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中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4月按照住院顺序先后选取45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案例进行解析。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病情均缓解或治愈而出院,住院时间5~24d,其总有效患者42例,所占的比例是93.35,出院后随访1年,年复发率8.9%。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有必要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关注患者心态变化,同时结合饮食护理、机械通气、健康教育等,以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支气管哮喘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过程中的医疗质量控制作用。方法通过对照采用品管圈与常规护理处理气管切开患者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数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品管圈管理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品管圈的方法护理气管切开患者,显著降低了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医疗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对气管切开患者痰池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8月RICU病区接收的30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患者分入干预组和常规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接受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护理干预。统计不同护理方案实施前后,两组平均痰池量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日吸痰频次及气管套管留置总时长。结果护理后,干预组平均痰池量、日吸痰频次、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能够减少患者痰池量,降低吸痰频次,缩短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加快其康复进展。

  • 标签: 气管切开 吞咽功能训练 痰池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回顾分析 1例甲状腺癌手术并发气管瘘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护理方法。通过采取密切观察气管瘘的病情变化、气道护理、颈部切口护理、引流护理、发热及抗感染的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康复成度,使患者后期的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促进瘘口早期愈合、为患者预后打好基础,有效提高了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癌手术 气管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43)给予延续护理,对照组(n=43)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哮喘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哮喘控制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提升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哮喘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模式 支气管哮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流程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92%,不良反应率4.16%,复发率2.08%。同时,患者治疗后非常满意93.75%,一般满意6.25%,且P<0.05。结论规范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流程,可提高病症临床治疗流畅度,保证病症治疗效果,抑制疾病复发率,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增加。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规范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学监护指导支气管哮喘合理用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药学监护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肺功能、治疗依从性及相关药物知识掌握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相关药物知识掌握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呼气峰流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药学监护指导可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相关药物知识掌握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高血压 药学监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强的松联合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4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茶碱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中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强的松联合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可准确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强的松 茶碱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中西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综合防治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效果与影响。方法:选取 2015年 11月 -2016年 11月采用社区综合防治法治疗的 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并为患者制定有效、合理的用药计划,便于缓解患者症状,随访 1年。结果:通过 1年社区防治, 20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6例患者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 92.9%。患者肺功能改善非常明显,与防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综合防治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与实施综合防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实施综合防治,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肺功能得以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综合防治  支气管哮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综合防治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效果与影响。方法:选取 2015年 11月 -2016年 11月采用社区综合防治法治疗的 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并为患者制定有效、合理的用药计划,便于缓解患者症状,随访 1年。结果:通过 1年社区防治, 20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6例患者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 92.9%。患者肺功能改善非常明显,与防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综合防治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与实施综合防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实施综合防治,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肺功能得以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综合防治  支气管哮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吸痰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吸痰治疗过程中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吸痰 重症肺部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创伤是机械因素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严重创伤可引起全身反应,还可能有致命的大出血、休克。创伤是全球性的社会突出问题,全世界每年死于创伤的总人数高达540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学各专业都与国际接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创伤的整体救治水平还有待提高。早期预防性气管插管在严重创伤早期急救能够提高急救能力,进行气道管理,改善呼吸,缩短严重创伤患者住院日、降低并发症;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抢救危重病人时,很多医生一般要等到呼吸或心跳微弱时,才进行气管插管,期间需要搬动床位、摆好体位,才能进行。其间需大量时间,使病人失去抢救机会。因此在抢救呼吸衰竭等危重病人时,把握进行插管、机械通气的时机是关键!

  • 标签: 气管插管 创伤和损伤 严重创伤 预防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82例慢性支气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具有患者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氨茶碱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加入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免疫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3.2%,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GA、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具有理想效果,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慢性支气管哮喘 氨茶碱 小青龙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5 年 10 月到 2016 年 10 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70 例,采用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 35 例。对照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法,实验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法,对比两组中出血量与术后疼痛率。 结果: 两组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P>0.05 。实验组术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 p<0.05 的差异性。 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半髋关节置换能够降低术后疼痛率,帮助患者提升临床治疗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85例产妇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另选取85例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针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低位产钳助产,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剖宫产。分别评估产妇的产道损伤情况、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和产褥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较少,产道损伤程度较低,综合评估指标普遍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产钳助产的合理应用,会大大降低产妇的产道损伤程度,同时有效防止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情况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低位产钳助产具有一定的广泛推广价值,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低位产钳助产术 分娩质量 剖宫产 应用效果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癫痫的围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癫痫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19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9%,其中31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3.9%;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其中24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2.7%。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癫痫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意外伤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癫痫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内镜粘膜下剥离护理配合。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赴医院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历建立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本院最为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较低,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患者实施护理配合的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手术,对阴式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与一般子宫切除护理相比,既有一般性要求又有特殊性的要求。本文结合临床护理,总结阴式子宫切除的护理体会。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