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病人中的意义。方法:纳入78例高血压病人。自2021.06开始选入,至2022.08截止。分组:奇偶分组法。各组具有39人。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社区护理。评价2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血压指标、负面情绪更低,自我行为管理水平数值更高,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期间,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形式,能够提高其管理水平,改善其及血压波动程度。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自我行为管理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海洛因依赖者并高血压病脱毒期间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戒毒所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海洛因依赖者并高血压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及每天半小时的慢跑运动,观察组在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及每天半小时慢跑的基础上加予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脱毒期一个月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在脱毒期一个月治疗前后血压控制不满意p>0.05,观察组脱毒期一个月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满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海洛因依赖并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基础上加予饮食干预优于单纯降压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

  • 标签: 饮食干预 高血压 海洛因依赖 脱毒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老年人高血压血压管理的方法。方法对人院10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依从性,更好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管理。结果经过有效系统的健康教育,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结论正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提高日常护理质量,会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健康教育老年人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中医证型关系,为疾病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2月,筛选1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2名医师双盲法辨证分型,动态血压监测通过仪监测血压,进行对比。结果诊断肝阳上亢40例、肝肾阴虚32例、痰湿内盛30例、肾阳虚衰22例、瘀血阻窍20例。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变异性、24h收缩压变异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阳上亢24h收缩压、舒张压变异性与变异系数、24h平均动脉压变异性低于其他证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不同证型血压变异性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收缩压变异性差异较大;肝阳上亢型血压变异性存在较大差异,需关注肝阳上亢者,提高治疗标准。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中医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微量泵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34和观察组1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微量泵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差异情况。结果干预组微量泵血压管理中的静脉回血、心率波动、血压波动、药液外漏、堵塞及报警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改善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量泵血压管理中的血压控制状况。

  • 标签: 脑出血高血压集束化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特殊人群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方法回顾性调查24年患高血压病的病人,凡发现有短期停用抗高血压药物或减量后血压不升高者,作为继续停药观察对象。结果共发现12例病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大多是在73岁以后,停服抗高血压药,血压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并且有3例有家族史,7例在停药2年后做心电图检查,原来左室肥厚或高电压者恢复正常,4例X线胸片检查左室扩大者较前减轻。结论对老龄高血压病人,血压逐渐趋向正常时,经停药观察半年,不再升高者可停服降压药物。

  • 标签: 高血压病 高龄 降压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98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结果干预组50例,血压达标36例,达标率70%;对照组48例,血压达标24例,达标率50%。结论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对出院后患者康复及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 标签: 高血压病 护理干预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普及山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方法以俱乐部的形式对中老年人群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前后对这些人群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调查及治疗率、控制率对比观察。结果通过12个月的活动中老年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普遍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增加(P<0.05)。结论山区县医院以俱乐部的形式防治高血压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普及人群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

  • 标签: 山区县医院 俱乐部 高血压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出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延伸服务的效果。方法我们对治疗组出院的患者(40例)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与接受常规服务的患者的对照组(40例)作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后半年测量血压。结果治疗组血压达标率92.5%,对照组血压达标率7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护理延伸服务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使出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能够得到持续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 延伸服务 老年高血压患者
  • 简介:摘要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其中80%分布在基层城镇社区和(或)乡村,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现在基层医院均采用诊室血压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实诊室血压诊断的准确性受影响、对高血压治疗疗效了解不全面、不能连续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动态变化及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存在着严重的“白大衣效应”;采用动态血压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单纯夜间高血压”、“晨起高血压”及高血压患者控制效率,更全面的评估患者心血管风险,指导合理降压治疗。动态血压监测是诊断高血压和高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可靠标准。目前高血压患者对动态血压的知晓率、基层医生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基层医疗机构对动态监护仪器的缺乏导致高血压诊断及控制率仍低。因此,基层推广使用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基层 高血压 需监测 动态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及ABP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住院患者86例,以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2例对照,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治疗前24h血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并发高压病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血压昼夜节律类型异常(非杓型)比较与血压晨峰出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具有高收缩压、高晨峰出现率及高非杓型分布率等特点,ABPM对于明确血压异常程度与异常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尿病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非杓型 血压晨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中心2009—2012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护理周期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血压测定,比较血压情况,并对患者进行SAS、SDS以及SES评分。结果实验组血压下降并维持稳定情况好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AS以及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可以很好的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前期人群采用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对其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8例高血压前期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别为护理组(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和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每组患者39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组与常规组患者护理前的血压状况比较无差异,经过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血压状况优于常规组患者,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应用于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前期 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为寻求适合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方式,更好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社会支持系统建立高血压患者交友中心,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定期开展各项活动,使社区高血压患者提高从医行为,服药依从性及改变不良行为的生活方式。结论通过社会支持系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能够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多方面的支持力量,以保证各种主客观社会支持的供给。

  • 标签: 社区支持系统 高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对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的社区高血压患者86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社区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对两种方法血压控制的效果加以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高血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使用。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 社区高血压 血压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压控制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有高血压病史拟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一般护理,记录入院时、术前(30min),术中(手术开始60min)、术后(术后6h)的平均动脉压(MAP),记录围术期因不良事件延迟出院的患者例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MAP较入院时降低,手术前、中、后血压无明显波动,未出现围术期不良事件,对照组有7例出现围术期不良事件导致患者延迟出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血压控制和术后恢复。

  • 标签: 护理 高血压 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