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自从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表达了对传统西方思辨哲学失望态度,消解了传统哲学问题后,20世纪后期西方哲学界弥漫着哲学危机论、终结论之类悲观情绪,寻找当代哲学出路成了现实而紧迫问题,拯救哲学危机努力使当代哲学走向了多元化场景。但这是一种哲学转换、转向,作为一种特殊思想方式,这种转向表明哲学不仅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而且在寻找新出路开拓发展,研究领域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研究空间也更加开阔更加自由了。实践理性转向和实践哲学繁荣,便是标志。与此同时出现生活哲学复兴,标示了重新回归实践和生活已是当代哲学发展重要趋势。生活哲学与哲学生关系、生活与生活世界关系和生活哲学涵义与特征是深入开展生活哲学研究三个具有前提基础问题。生活哲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本身,回归到生活实践之中,关注当下时代发展。

  • 标签: 当代哲学 发展路向 生活哲学
  • 简介:经道家后学更革,《老子》第十九章文本呈现出弃绝仁义极端倾向。通过比照郭店楚简原文,不难发现,《老子》对仁思考远高于机械地排斥与抨击。立足于自然与人为区分,《老子》以更深远自然之仁来反观人为之仁局限性,即自恃己智,怀德忘本之患。这并非是对原儒处"仁"概念消解,而是一个重要提醒与补充。深入探究《老子》之仁,是重新定位儒道关系枢纽。

  • 标签: 老子 自然与人为
  • 简介:不久以前,在中国刚刚崛起时候,许多人谈论是中国应当如何设法让世界接纳并"以一个负责任政权"融合在当今世界秩序里。然而,仅仅几十年,形势就发生了逆转:现在人们已经在谈论,中国如何在创建新世界秩序里扮演积极乃至领导角色。

  • 标签: 世界秩序 文明对话 哲学基础 罗德岛 论坛 公众
  • 简介:樊浩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德”、“得”相通是中国伦理精神价值原理。其要义在于:中国伦理同时具有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并由此形成道德理想主义与道德实用主义互为依托特质;此种特质解决了“德”“得”之间张力,并指向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统一。以儒家经典为分析文本展开思考,“德者,得也”存在着道德本性谋划两种进路:主流儒家以道德为目的之存在,事功学派以道德为工具之存在,而“德”“得”之张力则在大众文化得以消弭。因之,樊先生虽然准确把握了中国伦理精神特殊旨趣,却没有具体解答这两种儒家进路在中国文化发展线索与实际影响。儒家伦理形态能否成为当下道德救穷之途,或可从其中得到启示。

  • 标签: “'德’一'得’相通” 道德本性 儒家进路 道德之“得” 功利之“得”
  • 简介:与英语和法语science不同,德语Wissenschaft具有更广泛"科学"含义,即包括数学和自然科学(小科学)、社会科学(中间科学)和人文科学(大科学)。不是自然科学为人文科学奠基,而是人文科学为自然科学奠基;人文科学不是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领域内运用,相反,自然科学才是人文科学在自然领域中运用。作为大科学文、史、哲经常也要用到小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和中间科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方法,但都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它们最终都要归属于人学,即人哲学,体现为逻辑和历史相一致哲学方法。

  • 标签: 大科学 中间科学 小科学 人学 逻辑和历史一致
  • 简介: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里孙悟空和美国科幻电影《终结者》终结者可被认为都属于后人类(posthuman),拥有远远超越人类能力以及迥然有别的形态;一些科学家、哲学家和未来学家认为并预测作为"后人类"之前一个种类——跨人类(transhuman),随着医学和科技进步,

  • 标签: 人文主义 院士 仁宗 中国古典小说 《终结者》 《西游记》
  • 简介:樊浩教授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和黑格尔伦理思想分析,在细致辨析伦理和道德之异同基础上,建构了内容丰富且具有创新意义"伦理精神"学术体系。"伦理精神"本质是"单一物和普遍物统一","伦理精神"现实地存在于家庭和民族这两个基本伦理实体以及个人与共同体普遍伦理关系之中。"伦理精神"是对原子主义权利观超越,它所内蕴"从实体性出发"意涵,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好复杂的人群共同体伦理关系,培育权利与义务相统一道德品性,以克服原子主义迷恋个人权利道德弊端。

  • 标签: 伦理精神 伦理实体 原子主义 共同体伦理 民族精神
  • 简介:在中国传统语境,人之身体由内而外所呈现"身体映像"是哲学建构重要诠释范式之一。诸多思想家以此为基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展开诸多经典命题重新阐释与哲学体系创建。可以说,正是在对"身体映像"观照,秦汉之际哲人们建构了与众不同"身体哲学";试图以源于身体认知经验理性去弥合天人之间距离,从而达到对天与自然深度体认与把握。因此,他们通过"身体映像"类比出"天地映像",提出了"同气"、"同数"与"同构"等具体诠释范式,完成了身体哲学体系化建构。这一点,无论是在道家作品《淮南子》那里,还是在儒家作品《春秋繁露》那里,乃至在黄老作品《黄帝内经》,均有较为明显表现。

  • 标签: 秦汉哲学 身体映像 身体哲学 同气 同构 同数
  • 简介:朱蔷薇(以下简称“朱”):王老师,在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研究,黑格尔哲学一直被视为马克思哲学直接理论来源,进而在马克思哲学阐释方式形成了一种强大黑格尔主义传统;但是,我注意到,近年来您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大相径庭阐释方式——马克思哲学近康德阐释,您这一提法似乎有点逆潮流而动,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要为马克思哲学开辟一条新阐释路径呢?是为了反对黑格尔主义阐释传统吗?

  • 标签: 黑格尔哲学 王南湜 黑格尔主义 哲学教科书 阐释方式 实践理性
  • 简介: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Lacan)曾以"博罗米恩结"(nudborroméen)来描述其所阐述想象界(l'imaginaire)、符号界(lesymbolique)和实在界(leréel)三者之间拓扑学结构,并以"核心症状"(sinthome)作为串联起前三者关键第四环。根据他观点,一个博罗米恩结至少需要三个圆环组成,但这样基本结构并不牢固,其中任意一个圆环脱落都会使整个博罗米恩结散架。

  • 标签: 神经科学 精神分析 实在界 核心症状 意识哲学 拉康
  • 简介:2006年,我国著名价值哲学家王玉樑先生出版了一本代表作:《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在该书中,王先生通过对一百多年来中外价值哲学发展轨迹理性审视和解读,揭示了当代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局限,提出了走出价值哲学研究困境期盼——从自发到自觉。

  • 标签: 价值哲学 哲学研究 评介 实践 21世纪 理性审视
  • 简介:日常生活批判是现代西方哲学发展总趋势总问题之一。亨利·列斐伏尔是此思想转向重要推动者及其代表人物之一。但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与众多现象学家、生命哲学家以及存在主义者学院派生活哲学研究有所不同,他始终坚持用辩证法研究批判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现实问题,这也是我们研究其思想最重要原因。他在其漫长一生不同阶段,分别为我们提供了几种日常生活辩证批判视角。其前期基于一种总体性辩证法立场而提出了瞬间日常生活革命想象,后期则明显站在消解总体性立场上,而分别提出了差异性都市生活空间生产辩证法与身体化生活节奏分析哲学。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从总体性革命想象向差异性空间—节奏分析之视角转换过程,一方面表明了西方激进左派所面临现实理论困境,但另一方面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研究重大社会生活问题中强大优势与持久生命力。他日常生活革命、空间生产与节奏分析三个视角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生活哲学研究中广为采纳与运用理论方法模型。

  • 标签: 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 辩证法 空间 节奏
  • 简介:如果要对三十年左右伦理学研究做反思概括,我最强调是两个概念:一是“伦理”,一是“精神”,其集中表达和标志话语就是二者同一所生成“伦理精神”。在问题意识方面,“伦理”相对于“道德”,“精神”相对于“理性”,“伦理精神”相对于“道德理性”或所谓“实践理性”。在相当程度上,它们是在宗教型文化与伦理型文化两大文明宏观视域下,试图发掘伦理型中国文化独特资源优势,建构当代伦理道德中国话语与中国理论所做努力,也是试图为中国学术所做出

  • 标签: 樊浩 黑格尔哲学 哲学形态 现代伦理学 实践理性 君子好逑
  • 简介:樊浩先生近三十年学术生涯,从其所确立旨趣、铸造品格到创设论题皆别具一格,蔚为伦理学领域之一大景观,其中又以"伦理精神"申述与阐发最为别具匠心。伦理精神不是对伦理精神化或精神伦理化简单解释,而是以此达成对人类精神终极追求探寻,即探究伦理精神作为"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之至善究竟对人类文明发展意味着什么;切近而言,即是中国伦理精神对中国现代社会形态具有何种意义。对此,樊浩先生不惜运用一种近乎偏执"文化战略"之深沉笔触、势大力沉理论思辨和"顶天立地"担当意识来展开其思考,为此所展开对于全球化背景下"文明冲突"伦理省思、韦伯创制"理想类型"之伦理范型方法论超越、黑格尔精神哲学形态方法批判借用、生态哲学借以建基"价值生态"方法论发越等,都被创造性地融入"伦理精神"主题卓越运思当中。显然,樊浩先生伦理思考不是对伦理世界单纯观照与直观映射,而是通过伦理世界进入到对整个精神世界哲学反思。他新近指出的人类文明必将以"伦理共和"方式完成自身多样体系建构这一观念,再度反映出这一致思取向。

  • 标签: 樊浩 伦理精神 中国伦理精神 价值生态 伦理共和
  • 简介: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开始在人们生活扮演起重要角色,不论衣食住行还是生老病死,随处都能看到科学技术身影。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更是迈进了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由科学技术发展、应用引起伦理问题也大量滋生,尤其是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其所带来挑战与风险更是时刻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由此,科学技术伦理问题得到越来越多重视,成为哲学工作者、科学技术工作者乃至社会工作者日渐关注重要议题。

  • 标签: 技术工作者 哲学工作者 赛博空间 信息技术 智能系统 上海社会科学院
  • 简介:引言:"名"—"家"禅江苏人民出版社为"社科名家"出版文集,要求附一学术自传。"传"者诠释也,地道"自传"无疑不是自彰自见,而是一次读懂自己机会,"学术自传"真义是在学术反思读懂自己,倾听自己学术生命旋律。不知何时,我开始萌生并固守一种信念:学术与人生是同一,学术乃是"人"一种在场方式,是"人"之"生"呈现和"人"之"命"轨迹,是"生"之"学"与"命"之"术",

  • 标签: 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 学术生命 江苏人民出版社 樊浩 学术反思
  • 简介:郭秀艳(以下简称"郭"):各位学者、同学们,大家好!感谢大家能够在这样风雨交加天气里准时赶来。今天我们交流的话题是"不公平感与人社会行为"。不公平感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人们发现公平准则被破坏时所产生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且公平和正义是许多学科都有所涉及重要议题,

  • 标签: 不公平感 青年学者 社会行为 华东师范大学 沙龙 行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