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现有标准、规范中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黄磷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进行了方法优化。优化后的方法操作简单,线性区间内线性相关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部分废水中黄磷的分析。

  • 标签: 黄磷 水和废水 浓度修正
  • 简介: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光谱仪的溶液色素浓度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与亮蓝四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混合溶液以及每种色素的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检测,进而计算出混合色素溶液中各色素的质量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得混合色素溶液中各色素的质量浓度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3%、4%、2%,与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该系统同时具备结构紧凑与测量可靠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分光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检测.

  • 标签: 光纤谱仪 比色皿座 人工合成色素 吸光度
  • 简介: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茶皂苷含量及其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色谱为HypersilODS(25mm,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茶皂苷在0.16.1.28mg/mL的浓度范围内,茶皂苷的浓度与主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E+07x-19561,R2=0.999,血样回收率为98.56%,RSD为2.06%(n=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既能有效测定茶皂苷提取物中茶皂苷的含量,又能测定茶皂苷血药浓度,可进一步用于其体内药代动学参数研究。

  • 标签: 茶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 简介:本文根据美国INFICON公司HAPSITE便携式GC-MS的性能特点,结合国家环境空气的标准浓度限值要求,分析了采用便携式GC-MS检测空气中低浓度苯系物的准确度。

  • 标签: 便携式GC-MS 苯系物 环境空气
  • 简介:本文就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在低浓度状况下,短时间采样采用甲醛缓冲溶液吸收法测定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5mL吸收液吸收的方法在二氧化硫低浓度状况下是可行的。此方法可降低检出限。

  • 标签: 二氧化硫 低浓度 甲醛法 测定
  • 简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工业品以及化肥被大量使用,我国的水环境硝酸盐污染日益严重[1]。当前,我国水环境中硝酸根的标准测定方法主要有酚二磺酸法、离子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2]。本研究利用硝酸盐物质在碱性溶液中与水杨酸钠作用,生成黄色的酚硝基衍生物这一特性,利用行分光光度计对溶液中硝酸盐的浓度进行测定。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水杨酸 分光光度法 硝酸根
  • 简介:采用基于自由能模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考虑到毛细管数和气液黏性比的影响,模拟了气泡在剪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无论气泡半径大小,总是其长轴被拉伸,中轴和短轴被压缩,且中轴的长度总大于短轴的长度.随着毛细管数的增加或气液黏性比的增大,气泡变形和偏转程度越剧烈.

  • 标签: 剪切流场 毛细管数 气液黏性比 格子BOLTZMANN方法
  • 简介:研究了模拟酸雨淋溶过程中南方主要土壤锌释放量与缓冲机理。结果表明,土壤中存在两个缓冲体系,pH值高于3.0时,土壤以初级缓冲体系为主;pH值低于3.0,尤其是离子淋溶量高于或接近CEC值后,次级缓冲体系成为主要的质子缓冲源。淋溶液pH值的降低可加速Zn的释放,从而促进土壤中Zn的淋溶,但Zn的淋溶同时受到吸附、沉淀与转化过程及土壤初始条件的影响。

  • 标签: 中国南方 酸雨区 土壤 Zn释放
  • 简介:目的:对大花紫薇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提供有关大花紫薇叶研究的较全面的科学资料。方法: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23篇,对从大花紫薇叶中得到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论述。结果:大花紫薇叶主要含有鞣质类、三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且在降血糖、降脂、抗氧化以及抗真菌等方面有较好的药理作用。结论:本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花紫薇提供参考。

  • 标签: 大花紫薇 鞣花酸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在碘盐监测过程中,从采样到样品管理,尤其是实验室内、外部质量控制;直至出具检测报告,实施全程质量管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实验室检测水平.向社会提供了公正、准确的卫生监测数据,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碘盐 监测 实验室 质量管理
  • 简介:本文介绍了臭氧化活性炭技术在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通过研究国内外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实践,综述臭氧化一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并提出了此项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提高此项技术的应用措施。

  • 标签: 臭氧 活性炭 臭氧生物活性炭 深度处理
  • 简介:技术服务和质量反馈是企业质量管理完成闭环重要的环节.从产品质量"三包",进步到质量反馈和大面积质量缺陷分析、预测.把质量事故"扼杀"在厂内,使高成本的售后维修转化为低成本的以预防为主的质量反馈和改进.

  • 标签: 技术服务 “三包” 企业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 反馈 预测
  • 简介: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和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研究了离子液相中食用色素苋菜红(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物的光谱行为。实验了离子液体用量、盐的浓度、溶液酸度、反应时间及共存物质对体系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0的条件下,苋菜红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40nm处,比单纯AT红移15nm,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1x10^4L·mol^-1·cm^-1,用摩尔比法求得最大结合数为150。应用加入无机离子及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方法,初步探讨了食用色素苋菜红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机理。

  • 标签: 离子液体 苋菜红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 简介:在0.02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pH8.7)中,钴(Ⅱ)与酪氨酸生成的络合物在-0.82V(vs.SCE)有一阴极极谱还原峰。基于该极谱行为建立了酪氨酸的分析体系并进行实验条件优化,其浓度在8.0×10^-5至4.0×10^-4·mol/L之间与极谱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8×10^-6mol/L。

  • 标签: 钴离子 酪氨酸 络合物 极谱法
  • 简介:当植物受到植食者为害后,能够迅速合成并释放出一些挥发性物质,进而吸引植食者天敌,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大量的研究表明,茉莉酸信号路径在调节植物释放挥发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外来入侵刺吸式昆虫如烟粉虱,能通过激活植物体内的水杨酸信号路径,同时还能抑制茉莉酸信号路径.那么,水杨酸信号路径是否在刺吸式昆虫诱导植物释放挥发物吸引天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分别以拟南芥和番茄作为模式植物,研究经烟粉虱取食为害后的野生型植株以及不同信号路径突变体植株对丽蚜小蜂的嗅觉行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为害120h后的野生型拟南芥或番茄植株均能够显著吸引丽蚜小蜂.当茉莉酸路径被抑制时,烟粉虱为害后的拟南芥(dde2-2)或番茄(def-1和spr-2)植株同样显著吸引丽蚜小蜂;但是当水杨酸路径被抑制后,烟粉虱为害后的拟南芥(NahG和npr-1)或番茄(NahG)植株则并未吸引丽蚜小蜂.植物激素分析结果表明,烟粉虱能够诱导拟南芥或番茄植株内源水杨酸含量显著增加,但内源茉莉酸的含量则并未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水杨酸信号路径在调控烟粉虱诱导植物间接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刺吸式昆虫 烟粉虱 水杨酸信号路径 丽蚜小蜂
  • 简介:介绍了质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举例说明了质量流量计在高粘度流体流量测量中的应用。

  • 标签: 质量流量计 高粘度 流量
  • 简介:按文献方法合成得到两种水溶性富勒烯乙二胺(EDA)衍生物C-(60)-(EDA)-3和Gd@C-(82)-(EDA)_8,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它们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机理.发现血清白蛋白最大吸收峰280nm处在和富勒烯乙二胺衍生物作用后发生1-2nm蓝移,可能是由于富勒烯乙二胺衍生物改变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所引起,表明药物与BSA和HSA发生了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60-(EDA)3和Gd@C-(82)-(EDA)_8均对BSA和HSA有明显荧光淬灭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淬灭作用越强.研究结果表明,其荧光淬灭机制为静态淬灭,静态淬灭常数均大于10-4L/mol,进一步计算出结合常数均大于10-5L/mol,结合位点数约为1.三维荧光光谱研究结果发现,C-(60)-(EDA)_3和Gd@C_(82)-(EDA)-8与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时,可能导致BSA和HSA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等具有光学活性的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改变.

  • 标签: C60-(EDA)3衍生物 Gd@C82-(EDA)8衍生物 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
  • 简介:采用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再造烟叶生产,可有效降低烟叶提取液中的渣和蛋白质,改善感官评吸品质,从而提高再造烟叶品质。对比传统离心工艺只能除去一部分渣类物质的不足,有巨大优势。

  • 标签: 膜分离技术 再造烟叶
  • 简介:机动车尾气第三方检测已经在山东省内蓬勃展开,如何做好机动车尾气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国标中只有相关的要求,没有相关的具体措施。本文作者从事机动车尾气线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根据工作实际,查阅资料,总结了一整套有关机动车尾气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机动车尾气检测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