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患者在手术后切口感染事件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护理方案。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3月,在该时段内对我院数据库进行统计调查,纳入其中 60例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实验对象,按照产妇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 30 例)和非感染组( 30 例)。在完成资料录入后,对所有患者的各项高危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究不同因素对切口感染造成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相较于感染组来说,非感染组患者出现的意识障碍、抗生素应用不合理 、侵入操作、器械消毒未彻底 世界明显更低,同时感染组中患者的死亡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对于剖宫产手术 并发切口感染 的患者来说,其危险因素主要包含抗生素应用不合理 、意识障碍、等因素;对患者进行有效的 手术室 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效果与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均应用逆行切除,成功121例(95.28%),6例因其他原因延长切口(2-8)cm,手术平均时间平63min,切口平均长度4.6cm,无胆漏、感染、胆管或其他组织损伤。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助于降低胆管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胆囊切除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剖宫产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患者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治疗法治疗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消炎生肌膏治疗15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异同。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丙级愈合率为20.0%,乙级愈合率仅为33.3%,甲级愈合率仅46.7%。观察组的丙级愈合率仅为6.7%,乙级愈合率仅为13.3%,甲级愈合率高达80.0%。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情况显然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1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两组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炎生肌膏治疗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愈合效果好,恢复较快。

  • 标签: 剖宫产术 切口脂肪液化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选择乳晕切口对乳腺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入此次研究的病例总计40例,均是2017年2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行乳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以系统抽样法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试验组选择乳晕切口,常规组选择轮辐状切口,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对比,手术时间试验组短、瘀斑大小试验组小,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乳房美观异常方面,试验组乳晕异常率为10%、两侧乳房不对称率为5%,分别低于常规组的45%和35%,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试验组不能哺乳率15%、局部瘀斑率20%,常规组分别为20%和2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由于乳晕切口较为隐匿,将其应用到乳腺手术治疗中,术后能维持乳房美观度,同时还能优化手术效果,方便术后恢复,有进一步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手术 乳晕切口 美观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斜疝的治疗方式和体会,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32例的治疗和手术情况。结果32例手术成功,无尿潴留、无阴囊积血等并发症,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斜疝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美观、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手术治疗 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使用横切口方式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小儿(1—3岁)腹股沟斜疝采用横切口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嵌顿疝11例。结论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有切口隐蔽美观的优点,与传统斜切口相比未明显增加手术难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封闭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体会。方法对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人,采用切口局部封闭注射消炎合剂,防止切口感染裂开。结果16例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8%,效果良好。结论积极采用消炎合剂局部封闭治疗切口感染效果显著,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局部封闭治疗 切口感染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式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12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和手术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分钟,无一例复发,所有患儿无阴囊血肿及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低。

  • 标签: 小切口 小儿腹股沟斜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准确选择手术分类及愈合等级,提升统计报表数据质量。方法选取医院2011~2012两年的出院患者信息,对进行手术操作的患者进行筛选,通过审查找出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不准确的病案,统计出不属于无菌手术的病历填写为无菌手术的例数。结果发现2012年误记率明显小于2011年。结论制定统一的手术分类及愈合等级标准有助于提升病案质量,规范化培训可以让统计数据更可靠。

  • 标签: 手术切口 分类 统计
  • 简介:摘要切口深部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治疗与诊断均十分重要,而对感染类型进行探讨并且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病原菌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同时对现有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有助于该病的治疗进一步发展,有利于降低致残率。本文将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原因以及病原菌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诊疗进展,以为该病的诊疗作出贡献。

  • 标签: 脊柱内固定术 切口深部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疗效。方法白内障108例(116只眼)。球后麻醉。巩膜隧道切口加侧切口,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结果术后1周视力≥0.5者68%,平均散光1.12±0.26D,术后1个月,视力≥0.5者82%,术后3个月,视力≥0.5者85%,平均散光0.25±0.18D。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视力恢复快,效果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切口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为合理用药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取了2017年1月-5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共96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方法、种类、切口愈合和用药天数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将一般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统计。结果在96例患者当中一共有70例甲级愈合,愈合率为72.92%,乙级愈合26例,愈合率为27.08%,所有产妇中发生感染的有11例,感染率为11.46%。结论本次临床研究能够证明,在产妇进行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防止产妇发生切口感染,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部位最常见的感染菌就是革兰阳性球菌,在用药过程中应该选择头炮一代,临床效果相对比较好,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断脐后进行给药,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还能够提高产妇的恢复速度,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 抗菌药物 临床使用
  • 简介:摘要总结1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行VSD治疗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负压装置管理、对症支持治疗、饮食及活动指导、加强心理护理,重视健康教育。10例患者出院时腹部切口Ⅱ/甲愈合。

  • 标签: VSD 切口脂肪液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临床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该种手术法具有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改良小切口手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手术 甲状腺瘤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方法经过临床回顾研究,前瞻性临床观察,分析切口感染的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与阑尾的病理改变。病程、手术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切口保护、腹膜缝合方法、切除方法.放置腹腔引流管、抗生素冲洗等因素有关。结论对各种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明显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 标签: 阑尾 切口 感染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术后切口包扎的方法。方法用弹力腹带进行简单改制。结果效果优良,所有切口均呈一期甲级愈合。结论自制的切口包扎带运用于锁骨骨折术后,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压 切口包扎带 锁骨骨折
  • 简介:麻疹孪生球菌(Gemellamorbillorum)是人类口腔、呼吸道、肠道的正常菌群,其引起人体感染在文献中偶见报道。我院诊治1例麻疹孪生球菌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麻疹孪生球菌 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因素的相关干预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特别是医学方面,手术治疗方法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先进,治疗过程也越来越便捷,但是在技术突飞的当下,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人们的健康,阻碍了术后的恢复,本文就手术切口出现的感染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当下的医学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骨外科 临床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18-01摘要目的对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本院骨外科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患者中选择经行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62例,对整个治疗过程中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发生感染后采取有效的引流、药物及清除措施,对有效程度进行观察。结果经过分析与研究发现,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和患者年龄、损伤类型、手术持续操作时间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经过调整后治疗有效数为60例,出现感染性休克1例,骨髓炎1例,治疗有效率为96.8%。结论骨外科医护人员应对手术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可能会导致感染的因素进行预先分析,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降低感染率,对患者的健康进行保证。

  • 标签: 骨外科 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