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面瘫病症与多种原因引起的面神经受损关系密切,疾病症状以面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可划分为中枢性、周围性面瘫2类;其中周围性面瘫又称为周围性面神经炎,指茎乳孔内组织急性水肿,面神经本身炎症、面神经受压等引起周围性面神经与面神经核损害,发病因素与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可发生在任何季节与年龄,通常只发生在一侧。

  • 标签: 面瘫 针灸 穴位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溪为主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选取74例,将患者的入院时间选定于2020年6月到2022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各37例,对照组选取颈椎夹脊、风池、大椎、肩井、肩外俞穴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后溪治疗,对患者的疼痛(VAS)评分、颈痛量表(NPQ)评分、生理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生理职能评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VAS评分、NPQ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明显较低,生理功能评分与生理职能评分明显较高,相比较于对照组,P

  • 标签: 后溪穴 针灸 颈椎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选规律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针灸方案对52例中风所致偏瘫患者进行分类治疗,其中痉挛性偏瘫28例,弛缓性偏瘫24例,总结选规律,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针灸治疗,总有效43例,其中痉挛性偏瘫治疗总有效率(89.3%)高于弛缓性偏瘫(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类患者选种类及频次均以十四经为主体,主要选用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等手足阳明经,并与其他经相配伍,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总体选有其固有规律,不同分类患者部分经配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针灸治疗中风所致痉挛性偏瘫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中风 偏瘫 针灸 选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选规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肩周炎的96例患者,将96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配为两组,每组48例患者,依次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按照常规选进行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根据医院研究出的临床选规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并选择相应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应用治疗前,治疗15天后以及治疗一个月后的VAS评分状况,并将统计分析与评分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状况对比并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治疗15天后以及治疗一个月后的VAS评分状况与常规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根据医院研究出的临床选规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VAS评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肩周炎 临床选穴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痉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肢体运动功能受限、异常运动模式增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表现为穿衣困难、步行障碍等,增加跌倒风险,严重者可出现痉挛性肢体疼痛及关节挛缩等问题。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突发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大脑无血液灌溉,从而引发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病患者常伴有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以痉挛性偏瘫最为常见,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且该病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临床常采用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该方法主要通过制定针对性作业活动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长期疗效不佳。温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通过针尖加温刺激穴位,起到温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且临床疗效显著。作为我国传统疗法,针灸在康复医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方面;而在缓解痉挛方面,针灸的应用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以此为着眼点,探讨卒中后痉挛的针灸治疗选规律及理论依据。

  • 标签: 针灸治疗 卒中 痉挛
  • 简介:摘要:肩周炎属本虚标实,患者多肝肾亏虚,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群体,加之六淫邪气侵袭,故邪难去正亦难复,致邪气留恋经脉不通,气血瘀滞,筋脉凝滞厚重。现代医学普遍认为炎症、纤维化为病理变化,多与长时间劳损等原因有密切关系。①理:发病以阳气内虚为主,致病以寒邪多见;②法:以通经活络、温阳散寒为基本治疗大法,辨证辅以活血化瘀、止痛等法;③方:取"肩三针"穴位即痛的肩髃、肩前、肩贞穴位作为主。辨证配合循经取;④术:初期轻泻为主,中期平补平泻,末期补法为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中使用牵正针灸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50例为周围性面瘫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25)、观察组(n=25)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联合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牵正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牵正针灸疗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面神经麻痹症状,且具有安全性,能够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牵正穴 温针灸 周围性面瘫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穴位针灸治疗颈性颈椎病效果,总结取规律。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颈型颈椎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入选对象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4例、25例,艾灸治疗,对照组取百会、风池、太溪、足三里、颈4-颈6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天柱、肩颈、长强、肾盂、气海俞穴,1周1个疗程,每隔疗程间隔1日,合计4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头痛、肩颈痛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旋颈实验、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完全控制45.83%(11/24)高于对照组8.00%(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不仅需要取颈周围穴位,还应据患者整体证候表现,循经取

  • 标签: 颈椎 颈椎病 针灸 腧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治疗颈椎病时采用后溪为主针灸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将本院门诊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与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后溪为主针灸治疗)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焦虑症患者采取药物的基本治疗基础之上,联合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0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焦虑症的患者共120人,根据每一名纳入研究患者的个人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接受单一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针灸治疗的观察组各60人,并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为43.37±2.74分、SDS评分为44.27±3.27分、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差异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为34.03±3.46分、SDS评分为34.20±3.17分、治疗有效率为9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焦虑症 针灸治疗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焦虑症患者采取药物的基本治疗基础之上,联合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0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焦虑症的患者共120人,根据每一名纳入研究患者的个人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接受单一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针灸治疗的观察组各60人,并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为43.37±2.74分、SDS评分为44.27±3.27分、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差异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为34.03±3.46分、SDS评分为34.20±3.17分、治疗有效率为9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焦虑症 针灸治疗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比较周围性面瘫患者分别行四关针灸联合穴位敷贴与单纯针灸(电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本科室接收的患周围性面瘫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有30例,单纯行针灸(电针)治疗;观察组共有3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四关针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较参考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行四关针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背腧配合止嗽散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2年 10月至 2015年 5月我科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患者 12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针灸背腧配合止嗽散组)和对照组(止嗽散组)两组,每组 6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 标签: 背俞穴 针灸 止嗽散 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