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父母本身具有的不良习惯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将2015年6月19日—2017年7月11日间接受问卷调查的1469名父母以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父母本身具有的不良习惯进行调查分析,取平均值后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957例父母并无不良习惯,512例父母存在不良习惯。在拥有良好习惯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其本身的心理素质较高。与拥有良好习惯家庭相比较,父母不良习惯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且儿童的心理问题也相对比较突出。结论父母本身的不良习惯会对儿女造成一定的影响,父母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自觉改正不良习惯,减少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 标签: 父母 心理健康 影响 不良习惯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心理状况,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优化班级环境,营造教育氛围,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点”;选准有效时机,把握教育契机,捕捉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点”;借助各类活动,提升教育实效,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点”。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着力点策略
  • 简介:摘要如今我国中小学校园中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类的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学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直接决定着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是否全面,因此我们一定不能忽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措施。

  • 标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发展
  • 简介:摘要军校学员是部队的战斗力,其心理素质状况关系到军校整体发展。这就需要培养学员正确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意志品质,提高学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军队院校要根据军人心理发展和未来作战需要,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加大心理行为训练力度等,以提升学员心理素质。

  • 标签: 军校学员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教育对策
  • 简介:传统观念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然而,心理健康水平是动态的,心理素质是稳定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在因素,要想长期、稳定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 标签: 心理健康 河南大学 示范作用 健康水平 心理素质 资源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大事,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必备的内在条件。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和综合性是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培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充分挖掘教材中各种练笔的有利因素,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做到教书育人的完美统一。

  • 标签: 语文写作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 简介: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心理机构不规范、师生配比不足、教育内容枯燥、网络平台利用率低等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提出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理念和原则,结合线上线下二元模式,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中心,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依托,以“网络平台、干预体系、互助联盟、普及教育”四大模块为载体,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互联网+ 网络平台 建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评估是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效果及社会价值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利总结经验、纠正偏差,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为了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机制、制定相关机构及工作人员职责制度、建立专业资格准入及审查制度等。通过对上述两方面的反思与梳理,以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工作的开展在模式探索阶段有科学、合理的标准作为依据。

  • 标签: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管理
  • 简介:公安院校大学生是一个身份特殊的角色,一方面,他们是未来的警察;另一方面,当下他们却是就读警察院校的公安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大学生有双重身份,决定了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针对性。这种特殊针对性,无论是在教育训练内容上,还是在教育训练方法上既要突出大学生的身份特点,同时也应该充分结合未来警察岗位的要求。

  • 标签: 公安院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效率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小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小学语文作为重点学科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阅读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可以发挥学科优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可以进行更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和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社会及学生自身因素。在这众多的复杂因素中,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最为直接的班主任,在其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式小学班主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野外综合训练对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对照组280名)、2017级(观察组260名)的总共540名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校内基础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野外综合训练,比较两组新生的SDS量表评分和SAS量表的评分。结果观察组在SDS量表评分和SAS量表的评分上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外综合训练可以改善军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新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 标签: 野外综合训练 军校新学员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1日到2017年8月31日进入我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的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对患者实施相关知识教育、解决疾病相关问题以及心身放松训练等心理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很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对护理人员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后其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岗的护理人员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职业压力、心理健康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接受心理干预后,各项评分改变显著,不仅优于干预前,且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护理人员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且可提升其工作中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 职业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肿瘤患者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阐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90例,45例为对照组,45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所有患者均行肿瘤手术治疗,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重点就患者满意程度、情绪状态变化和生理心理健康的等三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患者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患者(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4.44%);实施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生理评分明显升高,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均明显较大;两组之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实施个性化心理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而且对于疾病的恢复恢复和生理健康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 标签: 妇科肿瘤老年患者 个性化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空军某部2016年集训前后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新兵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集训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空军某部2016年780名新兵集训前后的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结果集训前780名新兵的心理弹性水平总分略高于国内常模(66.79±8.26vs65.4±13.9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集训后,新兵心理弹性水平总分为71.88±8.24,明显高于集训前(P<0.05);且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集训前(P<0.05)。集训前新兵除焦虑、敌对和恐怖因子的分值与军人常模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因子和SCL-90总分值是明显低于军人常模的(P<0.05);集训3个月后除躯体化得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其他因子和SCL-90总分值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结论新兵集训能有效提升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状况,应在集训中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适应性训练。

  • 标签: 新兵 集训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