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联合应用亚砷酸(ATO)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化疗的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ATO联合ATRA诱导化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R率为92.11%(35/38),获CR所需平均时间为(25.2±3.6)d;患者生存率86.84%(33/38),生存时间为8~72个月。结论ATO+ATRA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诱导化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从月经按时来潮转为每月无月经,机体需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在该过渡期,气血、阴阳、营卫失调,枢机不转,临床多见畏寒怕风、关节酸痛、潮热、汗出淋漓、失眠、烦躁等。笔者治疗这类患者常运用和汤合方化裁。和汤乃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方,以畅达枢机,桂枝汤可调和营卫、气血、平衡阴阳,两方合用故名和汤,为基础方。治疗围绝经期患者一般思路为补肝肾,养阴血。但大多患者舌淡胖苔白,或舌红苔黄,补益之象不明显,故临证用和汤合它方而另辟蹊径。

  • 标签: 双和汤 围绝经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享单服务器PACS平台在中小医院影像科的组建与应用。方法通过小型服务器作为本地服务器与远程会诊服务器“中转站”,用交换机将内外网、影像设备、工作站、远程服务器与会诊客户端连成双PACS平台。结果影像科实现了数字化,提高了诊断和管理水平,大大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结论单服务器PACS平台的应用,推动了中小医院的数字化跨越式发展,解决了资深医师稀缺和疑难病例诊治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中小医院 影像科 服务器 双PACS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喜炎平与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的病毒性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使用病毒唑治疗,观察组患儿则使用喜炎平与歧杆菌联合治疗,最终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接受喜炎平与歧杆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有效率90%,对照组使用病毒唑治疗有效率70%,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与歧杆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喜炎平 双歧杆菌 小儿病毒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师带教模式的实施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胸外科实习生50人作为师组,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胸外科实习生40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其师带教模式临床教学指导和传统带教模式,对比两组成绩考核、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和自评结果。结果师组实习生理论、技能、综合素质考核成绩、考核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师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自评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授课质量满意率为82.50%,知识面讲解满意率为67.50%,总体满意率为82.50%;师组授课质量满意率为94.00%,知识面讲解满意率为92.00%,总体满意率为94.00%,(P<0.05)。结论通过师带教模式的运用,可有效提高胸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实习生考核成绩,学生对带教老师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双师带教模式 胸外科 临床带教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0期
  • 机构:如今,从瓶装水到吸管杯等塑料制品公司,均在广告中将“不含双酚A(BPA)”作为安全指标大加宣扬。然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双酚A的替代物质双酚S(BPS)能加速胚胎发育进而扰乱生殖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侧腹股沟疝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从我院高龄侧腹股沟疝患者中选取60例,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3.21±13.24)min、术中出血量为(43.51±18.34)mL、下床活动时间为(6.41±1.08)h、术后疼痛评分为(1.87±0.26)分、住院时间为(4.21±1.22)d同对照组患者的(65.47±24.13)min、(57.56±21.13)mL、(40.26±5.54)h、(3.58±1.31)分和(7.16±3.26)d相比,P<0.05。结论在治疗高龄侧腹股沟疝临床上无张力疝修补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高龄双侧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内窥镜极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的9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鼻内窥镜极电凝术治疗,观察分析对比两组间的疗效、安全性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47.9%),试验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采取鼻内窥镜极电凝术治疗,不但能取得不错的疗效,而且安全性、满意度均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顽固性鼻出血 鼻内窥镜双极电凝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侧腹股沟疝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人侧腹股沟疝术患者50例,给予局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文研究的50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2.5±13.7min。其中有1例出现阴囊血肿,3例切口肿胀,给予保守治疗,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病症无复发,也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老年人侧腹股沟疝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痛苦小,术中安全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花费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并且对于合并心、肝、肺等合并症的患者,也能通过该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双侧腹股沟疝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进行外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在对照组中对患者进行内外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变化的差异,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就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变化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仅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而且在创伤和术后皮肤坏死率方面也是较低的,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 钢板内固定 对照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47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极射频消融术,对其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治患者疗前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治疗后为疼痛评分为(2.03±1.26)分,明显比治疗前(6.37±2.13)分更低(P<0.05),下降超过3分,下降情况为优;极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为10.64%。结论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患者效果总体较好,术后出现并发症较少,值得应用。

  • 标签: 双极射频消融术 混合型颈椎病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二级医院急诊科护士管理中因素理论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2008年始在职的39名护士应用因素理论进行管理,连续3年对她们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应用因素理论管理后,护士在职第二和/或第三年的满意度明显都优于第一年(P<0.05)。结论利用因素理论管理护士,可以激发或保持护士良好的自信心和满意度,保持工作积极性和降低护士流失。

  • 标签: 双因素理论护士管理急诊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白芨颗粒+PVA颗粒栓塞侧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56例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白芨颗粒+PVA颗粒栓塞侧子宫动脉,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子宫肌瘤缩小的临床疗效。结果56例均行侧子宫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100%,除2例术后1个月因黏膜下肌瘤术后感染行全子宫切除术,54例患者肌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以月经增多紊乱改善最为明显。结论使用白芨颗粒+PVA颗粒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易恢复的优点,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为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值得推广。

  • 标签: 白芨颗粒 PVA颗粒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分析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并饮酒致硫仑样反应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护理体会,讨论防止发生硫仑样反应的重要措施为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 标签: 头孢菌素 双硫仑样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嘧达莫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共同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至11月所收治的脑血栓患者中按照盲选原则选取100例,划分为观察组50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嘧达莫治疗,对照组50例,则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本次治疗中总有效率为92.00%(46/50),由显效26例,有效20例组成,而对照组仅为80.00%(40/50),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血红蛋白浓度两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方面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嘧达莫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共同治疗的方式对脑血栓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保证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血流情况。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双嘧达莫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芬酸钾栓(普他宁)治疗儿童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100例因感染性发热入院就诊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普他宁栓塞肛;对照组(50例)给予泰诺林口服。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不同时间体温变化及不良反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6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对比,判定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48(96%)与对照组42(84%)对比差异显著,P=0.046<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率(χ2=6.06,P=0.01<0.05)对比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清降钙素原(Z=6.74,P=0.012)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他宁治疗儿童发热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普他宁 发热 白介素-6 血清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长期留置腔静脉导管血压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室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长期留置腔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长期留置腔静脉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对促进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重要价值。

  • 标签: 血压透析 留置双腔静脉导管 全程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