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名优秀孩子后面,必然有一位优秀母亲。”本文主人公,一名10岁时确诊1型糖尿病,坚强、懂事、学习出色孩子;本文作者,一位平凡而又伟大母亲。5年过去了,一本《糖尿病日记》记录下来,不止是流逝岁月中一段永不磨灭回忆,更是在困厄面前展现勇气和信念。

  • 标签: 回忆 1型糖尿病 住院 孩子 母亲
  • 简介:目的分析初诊糖尿病住院与非住院患者糖尿病控制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300例初诊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00例初诊非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仅为2.00%(6/300),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进行住院治疗,不但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初诊糖尿病 住院 非住院 生存质量
  • 简介:老伴于1991年发现糖尿病,曾先后服用达美康、优降糖、消渴丸、糖适平等药,餐后血糖仍在12毫摩尔/升。1996年退休我自荐当上了老伴“家庭护士”.通过研读糖尿病方面的书籍,增长了不少知识,对老伴关心照顾也更加细致。

  • 标签: 护士 糖尿病患者 餐后血糖 达美康 优降糖 消渴丸
  • 简介:三诺“糖护士”手机血糖仪在今年2月底宣布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认证,即将在京东开始独家首发。这标志着国内首台通过CFDA认证手机血糖仪即将上市,血糖管理进入智能化、移动化。

  • 标签: 血糖仪 手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首发 护士 FDA认证
  • 简介:内分泌科住院357名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6名为新诊断糖尿病患者,271名为既往诊断糖尿病患者。所有入组患者接受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检查,包括周围动脉、周围神经、肾功能、眼底检查以及PHQ-9检测。结果既往诊断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明显高于新诊断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抑郁症患者中糖尿病病程≥5年者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动脉病变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抑郁症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周围神经病变、周围动脉病变及病程≥5年是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既往诊断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明显增加并且其病情更加严重;糖尿病病程≥5年、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动脉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症 周围神经病 周围动脉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运用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是一种有效健康教育方式。

  • 标签: 临床路径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
  • 简介:对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诊断为COPD入住我院治疗所有患者,进行基本信息、住院天数,入院第一天体温、脉搏、血常规以及电解质五项登记并录入Excel,导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9例COPD患者,其中男性105例,占81.4%,平均年龄为(76.48±7)岁。通过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不同住院天数COPD患者入院时脉搏、呼吸频率和血钠离子有统计学差异。住院天数较多患者入院时脉搏较快、呼吸频率较高、血钠离子偏低;将各临床指标按照临床正常值参考范围转化成分类变量后,再次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样结果。结论监测COPD患者呼吸频率、脉搏和血钠浓度,预测疾病转归,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可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住院天数 脉搏 呼吸频率 血钠离子
  • 简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糖尿病赋能教育量表(CM-DES)对1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来探讨赋能水平对血糖控制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CM-DES总分为(57.41±5.54)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赋能水平与FBG(r=-0.405,P=0.000)、PBG(r=-0.325,P=0.000)、HbA1c(r=-0.557,P=0.000)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患者FBG(β=-0.262,P<0.01)、PBG(β=-0.276,P<0.01)仅受自我调整维度影响,HbA1c受自我调整(β=-0.273,P<0.01)、自我认知(β=-0.279,P<0.01)2个维度影响。结论较高赋能水平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住院病人 赋能 血糖控制
  • 简介:将符合条件7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35例,采用护士教育门诊,进行个体化专科护理评估,开展一对一健康指导教育。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PG、PBG2h、HbA1c水平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管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 标签: 教育门诊 糖尿病 个体化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作用。方法在该院各个病区选取护士,每个病区选取1~2名,一共63名,组成糖尿病联络护士小组,所有护士均接受系统培训,再由这些护士对该病区护士进行再培训,然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管理。结果经过干预,该院所有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基本操作技能均有显著提高(P〈0.05),非专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也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立糖尿病联络护士能提高非专科糖尿病护理水平。

  • 标签: 护士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住院糖尿病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10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糖尿病治疗管理模式,由医生、护士共同参与管理患者,简化工作处理流程,使医护一体化临床管理模式贯穿患者住院全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发生异常高血糖和严重低血糖较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糖尿病治疗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情况,提高了医疗质量,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医疗质量
  • 简介:自行设计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对奉化市人民医院300余名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教育知识、态度、行为普遍不足。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知识培训,提高糖尿病综合教育水平,已迫在眉睫。

  • 标签: 护士 非内分泌科 糖尿病教育 知识
  • 简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屎病病史较长,胰岛B细胞功能较差,许多患者需要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紊以控制血糖。胰岛素泵也越来越多地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我们对4例高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不同病情需要使用胰岛素泵情况进行了观察。

  • 标签: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血糖
  • 简介:我是一名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有20多年病史,是咱们杂志忠实读者。我血糖控制一直较好,至今未有明显并发症。我用药情况是:早、晚用诺和灵30R,中午用糖适平和拜唐苹。

  • 标签: 诺和灵30R 糖尿病患 血糖控制 用药情况 并发症 拜唐苹
  • 简介:有病人家属抱怨,说她活不下去了,丈夫刚检查出糖尿病,孩子也跟着检查出糖尿病了。她不知道接下来生活该怎么过,脑子里想了很多事情,甚至想到死。

  • 标签: 香味 太阳 病人家属 糖尿病 检查
  • 简介:外面流淌着七月火,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在这酷热难挡日子里,本刊时刻牵挂着广大病友安康。为病友们安度盛夏,我们用甘露、花香、关爱为您调好了一杯浓郁清爽琼浆,并送上清澈透明心境,欢快喜悦心情。寄希望于您做到:静心养神,多喜少忧;多饮水、不贪凉,饮食定量、营养平衡,健健康康度酷暑。

  • 标签: 夏日 营养平衡 病友
  • 简介:随着时间飞逝,转眼已是七年,我如今是一名有着七年病史糖尿病患者,回想起当初与生死擦肩而过往事,依然让我"毛骨悚然",但庆幸有父母陪在我身边。

  • 标签: 糖尿病 治疗 患者 疗效 饮食习惯
  • 简介:二、运动可以改善β细胞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胰腺内β细胞开始逐渐丧失功能,体内细胞对胰岛素也变得越来越不敏感。这两个因素都会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密西根大学医学博士Annette最近发表了一份研究:运动可以改善正处于糖尿病易发阶段老年人β细胞功能。

  • 标签: 运动 Β细胞功能 密西根大学 医学博士 糖尿病 胰岛素
  • 简介:主食是指组成当地居民主要能量来源食物,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即是谷类作物。例如大米、白面、玉米及其制品,有的地方薯类也是主食一部分。

  • 标签: 主食 隐患 能量来源
  • 简介:1血糖概念人体内糖种类好多,有多糖、双糖、单糖。血糖只是指血液中葡萄糖而言,不包括果糖、半乳糖等单糖。正常人血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说血糖只是在一个狭窄范围内变动。多数人空腹血糖多在3,3~6.1mmol/L之内,餐后半小时及1小时血糖不超过11.11mmol/L范围。血糖来源包括食物消化、吸收、肝内储存糖原分解、从脂肪和蛋白质糖异生等。血糖去路,包括氧化转为能量;转化为糖原储于肝脏、肾脏和肌肉中;转变为脂肪和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加以储存。人体调节血糖重要系统和器官包括内分泌神经系统。肝脏能通过储存和释放葡萄糖来调节血糖,神经系统可通过对糖类摄取、消化、利用和储存等直接作用来调节血糖;也能通过内分泌系统间接影响血糖;而内分泌系统则可分泌多种激素调节血糖。肝脏、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合作,维护着血糖稳定。

  • 标签: 血糖测定 内分泌系统 mol/L 神经系统 调节血糖 食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