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对其进行治疗,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5.8±8.5)分钟,平均出血量为(320.2±10.2)ml,治疗优良率为96%,其中优38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没有患者出现移位、Cage下沉、断裂、固定松脱的现象。结论经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患者中选取34例,将患者的入院时间选定于2020年8月到2022年2月,对患者实施体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观察可知,术后6h-2d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缓解;在34例患者的49个体术中,共有3个发生骨水泥渗漏率;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就经皮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OVCF)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将我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44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实施经皮体成形术(PVP)、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Cobb角、骨折体前缘高度、MacNab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P<0.05),骨水泥灌注量较对照组多(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bb角、骨折体前缘高度均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MacNab疗效优良率81.82%和对照组的8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治疗OVCF的效果与PVP相当,但PKP在改善疼痛、恢复体高度、矫正Cobb角度等方面更具优势,且并发症较少。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疼痛 Cobb角 骨折椎体前缘高度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伴体内裂隙样变(intravertebralvacuumcleft,IVC)的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5年5月采用PVP治疗32例OVCF伴IVC,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估临床症状,站立位侧位X线片测量体前中部高度及后凸畸形Cobb角,记录术中骨水泥量、并发症,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术中注射骨水泥量3.5~6.25ml,平均4.25ml。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1个体出现骨水泥渗漏,渗漏率34.4%(11/31)。随访6~18个月,平均10.8月。术前VAS评分(8.3±0.8)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2.4±0.7)分(P=0.000)和末次随访时(2.1±0.6)分(P=0.000)。术前ODI评分(40.5±2.0)%,显著低于术后1周(21.0±1.8)%(P=0.000)和末次随访时(20.0±1.6)%(P=0.000)。术前体前缘高度(10.88±1.36)mm,显著低于术后1周(17.72±2.59)mm(P=0.000)和末次随访时(17.25±4.29)mm(P=0.000)。术前Cobb角20.22°±1.84°,显著高于术后1周13.75°±1.24°(P=0.000)和末次随访时13.47°±1.22°(P=0.000)。结论PVP是治疗OVCF伴IVC的有效方法,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功能,疗效肯定。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内裂隙样变
  • 简介:[摘要]目的:伴有体内裂隙的疼痛性OVCFs患者,是PVP治疗的独特且可能具有优势的指征。然而,很少见到对照研究,结果常常相反。在识别体内裂隙方面观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有多大目前尚不明确。方法:197名长期疼痛的OVCFs患者中102人接受了PVP治疗,运用疼痛强度数字表表示背痛程度,观察36项调查表及常规的脊柱摄片。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性 治疗 疼痛强度 PV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经皮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已经成为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的常用治疗方式,但其疗效及邻近节段骨折风险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PV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邻近节段骨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60岁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其中80例采用PVP治疗,42例行保守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伤体高度恢复情况及邻近节段骨折发生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保守治疗组比较,PVP组术后1周VAS评分明显降低(6.5±1.2VS3.4±1.1,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比较,PVP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能够更快的缓解疼痛,更好的恢复伤高度,值得临床推广,关于其是否增加邻近体骨折风险需大量病例长期随访研究。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邻近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疼痛经皮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缓解骨质疏松体骨折患者疼痛影响。方法选取30例患者使用保守治疗,并与30例使用经皮体成形术患者比较,观察治疗后患者疼痛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方法相比,PVP治疗OVCF优势明显,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保守方法 椎体骨折
  • 简介:背景:跨伤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骨折较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术后易出现后凸畸形复发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弓根体内植骨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12月收治的后路经伤椎弓根体内植骨治疗腰椎骨折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采用传统跨伤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40例,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伤前缘高度维持、伤高度百分比、Cobb角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弓根体内植骨治疗腰椎骨折能够有效维持伤三柱稳定性,减少并发症,促进脊椎功能恢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后路 植骨 内固定 腰椎骨折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体裂隙征对经皮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行PVP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体裂隙征分为裂隙组32例和无裂隙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前缘相对高度、伤矢状面Cobb角以及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分布形态和渗漏情况。结果治疗1月后,无裂隙组和裂隙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8.4%和90.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明显下降,Cobb角及伤前缘相对高度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VAS、ODI、Cobb角及伤前缘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裂隙组患者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裂隙组(P〈0.05);术中骨水泥弥散不佳仅1例,明显少于裂隙组5例(P〈0.05);术中骨水泥渗漏仅2例,明显少于裂隙组6例(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无论伤内是否存在裂隙,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而体裂隙征的存在会增加骨水泥注入量,出现骨水泥弥散不佳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等问题。因此,术中应尽量使骨水泥填满裂隙,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避免骨水泥椎管内渗漏,预防畸形矫正丢失及术后再骨折的出现。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体裂隙征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C2体成形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例49岁的男性肺癌患者和1例45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C2体转移,均有明显的颈部疼痛,女性患者因疼痛已不能下床行走1个月。采取在CT引导下,用13G骨穿针,由颈椎侧方经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穿刺到C2体内,分别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ml和3.5ml。结果术后CT扫描显示骨水泥在体内填充分布好,无骨水泥外漏。术后两例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1周后疼痛完全消失,女性患者能下地自由行走。男性患者半年后死于多个器官转移引起的全身衰竭。女性患者术后配合放化疗,随访至今1年多,无任何不适。结论在CT引导下,采取颈椎侧方入路,经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行经皮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C2体转移性肿瘤的方法。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C2椎体 椎动脉 颈动脉鞘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寰侧块螺钉与枢椎弓根螺钉技术固定融合治疗寰枢不稳的效果,探讨寰枢不稳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寰侧块螺钉与枢椎弓根螺钉技术对15例寰枢不稳的患者进行了固定术,同时行自体髂骨融合。分别应用Verlex7例,Axis3例,和cenfifix5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5例,新鲜Ⅱc犁齿状突骨折6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4例。寰侧块螺钉进钉点选择在寰后结节中点旁开18mm~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钉道方向在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头端向头侧倾斜约5°。枢进钉点为枢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灾角约15°,横断面夹角约30°。螺钉直径3.5mm,寰侧块螺钉长度28mm~32mm,枢椎弓根螺钉长度为22mm~26mm。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脊髓损伤和椎动脉损伤。随访10~25个月,半均14个月。术前JOA评分5.1~10.9分,平均7.6分。术后JOA评分13.2~16.8分,平均14.8分,改善率87.5%。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后路寰侧块螺钉与枢椎弓根螺钉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二维固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侧块螺钉 枢椎椎弓根螺钉 上颈椎不稳 固定治疗 后路 椎弓根螺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体骨折的预后及相关指标。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月90例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分组。对照组开展保守疗法,观察组开展体强化术。分析效果;患者卧床持续时间、疼痛减轻的时间;施术前后患者功能障碍分数、目测类比分数、体高度;施术过程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效果、功能障碍分数、目测类比分数、体高度、患者卧床持续时间、疼痛减轻的时间、施术过程和术后并发症均显著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患者行体强化术效果确切。

  • 标签: 椎体强化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预后 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弯角体成形术应用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患者为我科治疗的疏松性体压缩骨折78例,分析开始于2019年1月,分析结束于2022年1月,并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弯角组与直行组,弯角组使用弯角体成形术治疗,直行组使用直行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弯角组和直行组手术指标情况,弯角组上椎骨水泥灌注量是5.01±0.34(ml),直行组是4.12±0.27(ml),(t=3.478,p=0.036),结果有差异。(2)弯角组和直行组疼痛情况,弯角组治疗后VAS是2.58±0.34(分),直行组是3.79±0.42(分),(t=3.229,p=0.038),结果有差异。结论:疏松性体压缩骨折使用弯角体成形术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弯角椎体成形术 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直行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症患者采取改良经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给予改良经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5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56.54±34.32)min,平均出血量(306.54±54.32) mL。患者经X线、CT等检查,表明滑脱责任节段复位较好, 无出现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的疼痛评分较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的JOA评分较高(P<0.05)。结论: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治疗中采取改良经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此种术式用时短、出血量低,且具有较好的复位效果,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经椎间孔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硬膜囊 神经根损伤 疼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