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猛禽多时候场面十分壮观,有时候一大条“鹰河”经过天空,猛禽像一条河一样从某一个方向流过来。猛禽飞过冠头岭时所遇到不仅包括观鸟爱好者相机,也要避开无数枝枪!我在此地期间,有两天刮北风,满天都是猛禽,我们听到了好几次枪声,有的离我们很近。我一直保持希望,有一天鸟类保护者和社区能够合作,共同减少猛禽盗猎。

  • 标签: 猛禽 笔记 监测
  • 简介:为明确生物炭对植物毒性效应,以石英砂+生物炭水浸提液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剂量生物炭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剂量(0.0、10.0、20.0、40.0、80.0、160.0g·kg^-1)生物炭水浸提液处理下,虽然小麦发芽率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但根、芽生长表现出低剂量促进高剂量抑制,且在160.0g·kg^-1时抑制率最大,分别为18.11%和22.22%。在幼苗生长期(11d),高剂量生物炭对幼苗根生长抑制作用增强,160.0g·kg^-1处理下抑制率显著增加至55.59%(P〈0.05)。此外,当生物炭剂量较低时,小麦幼苗根、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增加;随生物炭剂量增加,3种抗氧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幼苗生长出现生理损伤,表现出明显植物毒性效应。

  • 标签: 生物炭 小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损伤
  • 简介:为探讨甲醛、苯、甲苯及二甲苯混合气体急性暴露对小鼠肺脏氧化损伤作用,选用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染毒组。染毒组1到4中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依次为:1.0+1.1+2.0+2.0μg·L-1、3.0+3.3+6.0+6.0μg·L-1、5.0+5.5+10.0+10.0μg·L-1、10.0+11.0+20.0+20.0μg·L-1,各染毒组混合气体浓度分别是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10、30、50和100倍。用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每天染毒2h,共染毒10d,实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肺脏中氧化损伤指标。结果表明:染毒组小鼠体重增加幅度均低于对照组,肝脏和脾脏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肺脏ROS、MDA含量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T-AOC、GSH、CAT、GSH-Px及SOD活力随染毒剂量增加而降低,并且ROS、MDA含量与混合气体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GSH含量与混合气体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甲醛、苯、甲苯及二甲苯混合气体急性暴露对小鼠肺脏具有氧化损伤作用,混合气体联合毒性效应强于单一组分,ROS、MDA和GSH可以作为评价VOCs急性暴露对机体氧化损伤作用敏感生物学标志。

  • 标签: 甲醛 苯系物 氧化损伤 生物学标志
  • 简介:利用2010年10月与2015年10月两个不同时相环境星CCD数据,以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为核心长株潭城市群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对长株潭地区植被覆盖情况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建立转移矩阵分析该区植被退化或改善情况,并根据标准偏差数值分析NDVI变化情况.利用HJ1B/IRS特有的热红外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度下与温度分布关系,为长株潭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植被覆盖度 环境星 NDVI 标准偏差 地表温度
  • 简介:尘/土以及含阻燃剂产品皮肤接触是四溴双酚A(TBBPA)重要的人体暴露途径。为研究TBBPA经皮肤亚慢性暴露毒性效应,选择无特定病原菌级别(SPF级)Wistar雄性大鼠作为受试生物,分别设空白对照组(K)、溶剂对照组(Z),以及20mg·kg^-1(A)、60mg·kg^-1(B)、200mg·kg^-1(C)、600mg·kg^-1(D)共4个不同剂量TBBPA暴露组,采用皮肤接触方式连续暴露90d。暴露期间观察大鼠状态并称重,于第91天解剖大鼠,分离主要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对暴露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研究发现,经皮肤暴露TBBPA后,90d暴露期间不同实验组Wistar大鼠在表观形态、行动、进食方面无差异,TBBPA暴露导致大鼠体重略微降低,但各处理组间大鼠体重无显著差异;90d暴露后不同剂量组间大鼠器官脏器系数没有显著剂量-效应关系,不同剂量组大鼠皮肤暴露区域均有一定程度炎症细胞浸润及部分组织胶原间隙增宽。研究结果表明,TBBPA90d亚慢性皮肤暴露对Wistar大鼠无明显毒性效应。

  • 标签: 四溴双酚A Wistar雄性大鼠 亚慢性毒性 皮肤暴露 生理损伤
  • 简介:裸露岩质边坡覆绿成败关键在于植物和岩体有机结合,植被地境再造技术效果突出.通过以河南省宜阳县锦屏山高陡岩质边坡覆绿工程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地质学角度研究地境再造技术指标,为了解决岩质边坡覆绿这一问题,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岩体体裂隙率达到3%以上、岩壁覆绿植物种植孔深度在40~60cm之间、种植孔施工角度与裂隙发育产状相关且以切穿更多裂隙为原则.

  • 标签: 岩质边坡 覆绿 生态地质学 锦屏山
  • 简介:十八大会议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生态立县'等目标,本文以我国城市生态林业建设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遇到问题、成因及对策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结合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改善策略.

  • 标签: 城市生态林业 保障体系建设 缺陷 策略
  • 简介: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对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含义、背景以及要求作简要分析,并就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生动实践进行系统阐述;从而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步伐和加速实现美丽"生态梦".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中国化 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
  • 简介:为评价辛基酚(OP)对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蝌蚪急性毒性,将26期蝌蚪暴露在浓度为5.0×10-7~5.0×10-6mol·L-1OP水体中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蝌蚪死亡率随着OP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24、48、72、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55×10-6、2.96×10-6、1.90×10-6、1.52×10-6mol·L-1;96h零致死浓度(96hLC0)为9.70×10-7mol·L-1;安全浓度(SC)为1.52×10-7mol·L-1.另外,为探讨SC以下OP对蝌蚪生长发育影响,将26期蝌蚪连续暴露在1.0×10-7、5.0×10-8、1.0×10-8、1.0×10-9mol·L-1OP水体中,并设1.0×10-7、1.0×10-8mol·L-1雌二醇(E2)阳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直至70%蝌蚪完全变态.在暴露20d、40d和70%蝌蚪完全变态时共3次测量蝌蚪及幼蛙体长和体重,分别统计70%蝌蚪发育至跗蹠部伸长期、前肢伸出期和完全变态期所需时间.结果表明,SC以下OP和E2对蝌蚪死亡率影响不明显,但1.0×10-9~1.0×10-7mol·L-1OP和1.0×10-7、1.0×10-8mol·L-1E2可不同程度地延缓蝌蚪发育时间,降低蝌蚪体长和体重,并导致少数蝌蚪发育畸形.结果说明低浓度OP与E2相似,对蝌蚪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辛基酚 中国林蛙蝌蚪 毒性 生长发育
  • 简介:地表监测数据表明,我国近地层O3污染日趋严重,已对水稻和冬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威胁。为评估O3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风险,综合已有剂量反应实验结果,对我国南北五个地区(北京、定兴、江都、嘉兴、东莞)水稻和冬小麦O3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随着实验地区和实验品种变化,两种作物O3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水稻对O3敏感程度由北到南逐渐增加;(2)两种作物产量均随O3剂量增加而降低,且冬小麦减产程度高于水稻;(3)基于FACE实验得到作物O3敏感性高于基于OTC实验研究结果。利用上述研究得到O3剂量反应方程和O3浓度预测数据,对未来我国水稻和冬小麦产量损失进行了评估。预计到2020年,我国五个主要作物产地水稻和冬小麦产量损失范围分别为3.2~28.8%和7.8~36.9%。上述结果表明,O3污染已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造成巨大威胁,且作物品种间存在明显O3抗性差异,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O3浓度上升,同时,需要利用更科学实验方法进行O3抗性品种选育,这对降低O3农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臭氧 水稻 冬小麦 开顶箱 产量
  • 简介:土壤对重金属吸附容量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一项重要指标,研究土壤对重金属最大吸附容量对加强土壤环境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阻离子交换量、平衡吸附方程和实验实测法推求了北京地区3种污灌土壤对重金属镉最大吸附容量.由阳离子交换量(CEC)推求北野厂、衙门口和永乐店3种污灌土壤对镉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822、4148和4721mg·kg^-1;由单表面Langmuir方程推求3种污灌土壤对镉最大吸附容量均为5000mg·kg^-1,由传统双表面Langmuir方程推求3种土壤对镉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7040、6950和6994mg·kg^-1,由双表面Langmuir方程Sposito方法推求3种污灌土壤对镉最大吸附容量均为6200mg·kg^-1;恒温25℃条件下,上述3种污灌土壤对镉单分子层最大吸附容量实测值分别为5700、5600和5600mg·kg,多分子层最大吸附容量实测值分别为9000、8000和8120mg·kg^-1.比较而言,双表面Langmuir方程是目前推求污灌土壤对镉最大吸附容量较好方法.

  • 标签: 北京 最大吸附容量 污灌土壤
  • 简介:2001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了会议,决定给31个新“世界遗产地”命名。至此,全世界共有124个国家和地区721个地方获得了“世界遗产地”命名。

  • 标签: 世界遗产地 产新 国家 召开 芬兰 决定
  • 简介:为了研究低剂量条件下,内分泌干扰物莠去津对鲫鱼血清激素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和剂量-效应关系,同时筛选出敏感生物标志物,实验以除草剂莠去津对鲫鱼进行低剂量染毒(染毒浓度0~3mg·L^-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莠去津长期暴露下(60d)幼年雄性鲫鱼血清中性激素(17β-雌二醇(E2)、睾酮(T))及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浓度,并将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及溶剂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莠去津长期暴露下,各处理组鲫鱼血清E2浓度普遍升高,0.023、0.094、1.500、3.000mg·L^-1组与空白对照相比,升高显著(p〈0.05);2)各处理组鲫鱼血清T浓度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3)莠去津长期暴露下,低浓度莠去津组(0.006、0.023mg·L^-1组)鲫鱼血清TSH浓度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浓度莠去津组(0.094、1.500、3.000mg·L^-1组)则显著降低(p〈0.05);4)类似地,莠去津长期暴露下,低浓度莠去津组(0.006、0.023、0.094、0.375、1.500mg·L^-1组)鲫鱼血清T3浓度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只有高浓度莠去津组(3.000mg·L^-1组)显著升高(p〈0.05).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长期暴露下,莠去津对鲫鱼体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具有一定干扰作用,尤其是对17β-雌二醇影响更为显著,因此,17β-雌二醇可作为评价农药内分泌干扰效应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莠去津 鲫鱼 性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TSH)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 简介:从珠江口海域分离、鉴定出3种重要有害藻类小普林藻JX12(Prymnesiumparvum)、剧毒卡尔藻JX24(Karlodiniumveneficum)、红色赤潮藻JX14(Akashiwosanguinea),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和pH值对小普林藻溶血活性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海洋微藻溶血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分析比较了不同藻株以及不同生长时期溶血毒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4-50°C),小普林藻溶血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7℃为其最佳反应温度,pH8和50min为其最佳反应条件。不同生长时期小普林藻溶血毒性具有显著差异,对数期溶血活性(5.67×10^-7HU·cell^-1)显著高于稳定期(2.32×10^-7HU·cell^-1)和衰亡期(3.40×10^-7HU·cell^-1)。分离自珠江口海域3种微藻均检测出溶血毒性,单个细胞溶血活性由强到弱分别为红色赤潮藻(976.20×10^-7HU·cell^-1)、小普林藻(5.67×10^-7HU·cell^-1)、剧毒卡尔藻(2.58×10^-7HU·cell^-1)。值得注意是,红色赤潮藻中国株JX14单位细胞溶血活性显著高于美国株AS2,是后者2倍以上。本研究首次确认珠江口海域红色赤潮藻、小普林藻和剧毒卡尔藻均具有较强溶血毒性,这些有害藻类一旦形成赤潮可能对河口生态系统安全以及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

  • 标签: 小普林藻 剧毒卡尔藻 红色赤潮藻 溶血毒素 有害藻华
  • 简介:目的了解衡阳市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中国传统习俗在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中作用.方法在衡阳市随机抽取4个社区,再在每个社区随机抽取产后2~4周妇女共492例,利用“EPDS量表”和自编“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EPDS≥13定义为抑郁症患者,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92例产妇中共有107例抑郁症,抑郁症发生率为21.75%.产妇年龄、“坐月子”地点、家庭经济收入、分娩方式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无关(P>0.05),产妇文化程度、婴儿健康程度、性别、与期望性别的一致、家人对婴儿心理接受、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7个因素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有关(P<0.05).结论衡阳市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1.75%,中国“重男轻女、传宗接代”传统思想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有关.

  • 标签: “传宗接代”思想 产后抑郁症
  • 简介:三唑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三唑类广谱杀菌剂之一,在我国使用量有逐年增长趋势。本研究综述了三唑酮在水环境中环境行为、毒性效应及其对我国部分水体生态风险。三唑酮使用后被土壤吸附和解吸,经雨水淋溶作用进入地表或地下水环境,在丰水期检出率与检出浓度较高,目前我国地表水中三唑酮最高检出浓度为12μg·L-1。三唑酮在环境中半衰期为15~43.3d,能够在水生生物体内累积代谢,在不同浓度下对不同类群、不同生命阶段水生生物表现出不同毒性效应,对应着多条有害结局路径,其中最重要是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干扰机体内激素水平,影响水生生物繁殖和生长发育,导致种群密度降低。在目前已知暴露水平下,三唑酮对我国地表水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特别是丰水期稻田附近地表水风险尤其需要关注。

  • 标签: 杀菌剂 内分泌干扰物 有害结局路径 生态风险评价
  • 简介:为了探讨纳米与微米尺度SiO2对雄性大鼠生殖毒性作用,选择不同剂量纳米SiO2(20~40nm)与微米SiO2(1~10μm)采用气管滴注方式对雄性Wistar大鼠分组染毒.于染毒5周后处死大鼠,检查附睾精子形态,并检测睾丸组织和血清中睾丸功能标志酶活性变化以及性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高、低剂量纳米和微米SiO2染毒均可使大鼠发生程度不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动率降低、精子畸形率升高;2)纳米SiO2染毒可使大鼠睾丸组织SDH、LDH和血清中ACP活性显著降低,而微米SiO2染毒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不显著;3)纳米SiO2和高剂量微米SiO2染毒可使大鼠血清T和睾丸匀浆T浓度显著降低,而对血清LH没有显著影响;4)与微米SiO2相比,纳米SiO2对大鼠生殖功能损伤有更严重趋势,但相同剂量下,纳米SiO2和微米SiO2相比,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微米和纳米尺度SiO2染毒均可使大鼠生殖功能产生损伤,使部分生殖功能指标发生显著变化;与微米SiO2相比,纳米SiO2对大鼠生殖功能损伤有更严重趋势.

  • 标签: 纳米SIO2 微米SiO2 雄性大鼠 生殖损伤
  • 简介:Irgarol1051是一种常用于船舶防污漆杀生活性物质.为了评价船舶防污漆杀生活性物质Irgarol1051海洋环境风险,根据ISO13073-1评价原则和程序,对其进行环境危害评价、环境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通过对公共数据库文献检索获取数据,从理化性质、环境行为、生态毒性3个方面评价Irgarol1051环境危害.采用评估因子法计算Irgarol1051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采用质量守恒法计算Irgarol1051在海水中释放率,通过MAMPECv3.0模型推导上海洋山深水港集装箱船区、码头、航道等暴露场景预测环境浓度(PEC).经过比较上述暴露场景风险商值(PEC/PNEC)发现,港口海水相风险商值大于1,Irgarol1051环境风险需要关注.

  • 标签: 防污漆 Irgar01 1051 风险评价 海洋环境 上海港区
  • 简介:为探讨镉(Cd)对血管抗氧化功能及金属硫蛋白(MT)影响,将180只50日龄健康雌性海兰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饲喂含0、140、210mg·kg^-1(BW)CdCl2基础日粮,在饲养20、40、60d后采集主动脉和前腔静脉,测定其MT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Cd暴露后,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血管MT含量显著升高(p〈0.01),并随暴露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高剂量组血管MT含量显著降低(p〈0.01),并随暴露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2)随着Cd暴露剂量加大,血管SOD、GSH-Px活性逐渐降低,而MDA含量逐渐升高,具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3)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血管SOD、GSH-Px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具有明显时间-效应关系.4)Cd暴露下,主动脉与前腔静脉各指标具有相同变化趋势.以上结果表明,Cd具有血管毒性,其毒作用机理可能与MT含量变化以及抗氧化功能失衡有关.

  • 标签: 金属硫蛋白 抗氧化功能 血管
  • 简介: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是一种持久有机污染物,广泛用于灭钉螺、木材防腐、除草剂等方面,由于PCP在环境中持久和生物累积,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本文以鸡肝癌细胞系(chickenhepatomacells,LMH)为受试对象,探讨了PCP对细胞色素P450(CYP450)和抗氧化系统影响。MTT结果显示LMH细胞经不同浓度PCP暴露后,呈现出先促进细胞增殖后抑制J-型曲线,PCP对LMH细胞24h半数效应浓度(24h-EC50)为427.52μmol·L^-1。LMH细胞在1.56、6.25、25、100μmol·L^-1PCP染毒条件下可增加细胞EROD、MROD、PROD和BFC活性,并可使CYP1A、1B、1C、2H及3A家族基因mRNA表达水平升高。LMH细胞在0.4~100μmol·L^-1PCP染毒下可显著降低硫酸基转移酶(SULT1B1和SULT1C1)基因mRNA水平。此外,LMH细胞在6.25、25、100μmol·L^-1PCP染毒下可引起细胞内ROS升高,同时PCP(1.56~100μmol·L^-1)可显著增加细胞内MDA含量和降低GSH/GSSH比值。这些结果表明细胞色素P450(CYP450)基因及酶活性变化、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及GSH/GSSH可作为评价LMH细胞PCP毒性效应敏感性生物标志物。此研究在细胞水平上利用多个评价指标研究PCP对细胞毒性效应,为PCP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五氯酚 鸡肝癌细胞系 细胞色素P450 硫酸基转移酶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