非超选择性插管以及使用PVA颗粒为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胆汁瘤出现临床症状时,需积极对症治疗,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给予合理预防措施。

  • 标签: 肝细胞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术后胆汁瘤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50例肾移植患者术后血清红细胞生成素(SEP)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它与血红蛋白、血肌酐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标法对肾移植患者术后1、2、3、4周进行血清红细胞生成素的测定,同时测定血常规、肾功能等。并将其中18例使用人类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者,和18例未使用者,作了对照研究。结果肾移植术后SEP的活性增高,同时伴随着血红蛋白上升,两者间呈正相关系(P=0.002),血肌酐下降越明显者,则SEP增高越明显,两者间呈负相关系(P<0.05)。术前使用或未使用rHuEpo对术后SEP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测定SEP活性的高低,动态观察其变化趋势,对估计和监测肾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及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有价值。

  • 标签: 肾移植 红细胞生成素 排异反应
  • 简介:本文研究了雷公藤内酯醇诱导哮喘豚鼠肺内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的作用,结果发现,雷公藤内酯醇能诱导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EOS凋亡和EOS的数量减少,并抑制EOS的bcl-2表达,以上提示雷公藤内脂醇能改善哮喘豚鼠肺内的EOS浸润,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雷公藤内酯醇 哮喘 豚鼠 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探讨鳖甲活性多肽的固相合成及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抑制作用。根据鳖甲活性多肽的序列结构,采用固相方法对多肽进行全合成,并用MALDI-TOFMS质谱对合成多肽进行分析鉴定;肝星状细胞(HSC-T6)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加入不同浓度合成多肽作用肝星状细胞株HSC-T6,采用MTS法分析HSC-T6生长的抑制作用;使用AnnexinV-FITC/PI法检测HSC凋亡率。结果显示通过固相合成可以得到与原序列结构一致的鳖甲合成多肽;鳖甲合成多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能显著提高肝星状细胞早期凋亡率。因此,可以成功地合成鳖甲活性多肽,且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肝星状细胞 合成多肽 鳖甲 MTS法 凋亡
  • 简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CIRI)的机制研究经历了从器官水平到分子水平的不断深化过程.认为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是受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自杀过程。CIRI可诱导多种凋亡调控基因表达。包括促凋亡基因和抑凋亡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可直接或间接参与凋亡的调控。Bcl-2家族在细胞凋亡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也较为深入。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细胞凋亡 BCL-2家族 缺血/再灌注 ISCHEMIA 程序性细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