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远程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照顾者压力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7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分为两组,一组为出院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常规组,一组为出院后实施远程康复护理干预的远程组,每组各 36例,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 3个月以及 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以及照顾者压力指数评分。结果 出院后 3个月以及 6个月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以及照顾者压力指数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实施远程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远程康复护理 急性脑卒中 偏瘫 压力指数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目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预先镇痛后全麻恢复期意识恢复程度的比较。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Ⅲ级行金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预先镇痛组(20例),所有患者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预先镇痛组在手术开始前使用曲马多1.5mg/kg,术后入苏醒室,记录BIS、AEP、VAS评分及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结果(1)VAS评分:预先镇痛组优于对照组(P〈0.05)。(2)OAA/S评分、BIS和AEP:OAA/S评分和BIS在5rain和10rain两个时间点,预先镇痛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AEP在各个时间点,预先镇痛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预先镇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AEP和BIS均能够良好地反映患者的意识恢复程度,但BIS主要反映患者镇静程度,而AEP更能够综合反映患者镇静、镇痛程度。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 预先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其肢体功能恢复及言语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以2020年8-2021年6月为研究对象,选取200例脑梗死病人作为对照;观察组100名和对照组100名脑梗死病人按护理措施进行了分组。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本文将病人在言语及肢体上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以强调早期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在语言和肢体功能上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脑梗死患者 早期护理干预 患者 运动功能评分 日常生活 活动功能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OX指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ROX指数评估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疗效的成功及失败。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2h、6h、12h ROX均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在评价指标的比较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治疗6h后ROX指数的预测效能最低,ROX曲线下面积(AUC)为0.731,最佳截断值为4.45,灵敏度为64.52%,特异度为92.4%。经鼻高流量湿化氧治疗2h/12h ROX指数拥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ROX指数能够有效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ROX指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床边超声胃窦动力指数在ICU神经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试验时间段选取2022.06-2023.10,研究对象为浦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神经重症需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胃容量监测,观察组30例实施床边超声胃窦动力指数监测,对比两组目标喂养量到达时间、喂养中断率及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喂养到达时间短于对照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中断率低于对照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指标数值比对照组高,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边超声胃窦动力指数在ICU神经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床边超声胃窦动力指数 ICU神经重症 早期肠内营养 耐受性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高体质量指数(BMI)患者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BMI≥28kg/m2、心率65~90次/min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各30例,比较两组影像的图像质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积(DLP)。结果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为(3.47±0.61)分,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为(3.18±0.94)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CTDI和DLP明显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患者[(32.44±10.18)mGy比(45.86±15.34)mGy和(458.00±95.27)mGy/cm比(532.15-.I-154.43)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BMI患者,采用不同的双源CT低剂量扫描程序,尤其是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可以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有效减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减少辐射损伤。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体质量指数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2020年四川省三类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地理公平性,探索其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为各省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泰尔指数来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的现状及地理公平性。结果 每平方公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类卫生资源拥有量一类地区大于二类地区大于三类地区,各类卫生资源的泰尔指数除机构数外均大于0.6,其区域间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均大于50%。结论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类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均超过警戒值,其不公平性主要是由于区域间的不公平引起,各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差异是影响卫生资源配置地理公平性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四川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地理公平性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急诊科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69例因各种原因导致心搏骤停进入急诊科抢救的患者分为心肺复苏联动电除颤机对照组(23例),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监测治疗组(23例),和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监测联合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治疗组(23例)。观察三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后ROCS成功率,入院、出院存活率,及射血分数、心排血量、NIHSS评分水平。结果  治疗组给予CQI及PetCO2监测进行CPR治疗后ROCS、入院、出院存活率明显高于CQI治疗组,而CQI治疗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CO、EF、NIHSS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联合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对CPR患者疗效确切。

  • 标签: []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监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自动心肺复苏,呼吸心跳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制性性脊柱炎采取中药汤剂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及对其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的影响(BASF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AS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汤剂+针灸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中药汤剂 针灸 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奥氮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生殖激素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选择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的效果以及对APACHEIII评分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进行,将收治的6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有31例,对照组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药物,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前,指标数据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APACHEIII评分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效果明显,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对患者有利,要重视。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 盐酸氨溴索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APACHEIII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