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肾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27例肾细胞癌患者行腹腔根治性。肾切除术,使用免水囊法建立操作空间,用Hem—o—lock结扎夹处理肾动静脉。结果全组手术时间100~220min,平均149min;出血量30~100mL,平均55mL;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2~30个月,1例发生肺转移。结论腹腔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用免水囊扩张方法建立腹膜操作通道安全可行,疗效可靠。用Hem—o—lock结扎夹处理肾动静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 标签: 后腹腔镜 肾癌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联合经尿道电切与开放手术处理输尿管末端,治疗上尿路肿瘤疗效,为上尿路肿瘤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治疗的85例尿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传统开放手术4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后腹腔联合经尿道电切4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1h、12h、24h、48h疼痛程度;随访3年记录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无瘤生存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拔除引流管,时间、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h、12h、24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无瘤生存率以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既能达到微创治疗要求,又能完整切除癌肿。手术安全有效,符合肿瘤根治外科学原则。

  • 标签: 上尿路肿瘤 经尿道电切 开放手术 输尿管末端
  • 简介:腹腔肝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partialhepatectomy),该术式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适用于良性疾病包括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海绵状血管瘤,有症状的局灶性结节增生、腺瘤,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等,以及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及其他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腹腔左半肝切除术步骤包括:游离肝脏,解剖第一肝门,解剖第二肝门,标志切除线,离断肝实质,处理肝断面,移除标本。

  • 标签: 半肝切除术 肝脏恶性肿瘤 第二肝门 继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腹腔肝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partialhepatectomy)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适用于良性疾病包括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海绵状血管瘤,有症状的局灶性结节增生、腺瘤,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等,以及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及其他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恶性肿瘤 半肝切除术 继发性肝癌 肝内胆管结石 原发性肝癌 HEPATECTOMY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76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行腹腔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36例,开放性肾上腺肿瘤手术40例.两组在年龄、病种及肿瘤大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优缺点、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腹腔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胸膜损伤,术后皮肤感觉异常、平均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开放组.结论腹腔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开放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的不同术式治疗早期肾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最大径<4cm,并行RLPN的肾癌患者127例。分为4组,传统组(n=44)以传统肾肿瘤剜除术治疗,假包膜组(n=35)为单纯沿肿瘤假包膜切除肿瘤,免打结组(n=39)为沿肿瘤假包膜切除肿瘤并采用免打结缝合修补肾脏组织缺损,选择性阻断组(n=9)在免打结技术的基础上对肾动脉选择性阻断并切断肿瘤血供。比较前3组肾蒂血管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中输血率及术后尿漏发生率。结果3组的肾蒂血管阻断时间分别为(32.07±5.59)min、(30.20±5.84)min、(27.31±6.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9.68±20.07)min、(106.20±16.32)min、(97.00±17.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3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6.93±72.26)ml、(80.26±49.57)ml、(54.23±36.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7.82±1.42)d、(6.31±1.69)d、(5.97±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组术中输血率分别为2.3%(1/44)、0(0/35)及0(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尿漏发生率分别为0(0/44)、2.9%(1/35)及2.6%(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4~60个月,127例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较小的肾癌,沿包膜剜除肾肿瘤及术中免打结技术的应用明显缩短了肾动脉的阻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同时,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技术的应用将有望摆脱肾蒂阻断时间及热缺血时间的限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肾癌 后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选择性肾动脉阻断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腔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行腹腔下肾上腺部分或全切除术的18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输血情况、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评价该微创手术在肾上腺肿瘤治疗中的效果。结果184例手术有181例成功在后腹腔下实施,3例中转为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8~205min,平均82min;术中出血量10~500ml,平均65ml;引流管留置时间1~10d,平均3.8d;术后住院天数4~11d,平均6.6d。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术野清晰、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作为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术式。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手术 后腹腔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3D和2D腹腔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3D腹腔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52例胃癌患者行腹腔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手术共22例.2D腹腔手术共30例。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理分期。结果3D腹腔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2D腹腔手术组[(202.7±21.9)minvs.(258.0±56.3)min,P〈0.001]。3D腹腔手术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多于2D腹腔手术组[(23.6±3.8)枚vs.(20.1±4.2)枚,P=0.02]。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无明显差异[(146.8±35.6)mlvs.(148.8±82.4)ml,P=0.9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D腹腔行胃癌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胃癌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联合胆道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配合技巧。方法总结13例腹腔联合胆道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1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210min,出血量50~90ml。未发生由于器械故障或手术配合不良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改变术式,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准备充分;并取得患者的最佳配合;术中熟练配合;术后注重器械的处理及保养是手术取得顺利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管结石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胃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手术技巧及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施行的14例手辅助腹腔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短期随访结果.结果全组1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时间130min(90~180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平均(102.3±26.5)ml;术后排气时间2~4d,平均(3.2±1.3)d;术后开始进食时间(4.5±1.4)d;患者住院天数7~12d,平均住院天数(9.0±2.5)d;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18~27枚,平均(22.2±5.3)枚.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病例.随访2~20个月,1例ⅢC期患者死亡.结论手辅助腹腔胃癌根治手术具有与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手术同样的微创效果,但操作相对容易,更适合有丰富开腹手术经验,而腹腔技术薄弱的高年资医生.

  • 标签: 胃癌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
  • 简介:1994年日本Kitano[1]首次报道腹腔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由于其相对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固而在国内外逐步得到了开展.早期胃癌腹腔手术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被日本胃癌处理规约接受为标准治疗方案之一[2].随着腹腔胃癌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设备及器械的更新,早期胃癌腹腔手术良好的疗效促使了腹腔胃癌手术的指征从早期胃癌扩大到较早期的进展期胃癌.

  • 标签: 临床研究进展 手术临床研究 胃癌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完成的13例腹腔辅助胃窦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全部在腹腔下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206min。所有标本经病理检查切缘均为阴性,平均每个患者清扫淋巴结13.3枚,术后患者排气时间平均为74.6h,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69.2h,术后人均镇痛次数为0.77次。未出现吻合口漏、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或裂开及切口种植等并发症。结论:使用腹腔辅以小切口完成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疗效好。

  • 标签: 腹腔镜 根治性胃切除 胃窦癌
  • 简介:腹腔手术具有切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应用于结直肠手术在技术上被证明是可行的,但是用于结直肠恶性肿瘤切除尚存在争议,主要是人们对手术的安全性和肿瘤的根治效果尚不明确.本文对近几年腹腔结直肠癌手术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其手术疗效的初步结果.结论:腹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经历了"学习曲线"阶段,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与开腹手术相当,现有的回顾性随访资料显示,复发率和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比也无较大差异,但缺少更有说服力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资料.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 简介:目的分析全腹腔腹腔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胃上部癌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行腹腔辅助全胃切除术,研究组行全腹腔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APTT、Fg、D-D)均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腹腔辅助全胃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上部癌 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施行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等.结果除2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81例均在腹腔下完成胃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其中腹腔辅助远端胃切除70例,全胃切除11例.手术时间为(173.5±60.5)min,术中失血(101.5±89.5)ml,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3±1.0)d,术后住院时间为(9.3±4.5)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1.20%)、术后胃瘫综合征4例(4.82%).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22.3±8.4)枚.术后随访1~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围手术期及近期疗效有优势.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根治手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辅助与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其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开展的21例腹腔辅助、33例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腹腔辅助与开腹手术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康复、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近期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评估ASA评分、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84.7±53.9)mlvs.(130.7±55.1)ml],腹腔组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7.4±1.4)天vs.(8.6±2.1)天)]明显短于开腹组,腹腔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觉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3%、77.4%,开腹组为88.2%、7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的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远端胃癌 开腹手术 腹腔镜辅助
  • 简介: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被公认为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案.微创外科理念的确立,以及肝脏外科技术和腹腔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使腹腔肝切除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 标签: 中的应用 切除肝癌 治疗中的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开展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以来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3组(A、B、C组),每组50例,对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体重指数、既往腹部手术史、术前合并症以及肿瘤部位、术前分期、手术方式、清扫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B、C组均比A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率A组为18.0%,B组4.0%,C组2.0%,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B、C组比A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B、C组比A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50例,此后手术操作可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根治手术 学习曲线 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