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治疗时运用温针灸与盆底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一年间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中均包括20例患者。两组的20例患者均接受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温针灸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膀胱容量均大于治疗前,残余尿量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膀胱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盆底康复训练与温针灸相结合的方法更有利于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的膀胱功能,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温针灸 盆底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自编的腰部核心肌力协调性训练法对于部队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新入伍近289名战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过2年规律地腰部核心肌力协调性训练法练习,随访观察两组成员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情况。结果 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无腰间盘突出的下腰痛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腰部核心肌力协调性训练法对于预防部队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下腰痛的发生有一定效果,并且简单、方便,易于推广,对于部队训练大纲的调整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 腰部核心肌力 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创伤治疗仪合并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方法:选患者90例(2020.01-2020.12),随机分成甲(骨创伤治疗仪+常规康复训练)、乙(骨创伤治疗仪+早期康复训练)组,各45例。比对两组效果。结果:乙组膝关节自主活动优良率、Lo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甲组(P

  • 标签: 下肢骨折 骨创伤治疗仪 早期康复训练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开展上肢机器人训练,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情况。方法:2021年1月--2022年6月为观察时间段,采用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比,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康复训练,机器人组采用上肢机器人训练,观察两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1)普通组和机器人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对照中,治疗前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后普通组为54.13±3.09(分),机器人组为72.15±3.64(分),(t=17.925,p=0.010),两组结果有差异。(2)普通组和机器人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照中,治疗前两组差别不明显,治疗后普通组评分为50.31±2.69(分),机器人组为75.31±2.88(分),(t=18.319,p=0.009),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开展上肢机器人训练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脑卒中 上肢机器人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经穴位拍打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初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及尿失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循经穴位拍打,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盆底肌相关电压、盆底肌力和尿失禁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产妇盆底肌平均电压值和盆底肌最大电压值同组内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循经穴位拍打 盆底康复训练 初产妇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联合运用渐进性康复训练及预见性护理对其上肢功能和预后水平的具体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9至2022.8收治且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乳腺癌患者,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28)施以常规护理法,试验组(n=28)施以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二者上肢功能指标及预后水平。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试验组上肢功能评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预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应用渐进性康复训练配合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上肢活动功能,进一步提高其预后水平,促使其病症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渐进性康复训练 预见性护理 上肢功能 预后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多元化护理对重症监护患者心理应激,训练活动依从性及卧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各21例的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早期多元化护理,对两组心理应激、训练活动依从性以及卧床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各为(21.26±2.26)、(22.32±2.41)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训练活动依从性为95.24%(20/21),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52%(2/2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早期多元化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高训练活动的依从性并降低卧床相关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 早期多元化护理 心理应激 训练活动依从性 卧床相关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将其进行两组的划分,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膝关节水平以及精神状态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模块式康复训练 情志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 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训练预感知联合内行患者同程介入护理模式在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微创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腰椎间盘微创术康复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预感知联合内行患者同程介入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者疼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康复训练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复训练预感知联合内行患者同程介入护理模式对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加干预,可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率,改善疼痛症状,降低功能障碍度,有助于腰椎功能恢复。

  • 标签: 预感知 内行患者 微创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及对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0-2021.10月,1年内收治的2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将所有病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30例,采用康复训练治疗)和研究组(130例,实施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中医艾灸联合康复训练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改善病人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思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病患选择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管理的临床实践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内科于2021.1-2022.1之间接收的处于稳定期的COPD病患8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成2小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与实验组(常规护理方案+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管理),各小组是40例,统计对比2组病患干预前后的肺功能及抑郁评分。结果  在干预后实验组的肺功能评分、抑郁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对处于稳定期COPD病患实施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管理,则对于促进病患的肺功能康复、改善病情状态是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还能够减轻病患的抑郁程度,为保障患者尽快康复做铺垫。

  • 标签: COPD 慢阻肺护理专科门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组合训练对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88例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组合训练,观察和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血糖指标和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评分。结果 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DSQL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组合训练 青年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患者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情况。方法 纳入2021.1-2022.1期间在本院接受髌骨骨折微创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模式,观察组30例采取本体感觉训练模式。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对比,研究组ROM及LK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本体感觉训练 膝关节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增心脏康复训练治疗中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 sation,EECP)应用后,冠心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行药物治疗配合心脏康复训练、33例患者,对照组配合EECP、33例患者。比较患者6min 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 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以及无氧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A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接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P

  • 标签: EECP 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心脏康复训练 相关指标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应用神经肌肉训练康复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PHN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40例)采用神经肌肉训练康复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双心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患者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冠心病PCI术患者主要于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接受本次试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双心护理)。观察指标: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理状态、心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22.5%,P<0.05。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组间差异对比后,研究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心功能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心功能组间差异对比后,研究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组间差异对比后,研究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双心护理利于降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及心功能,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冠心病 PCI 阶段性康复训练 双心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生物电治疗对于子宫脱垂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70例盆底肌障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形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35例。对照组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实验组联合生物电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盆底肌力改善的时间、治疗后患者盆底综合肌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失、尿失禁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底肌障碍患者使用功能训练联合盆地生物电治疗,可以降低出现子宫脱垂、尿失禁的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肌功能训练 生物电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