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影视艺术作品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展现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塑造鲜明的银屏幕人物形象,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引导他们的爱或憎、悲或喜,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同时观众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对影视作品做出一定的评价,这既是观众的一种认识过程,又是一种情感交流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接受和艺术创造的过程。影视艺术审美创作与审美主体需求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影视的审美创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审美主体需求性的研究。

  • 标签: 影视艺术 审美创造 融合
  • 简介:老师难教作文、学生难写作文,这是一直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情感积极自然地流露,愉快地倾诉,快乐地作文。

  • 标签: 情感 作文
  • 作者: 谢春香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3期
  • 机构:长期以来,人们看重的只是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问题却不怎么关心。人们往往把美育看做是实施德育、智育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注意美育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教学中美育贯彻得比较好的教师,也往往缺乏理沦的自觉。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在关育方面,语文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姜清云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人们总是追求美,但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讲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审美出现偏差,甚至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我们认为这是教育中偏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陈旧,给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造成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 标签: 欣赏教学 审美价值 特征 教育 作品分析
  • 作者: 刘小军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10期
  • 机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无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如何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增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也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化学教学中情感规律的应用及情感效能的发挥,谈几点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课文举例,以语文教学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为依据,指出具体教学方式方法,从中带动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 标签: 小学语文 情感教学
  • 作者: 张玉华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3期
  • 机构:语文教学以其丰富的情感为载体,内蕴了丰厚的人文性。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首悠远的诗,一幅优美的画,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便是语言实践与情感的完美统一。因而,情感渗透应贯穿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会情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课程的加深,初中数学的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越来越强,难度越来越大,致使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越来越低,甚至厌学、弃学。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究其原因,笔者发现数学的课堂教学偏重于语言信息与行为信息的传递,往往忽视了情感信息这个要素在课堂教学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能不能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让情感浸润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呢?笔者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 标签: 数学 课堂 情感 认知 结合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海彪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4期
  • 机构: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过程,师生之间密切合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情感则是合作的心理基础。黑格尔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可能产生。”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最大程度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力量,让学生在最佳状态下,理解和掌握知识。良好的情感体验会促使学生知识的掌握,而知识的积累无疑会使良好的情感程度加深。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成功的教学,首先需要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信心与诱发进取的欲望。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该以丰富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自发地去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技能,以严谨的态度去探索数学奥秘。

  • 标签: 初中数学 情感体验 兴趣 探索
  • 简介:摘要美育是关系到人的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在当今这个经济时代,审美教育愈加突显出它的重要性,而在我国普遍落后的广大农村,审美教育的缺失更是令人忧心。为了教育的公平性,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农村语文教师肩负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法,贯彻审美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审美教育,农村,语文教学
  • 简介:学校体育教学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情感,对体育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体育教师顺利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以及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积极创造这种和谐的关系。而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习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

  • 标签: 体育课 和谐 师生 情感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室内装修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不断完善材质在室内装修设计中的情感体验,本文主要围绕材质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作用和材质装饰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完善材质在室内装修设计中情感体现的有效途径,从而为装修行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 标签: 材质 室内装修 设计 情感体现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鲁中华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8-11-21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8年第11期
  • 机构:内容提要情感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感情交流为手段、情绪感染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方式。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教育界所推崇。作为承担着重要育人任务的语文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已成为每个语文教师迫切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以期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儿童天性爱美,审美感受的愉悦会促使儿童主动地去接受富有美感的教育。本文就借助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内涵、属性、操作策略等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教育实践行为,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小学《信息技术》 美育 探索
  • 简介:摘要攻击型大学生情感障碍有着很强的破坏性,通过对来访者运用认知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分析其困扰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固有的非理性信念。调整认知,改变信念,增强内在动力,从自我的孤立思维中走出,正确处理好自己、他人、社会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价值。

  • 标签: 攻击型 情感障碍 认知疗法 理性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逐步建构起来的偏重认知、忽视情感的传统,给新时期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造成了一系列困难。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总以为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灌输”给学生,学生就可以自觉地将其“内化”为自己内在的心理品质和“外化”为相应的品德行为习惯,其实不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受教育者道德知识的获取,更要关注他们情感能力的培育,这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及提高其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思想政治工作 道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