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治疗仪对女性产后肌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通过选取在本院的功能障碍患者64例,其就诊时间在2022.1-2023.12近1年,对患者进行资料调查。常规组在产后3个月开展。试验组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在产后1-2个月开展。结果: 试验组肌力IV级、V级多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组间0级、I级、II级、III级例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 两组阴道紧缩度I级、II级例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试验组III级例数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盆地康复治疗仪联合护理措施可有效对产妇产后功能进行恢复,利于并发症的减少。

  • 标签: 产后盆底功能 盆底康复治疗仪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肌力减退中运用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医院2022年2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肌力减退患者70例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治疗、康复治疗,比较各项指标。结果:两组的I类和II类肌力指标,治疗前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康复运用在产后肌力减退患者治疗中,可以改善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盆底肌力减退 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通过肌锻炼护理干预应用对分娩结局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初产妇为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肌锻炼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肌力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经肌锻炼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分娩结局,提高功能。

  • 标签: 盆底肌锻炼 初产妇 分娩结局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产后康复护理在女性功能障碍护理中的效果。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产后康复护理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接受了系统的产后康复护理,包括肌肉训练、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以及心理护理和生活指导,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两组产妇的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发现实验组在肌力恢复、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产妇的性生活满意度和日常生活质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产后康复护理对改善女性功能障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 效果观察 生活质量 盆底肌力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产后康复护理在女性功能障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女性功能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产后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肌力
  • 作者: 李胜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重庆市高新区人民医院,重庆九龙坡 000039
  • 简介:功能障碍性疾病指的是因为患者支持结构发生损伤、出现缺陷、功能发生障碍引发的相关性疾病,此类疾病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脱垂、排便功能性障碍、盆腔痛以及性功能障碍等。根据有关统计,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可达60%,会对女性人群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中通常会采用超声技术对患者内部结构以及功能进行了解,随着科技水平的逐渐发展,超声技术以及超声成像质量越来越高。超声因操作方便、价格低;具有无创性、无辐射性、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强、动态观察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盆底超声;盆底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力检查联合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观察起止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研究样本选取在我院分娩的86例产妇,选择性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例数比为38:48,入组产妇均行肌力检查联合底超声评估,分析两组产妇的功能。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的膀胱颈移动度32.51±5.26(mm)、膀胱旋转角度35.45±12.38(°)、膀胱颈角度(Valsalva)156.33±22.30(°)、膀胱颈角度(静息时)121.01±10.60(°),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的30.22±4.46(mm)、29.74±13.47(°)、145.78±23.59(°)、116.19±10.40(°),差异明显,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的持续收缩力21.70±7.41(μV)、最大收缩力37.38±12.06(μV),明显低于剖宫产组的25.33±8.45(μV)、47.07±20.50(μV),差异明显,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的功能,但经肌力检查联合底超声评估后发现,剖宫产对产妇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产妇应酌情选择分娩方式。

  • 标签: 盆底肌力检查 盆底超声评估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
  • 简介:女性功能障碍(FPFD)疾病包括一组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以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日益受到关注。多年来应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高。近年兴起的重建采用聚丙烯网片替代薄弱受损的筋膜组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自2008年对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病人进行全重建,对围期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重建术 围术期护理 治疗 生殖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器官脱垂全重建的围手术期护理,为临床提供护理参考。方法对65例患有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并施行全重建手术的患者,采取相关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中、术后生理、心理护理及出院后指导。结果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65例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均顺利按期出院,经术后随访6-12个月,65例患者均已治愈,目前尚无复发病例。结论全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术前准备、术后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这有利于手术的安全实施及术后恢复。

  • 标签: 全盆底重建术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重建在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病例48例。于2020年5月-2023年6月研究。普通手术组(24例):传统阴式修补。全重建组(24例):全重建。研究效果。结果:全重建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PISQ评分更高[95.83%、(65.25±4.36)分,同普通手术组的70.83%、(60.12±3.02)分比较](p<0.05)。全重建组治疗8周后的PFIQ-7评分、PFDI-20评分、随访12、18、24个月复发率均更低[(6.12±0.25)分、(4.11±0.23)分、0.00%、4.17%、4.16%,同普通手术组的(9.68±1.47)分、(7.69±0.45)分、25.00%、29.17%、37.50%比较](p<0.05)。结论:将全重建,用于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疗效更佳。

  • 标签: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重建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重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重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手术并发症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重建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与传统的重建相比具有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 改良盆底重建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重建改良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收集到120例重度POP患者分成改良组和传统组,分别进行重建改良前后的手术方法,在手术前后的各个时间点测定其POP-Q分度情况,观察各项手术指标并随访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改良组出血量、束后留置管天数和住院时间均比传统组低(P0.05);手术结束后两组在各个时间点的POP-Q分度均集中在0度,且改良组在每个时间点的0度和I度患者总人数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

  • 标签: 临床疗效 改良盆底重建术 盆腔器官脱垂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用于妇科重建中的效果。方法:比较护理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样本为60例妇科重建患者,采样时间2019.01~2021.04,随机电脑抽签分组,对照组/30(常规护理),实验组/30(围手术期护理),对比患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