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廖平,字季平,晚年号六译老人,四川井研人。清成丰二年(1852)出生,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任龙安府教授。人民国后,出任成都国学专门学校校长。五四运动前夕,患病退居乡里。民国二十一年(1932)病逝,享年81岁。廖平是近代蜀学复兴代表人物,也是全国著名经学大师和思想家。

  • 标签: 廖平 大师 蜀学 近代 集成性 成果
  • 简介:自孔子开宗创派、以仁立教以来,有关仁爱、仁道的话语就始终贯穿于儒家整个理论论说与思想演生历史脉络,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儒之为教实质意义正在于它在历史上建构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话语、理念与实践。就仁道理念实践次序而言,历史上儒家大都强调自家庭之孝亲开始,逐渐由近及远地不断扩充践行仁道范围,推己及人乃至于最终达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高远境界。在今天,我们必须从仁学实践论进路推进和深化儒家仁学思想新开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其在当代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

  • 标签: 儒家 仁学思想 仁学实践论 伦理特殊主义 伦理普遍主义
  • 简介:《了凡四训》是明清两代具有广泛影响善书经典,至今仍有很高知名度。现在仅见藏于日本三部了凡重要文献,其实就是《了凡四训》祖本。1601年单刻本《省身录》,是现存了凡善书著述最早刻本,也是《了凡四训》首篇“立命之学”原型;1607年单刻本《立命篇》,已具备《了凡四训》雏形;1701年和刻本《阴骘录》是一部“准汉籍”,其底本为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不仅完全具备《了凡四训》内容结构,而且多出了著名了凡《功过格》,因此具有很重要文献价值及思想价值。

  • 标签: 袁了凡 善书 《省身录》 《立命篇》 《阴骘录》
  • 简介:由韩国实学学会主办第十三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批判语境下实学”,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高校和科研单位三十余位学者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韩国实学 研讨会综述 东亚 语境 批判
  • 简介:东汉时期,以经注律之风大兴,经学开始渗透入法学领域,法学受到经学极大影响。同时,亦有以律注经之现象发生并盛行。所谓以律注经,即援引汉代律令制度来解释儒家经书大义,何休即其代表人物之一,而其所注《公羊传》则为运用这种方法代表作品。实际上,汉代社会历来经律并重并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以经注律与以律注经是二而一、一而三,两者分别推动了法律儒家化与经义法律化进程,并共同促进了经律融合。

  • 标签: 《春秋公羊传》 何休 以律注经 经律互注 法律儒家化
  • 简介:古代马具有重要经济与军事价值,当时能够殉马者大多是一些身份较高贵族。本文通过将山东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马坑与淄博淄河店二号战国墓殉马坑、河南新郑郑国祭祀遗址殉马坑以及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遗址殉马坑进行相互对比,来揭示临淄齐故城五号东周墓殉马坑之特点。

  • 标签: 东周 殉马坑 殉马方式和殉马对象
  • 简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汉学家包弼德一直致力于中国宋元明时期浙江婺#1/金华研究。他研究结合思想史与地方史考察视角,既包含有对其前作《斯文:唐宋思想转型》学术理念所作反思、继承与推进工作,又呼应着美国宋史学界地方史、理学史研究潮流,具有相当学术史意义。

  • 标签: 包弼德 婺州/金华 思想史 地方史
  • 简介:从距今8500年前开始至距今3000年前,在上下五千余年时间里,黄河三角洲境内史前人类活动足迹经历了一个由南向北逐步发展延伸过程,即从南部山区山前丘陵地带向北逐步推进,进而跨过现在小清河、黄河、徒骇河,到达北部沿海地区,直至覆盖整个滨州大地。期间,现黄河三角洲一带有两次较大文化繁荣时期,第一次为龙山文化时期,此后经过岳石文化较为短暂文化衰退,到了殷商周初再一次迎来了文化大繁荣发展时期。

  • 标签: 黄河三角洲 龙山文化 殷商 文化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