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士绩效考核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与研究条件相符的24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绩效考核满意度。结果240名临床护士的绩效体系满意度为(4.42±0.64)分、主体参与满意度为(4.31±0.57)分,考核应用满意度为(4.13±0.52)分,护士绩效考核满意度较高;临床护士所在科室、工作年限以及每周工作时间是影响护士绩效考核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现阶段临床护士的绩效考核满意度较高,但是仍然要不断完善护士绩效考核管理,重点从工作年限以及每周工作时间以及临床护士所在科室方面落实护士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提升临床护士绩效考核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士 绩效考核满意度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作用.方法结合2017年2月~2017年12月以来,殷店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开展过程中,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先导,分析护士承担的服务项目内容,探讨护士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作用.结果殷店镇10名护士分别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承担着多重角色,起多种作用.结论必须重视和充分开拓护士的作用。

  • 标签: 护士 家庭医生团队 角色和作用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层级护士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掌握程度。方法护理部成立培训小组对全院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示范培训,科护长及科质控员负责本科护士实例培训、考核。每月护理部按各科护士人数10%的比例进行抽考。结果护师以上与护士在评估-技能-健康教育-操作-理论方面均有差异。结论重视不同层级护士临床护理技术培训,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保证护理质量,保障病人的安全,能减少差错和投诉发生。

  • 标签: 临床 护理技术操作 考核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到我院接受门诊静脉采血的11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临床上所实施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针对性组,各为5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针对性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常规组和针对性患者一次穿刺的成功率以及穿刺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针对性组一次穿刺成功几率53例(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45例(81.82%),针对性组穿刺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3例(5.45%)明显低于对照组13例(23.64%),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几率,降低穿刺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 标签: 门诊 护士 静脉采血 穿刺成功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PDCA 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规培护士教学中 的方式与效果。 方法 : 在我院 2019 年 4 月至 2019 年 10 月间的血液科的护理实习生中选择合适的 40 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带教管理,研究组进行 PDCA 循环管理 。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血液科中进行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时,使用 PDCA 循环管理 的方法,能改善带教结果,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学习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 循环管理 血液科 护士教学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医患纠纷。方法通过两年来对护理投诉的案例分析,总结护理质量存在的常见缺陷。结果促进医患和谐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完善管理制度,保证护理质量,深入践行“三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服务宗旨。结论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在促进医患和谐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护理质量 医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片区护士交叉轮岗学习的具体做法及效果。方法内科片区10个科室,根据各专科特色制定轮岗培训内容及考核方法,原则上按能级对应交换,轮转时间为急诊、ICU2个月,其他科室为1个月。出科前必须完成规定内容(各科制定专科培训内容),考核合格后才能出科。结果通过2年的轮转培训,效果明显结论交叉轮岗对护士自身及管理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全院进行了推广。

  • 标签: {}内科片区 护士 交叉轮岗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导医分诊护士的角色定位以及患者对导医分诊护士的误区。方法选取门诊患者200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2日-2016年7月30日,根据其就诊时间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未在导医台进行相关的咨询和询问,实验组则在导医台进行相关的咨询以及询问,对比2组就诊效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门诊患者对门诊导医分诊护士的认可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导医分诊护士能够有效将患者的就诊时间缩短,促进就医环境的改善,对看病的流程进行简化。

  • 标签: 门诊导医 分诊护士 角色定位 误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手术室50位护士进行锐器伤伤情问卷调查,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增强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有效减少了锐器伤害。结论增强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是减少和降低锐器伤的关键。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锐器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院供应室的管理,减少护士工作中的风险,做好自我安全防护。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定期培训供应室知识,提高自我风险意识,学会避免工作中的危险,做好防护工作。结果加强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降低了护士在供应室工作中的危险性。结论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尽量避免有害因素对自身的损害,维护身心健康。

  • 标签: 供应室 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病区护士长是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的领导者,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直接体现科室的护理质量水平和科室护士的整体素质,病区护士长在医院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护理管理是保证医疗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近四年我院护理部应用目标管理对临床各护理单元及护士长实施目标的应用体会,通过应用总结19个护理指标中有五个护理指标值在现行的我院以及服务对象及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状态在完成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实际及不能完成的困难,指标数值在已考核了的过去存在空、宽达标,通过总结应用体会到护理指标应按我院现在的护理状况实际制定考核指标,等级医院不切我院实际的护理指标应按临床一线运行情况适时进行调整,让护理工作真实、按患者需求去完成,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安全,真正做到让患者对我们的护理服务满意,让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质内涵落到实处,达到双赢的目的。

  • 标签: 护士长 目标管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92名精神科护士,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护士常规工作,观察组则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对比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半年后观察组护士的NJSQ、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具有明显作用,且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工作压力 团体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