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采取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00例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按双盲法分组标准划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给予ICS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总疗效为96%,显著高于A组的78%,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雾化ICS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可行性高,有利于提高疗效,使患儿早日痊愈。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激素 家庭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征、形成机制、出现人群、预后等,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方法随机收集在我院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的600例患者,按有无器质性疾病分为A、B组,剔除服用洋地黄、吗啡等药物的患者。应用秦皇岛康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和杭州百慧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出现符合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诊断标准者为阳性,采用Brodsky法将窦性心律不齐进行分度。结果A组出现阳性病例29例,B组出现阳性病例23例,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中的阳性病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阳性病例的心电散点图特征与窦房结功能分离散点图高度一致。结论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形成机制推测与窦房结功能分离有关,本现象除发生在患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同时也可发生在无基础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推测这部分病例应属于功能性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的分度对疾病的预测意义有待进一步商榷。

  • 标签: 心电散点图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窦房结功能分离 功能性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住院时间、通气时间、mMRC(肌力)评分以及6min步行距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PaO2、SaO2、PH以及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住院时间、通气时间以及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通气功能,还可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通气时间,延长6min步行距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COPD 呼吸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干预,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部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部功能,促进患者恢复,表现出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呼吸内科-家庭病床一体化护理 COPD 肺部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创呼吸机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选择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PaO2、PaCO2水平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PaO2、PaCO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2.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而言,与常规治疗相比,在其基础上选择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可以更加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改善PaO2、PaCO2水平、提升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性左心衰竭 急诊救治
  • 简介:在肠梗阻或消化穿孔患者手术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胃或肠腔极度扩张,大量胃内容物或粪便积聚在胃或肠腔内,需要给胃或肠腔减压时,过去我们常使用吸引器头或吸引器接26或32号引流管将胃或肠腔内容物吸出,但在吸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吸引器被胃内容物或粪块堵塞,需要反复冲洗吸引器头或更换吸引器连接管,不仅污染机会增加,而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我们工作中发现使用一次性麻醉机呼吸回路来协助排出胃或肠腔内容物的方法,克服了以上缺点,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麻醉学/仪器和设备 一次性设备 肠梗阻/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影响效果。方法从2015.4月-2017.4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的方法以及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则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以及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效果以及护理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和护理的效果(P小于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新生儿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科室生殖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皮肤科、泌尿科、不育与性学科患者的泌尿生殖支原体培养与药敏实验结果1200份进行研究。结果4个科室感染均以Uu感染为主,泌尿外科的Uu单独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皮肤科的Mh感染明显高于其他科室(P<0.05)。各科室患者最敏感抗生素均为米诺四环素,但对米诺环素敏感性无差异(P<0.05)。不同种属支原体的抗生素敏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菌种的支原体感染、不同科室的就诊人群对于支原体敏感抗生素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医务工作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殖支原体菌种变化,并根据支原体的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感染 药敏结果
  • 简介:摘要女性生殖(femalereproductivetract,FRT)因其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黏膜免疫微环境。FRT长时间周期性的暴露于性激素,受性激素调控作用,机体抵御性传播病菌侵袭等过程需要性激素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另外FRT中有众多的微生物栖居于此,这些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有重大影响。阴道菌群在维持微生态平衡,发挥占位性保护和定植抗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FRT受多种因素调控女性阴道微生物群落,其中女性自身激素水平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月经周期对阴道微生态系统造成的动态变化,这是对疾病诊断和评估风险的基础。对物种组成之间更深的认识需要了解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对机体环境改变如何响应。

  • 标签: 月经周期 生殖道感染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介绍一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同时合并大气弥漫性结节及皮肤多形性病变的患者,以提高对这一少见疾病诊断治疗的深刻认识。方法对一例确诊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系统的回顾,并讨论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可合并气结节及皮肤多形性病变,合并该类临床症状的患者极易误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曲霉菌感染。如疑似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应常规给予支气管镜检查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皮肺穿刺活检。可以快速明确诊断,及时药物干预,缩短患者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 气道结节 皮肤多形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颅内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病人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颅内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O2、PaCO2、Pa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切开置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颅内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病人血氧指标,降低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病人预后及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颅内脑出血 循证护理 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拔管后刺激性口水和管道阻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共发生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发生13例,发生率为32.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的气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气管切开术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出现消化再出血的防治对策及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出现消化再出血患者47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相关资料。所有患者中共22例接受保守治疗,视为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再出血情况、治疗效果、随访结果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22/22),高于观察组84.00%(21/25),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率为22.73%(5/22),明显少于观察组57.14%(12/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和病变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生存率为72.73%(16/22)少于观察组100%(21/21),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断流术后出现消化再出血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防治对策因根据具体诊断结果进行选择,力求在达到治疗效果的目的上减少患者痛苦及隐患,彻底治愈患者。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 消化道再出血 防治对策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所致大气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侧主支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198例,常规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对结核性支气管气狭窄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气直径以及气促指数分析,FEV1、并发症以及远期疗效。结果198例临床效果中有效者166例,无效者32例,有效率83.84%;198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气内直径、气促指数评分以及FEV1测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术后手术创面存在少量渗血者176例(88.89%),轻微胸痛55例(27.78%),粘膜轻度撕裂38例(19.20%);随访6-12个月,再次狭窄者29例(14.64%),大出血(单次术中出血量>100ml)0例,气胸0例,纵隔气肿0例,死亡0例。结论在支气管结合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呼吸狭窄情况,具有临床效果较好,而且安全性较好等优点。

  • 标签: 支气管镜 球囊扩张 支气管结核 气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无创通气,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好于对照组。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改善了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方法将收治的150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对照组应用肺部感染完全控制作为时间窗。观察组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切换的时间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心率以及PH值无明显变化,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主要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但是在重新插管率方面不存在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导致的严重呼吸衰竭可采用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时间窗,将早期拔管更改为无创通气,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COPD 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思考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06-2018.09本院诊治的14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以11分配的方式划为A组70例、B组70例。其中A组为氨茶碱救治,B组为枸橼酸咖啡因救治,比较患儿总有效率、血气指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8.57%,B组则为97.14%,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B组PaO2、PaCO2、PH血气指标较优于A组,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暂停早产儿,虽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均和起到症状改善的效果,但前者总有效率相对较高,且还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可推广。

  • 标签: 枸橼酸咖啡因 氨茶碱 早产儿 呼吸暂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12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阻肺呼吸衰竭 综合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长托宁,阿托品以及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以 2015 年 4 月至 2018 年 9 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70 例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35 例)和对照组( 35 例)。其中,对照组仅使用长托宁与阿托品共同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予以治疗。经过治疗,以两组病患治疗期间的血清乙酰胆碱酶( AchE )和肌酸激酶( CK )的含量,以及治疗效果为评定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 AchE 的水平较对照组高, CK 的水平较对照组低,且较对照组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给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病患实施长托宁,阿托品以及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法,能够加快病患的康复,有效的调节血清中 AchE 和 CK 的水平,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长托宁 阿托品 血液灌流 急性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