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射频热疗对兔膝骨关节炎(OA)形成过程中关节软骨形态及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家兔54只,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将其右后肢制成实验性膝OA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将上述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鹿瓜多肽组给予鹿瓜多肽肌肉注射,每日注射1次;射频热疗组给予射频热疗干预,选择谐振模式,温度设定为36.5~38.5 ℃,每日治疗1次;模型组未给予特殊处理。于治疗6 d、12 d及18 d时每组分别取6只实验兔处死,取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采用改良Mankins标准对其进行形态学评分,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实验兔软骨滑膜中IL-1β及TNF-α含量。结果经相同时间治疗后,发现模型组、鹿瓜多肽组及射频热疗组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及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均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热疗组随治疗时间延长,其右侧股骨内侧髁软骨Mankins评分及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均逐渐降低,各观察时间点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鹿瓜多肽肌肉注射比较,射频热疗能进一步改善膝OA实验兔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软骨滑膜中IL-1β、TNF-α含量有关。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射频热疗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引导下选择性神经干射频热凝治疗3个分支均受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淮安市淮安医院疼痛与介入科、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涟水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及淮安市淮阴医院介入科收治的52例3个分支均受累的PTN患者,性别、年龄不限。所有患者均接受选择性神经干射频热凝治疗。选择卵圆孔内的下颌神经干、圆孔内的上颌神经干、眶上缘的眶上神经干与滑车上神经干为穿刺靶点;分别给予下颌神经干75 ℃的射频热凝处理;上颌神经干、眶上神经干与滑车上神经干90 ℃的射频热凝处理。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6个月、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最终完成研究者44例。治疗前触电样疼痛VAS评分(8.7±0.7)分,治疗后各时点触电样疼痛VAS评分均为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治疗后各时点并发症持续性麻痛、面部肿胀、面部感觉缺失及咀嚼功能下降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周优效者36例(81.8%),良效者8例(18.2%),治疗中是否采用DSA三维影像进行验证穿刺位置对疗效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内均未见复发。结论DSA引导下经皮选择性神经干射频热凝治疗3个分支均受累的PTN安全、有效。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导管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协同护理干预对频射热凝毁损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的影响效果。方法:挑选医院接诊的80例进行频射热凝毁损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根据病人住院顺序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一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给予协同护理,对比2组病人的心理,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焦虑情绪,抑郁症得分好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好于对照组,小组之间对比差别明显。结论:对进行频射热凝毁损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执行协同护理干预,可高效减轻病人的消极情绪,改进其生活质量,具备关键的临床护理使用价值。

  • 标签: 协同护理干预 频射热凝 三叉神经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腰椎小关节囊及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关节源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关节源性腰腿痛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和髓核摘除组,每组42例,其中,男28例,女56例,年龄35~76岁。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镜下关节囊及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射频温度80 ℃、频率50 Hz,治疗120 s。髓核摘除组患者给予单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髓核摘除组(90.5%比71.4%)(χ2=4.941,P=0.026);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2±9)min、(11.3±2.4)ml,均高于髓核摘除组的(61±8)min、(8.8±0.9)ml(P均<0.001)。术后1周、1及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为[(2.5±0.3)、(1.4±0.2)和(1.2±0.2)]分,均低于髓核摘除组的[(3.4±0.4)、(2.5±0.3)和(2.1±0.4)]分(P均<0.001);术后1周及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ODI评分[(25.4±3.4)和(9.4±1.4)]分,均低于髓核摘除组[(36.6±4.6)和(20.3±3.1)]分(P均<0.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镜下腰椎小关节囊及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关节源性腰腿痛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小关节紊乱 脊神经 射频热凝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