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针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制定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机械通气48h以上的病例89例,其中符合VAP诊断标准的46例,观察其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5例好转或痊愈,12例死亡。结论: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做好ICU的环境监测,严格消毒,加强气道管理和控制感染是防治VAP的重要措施。

  • 标签: VAP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死亡的危险因素,旨在降低急危重症患者VAP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intensivecareunit,EICU)收治的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性别、年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体位、意识情况、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气管导管类型、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慢性病史、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原发病等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死亡组年龄明显大于生存组(P<0.05);VAP死亡组并发MODS的患者比例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EICU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掌握呼吸使用的指征,了解VAP死亡的危险因素,尽可能的避免VAP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 标签: EICU 死亡 危险因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是ICU病房最常发生的院内感染。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预防和控制VAP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水平。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停机时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09月—2017年09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1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呼吸内科危重患者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63例)呼吸停机时选择常规护理;A1组(观察组?63例)呼吸停机时选择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完成护理后在撤机时间以及撤成功率两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A1组重症患者撤机时间为1.2天-4.2天,患者平均撤机时间为(1.6±0.6)天。患者的呼吸成功撤离共包括62例,撤成功率为98.41%;A2组重症患者撤机时间为1.6天-5.6天,患者平均撤机时间为(2.2±1.3)天。患者的呼吸成功撤离共包括50例,撤成功率为79.37%;在撤机时间以及撤成功率两方面,组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呼吸过程中,应该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对患者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等,最终有效缩短对患者撤机时间,成功将撤成功率提高,最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内科 危重患者 呼吸机停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强化干预措施对预防ICU呼吸相关肺炎的价值研究。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综合ICU使用呼吸>48小时的所有患者155人作为干预组,2010年10月-2011年6月入住ICU的类似患者140人,观察2组患者的VAP发生率,VAP日感染率及VAP调整感染。结果干预组VAP发病率18.71%,VAP日感染率21.54‰、VAP调整感染5.14‰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干预措施能降低ICU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 干预措施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常规利尿、强心等药物基础上联用无创呼吸正压加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观察机械通气的应用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研究组治疗后的生命体征、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治疗及愈后效果显著。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研究呼吸内科无创呼吸使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随机的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在某医院呼吸内科使用无创呼吸进行治疗的患者158例,随机的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治疗的时候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组则针对无创呼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使用无创呼吸进行治疗的时候,要针对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有效的提高患者额满意度。

  • 标签: 呼吸内科 无创呼吸机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5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氧气雾化驱动治疗,剩余50例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治疗,对比血气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明显,住院时间缩短,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支气管哮喘 无创呼吸机 血气指标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在治疗急性心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心脏功能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常规药物组和加强组,常规组药物治疗,加强组在药物治疗并使用无创呼吸,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无创呼吸的治疗效果。包括呼吸频率、血压、脉搏、心率、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结果以生命体征明显、动脉血压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呼吸频率及心率显著下降等指标判断治疗效果,加强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药物组。结论无创呼吸机能够快速有效的缓解心衰症状,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性心功能衰竭 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预测ICU中COPD患者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ICU病房就诊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30例,在患者无呼吸条件支持的情况下进行浅快呼吸指数的测定,随后对患者进行撤,观察患者撤结果和浅快呼吸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撤成功患者有23例,撤失败患者有7例,撤成功的患者的浅快呼吸指数明显低于撤失败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浅快呼吸指数在预测COPD患者撤成功方面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57.14%。结论浅快呼吸指数在预测ICU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撤成功时操作简便,无创伤性作用,且预测价值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浅快呼吸指数 ICU COPD 撤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无创呼吸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接诊的8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4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其给予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中4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其给予无创呼吸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均有利好转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无创呼吸治疗对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提升临床疗效作用明显,是值得推广的一类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方法。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不同献血次数采献血者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及其与血小板捐献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科学组织开展血小板捐献采集工作以及对血小板捐献者的健康保障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随机选取148名采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2017年献血次数分为1~9次组,研究不同献血频率对各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2017年血液捐献频率的增加,献血者体内SF含量逐渐下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7年献血9次者铁缺乏率高达73%。结论固定单采献血者铁营养状况与献血频率密切相关。一年内捐献4次采血小板者铁缺乏比率明显上升。

  • 标签: 血小板 献血者 血清铁蛋白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机磷中毒患者呼吸救治过程中的系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4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呼吸救治过程中给予系统护理防范,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4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全身脏器衰竭死亡,45例患者均救治成功痊愈出院。结论在救治有机磷中毒患者时要使用合理的系统护理方法配合呼吸治疗,从而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呼吸机 系统护理
  • 简介:次氯酸钠消毒液应用于血液透析机内部管路消莓,对兵浓度和容量均有明确规定,以确保消毒过程安仝、有效[1]。但是有些消毒液厂商对透析临床消毒现状了解不足,致使标注为血液透析专用的消毒液诈不能汽接用于临床;如若临床技师对次氯酸钠的消毒机制及消毒效果认识不够,对消毒液浓度及吸入鞋配比有随意性则会影响消毒效果,损伤透析机内部部件,甚至影响临床医疗安全[2]。

  • 标签: 次氯酸钠消毒液 血液透析机 应用 消毒液浓度 消毒效果 消毒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ICU护士使用呼吸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分析护理人员在呼吸机运用中的现状问题要因,制定落实质量改进措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ICU护士使用呼吸的不正确项数由35例降低到9例,统计学分析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ICU护士对呼吸的应用能力,有效减少呼吸故障的发生率,提高呼吸使用的安全性。

  • 标签: 品管圈 呼吸机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冰冻采血小板解冻情况。方法分析683U冰冻采血小板解冻过程中出现絮状物凝块的原因。结果血小板收集浓度不同,析出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融化温度、DMSO加入速度对血小板质量有显著影响;血小板采后震荡可明显降低冰冻采血小板融化析出率。结论冰冻血小板采集、制备、冻融等各个环节必须严格质量控制,规范操作规程以确保血小板质量。

  • 标签: 冰冻机采血小板 解冻 絮状物
  • 简介:目的:分析地面“十”字定位法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运用术前C臂透视定位所需手术的脊柱节段并在地面做“十”字标记,术中运用此标记进行透视。结果:2013年1~12月我科行脊柱手术约300余台,均在术中使用地面“十”字定位法进行C臂透视,手术时间均由2012年的2~25h缩短到1.5~2h,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列数2012年1列,2013年未发生。结论:使用C臂透视地面“十”字定位法较传统式的定位法定位成功率更高,明显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切口感染。

  • 标签: “十”字定位法 C臂透视机 脊柱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利用血透自带肝素泵泵入铁剂提高安全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合并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利用透析自带肝素泵进行静脉泵入铁剂治疗的方法。结果40例患者280例次利用透析自带肝素泵泵入铁剂的过程中,278例次安全准确的完成输入,均无空气进入透析管路引起滤器凝血现象,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用血透自带肝素泵静脉泵入铁剂,安全性明显提高,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肝素泵 铁剂 护理
  • 简介:摘要水肿的概念最早是由《黄帝内经》提出的,本义为水湿停聚体内或泛滥体表所致疾病。在《黄帝内经》中又称为“水”。目前水肿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在水肿的治疗上中医通过对其病因病的分析辨证施治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药对水肿的认识和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 标签: 水肿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度呼吸衰竭采用呼吸辅助呼吸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无创呼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aO2、PaO2、pH均增大,PaCO2均降低,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与心率均降低,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与死亡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辅助呼吸治疗重度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度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常规治疗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