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本文对14例儿童非金属异物引起中耳乳突炎诊断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9例,女5例,年龄5~12岁,病史平均4年。临床表现:反复、间断耳道流脓,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专科检查:鼓膜松弛部肉芽突出者5例,鼓室后上壁缺损者4例,鼓膜紧张部肉芽突出者2例,混合型者3例。乳突CT检查显示胆脂瘤形成者11例,慢性乳突炎者3例。异物类型:塑料珠7例,树枝4

  • 标签: 非金属异物 慢性中耳乳突炎 儿童 胆脂瘤 鼓膜松弛部 鼓膜紧张部
  • 简介:AIM:Tocomparetheregularityandaccuracyof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flapscreatedbytheZiemerFEMTOLDV'Classic'(Ziemer'Classic')andZiemerFEMTOLDVCrystalLinefemtosecondlaser(ZiemerCrystalLine).METHODS:Fourier-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RTVueOCT)wasusedtomeasurethemorphologyof200LASIKflapsof100consecutivepatientscreatedwiththeZiemerClassic(100flaps)ortheZiemerCrystalLine(100flaps)atoneweekpostoperatively.Flapthicknesswasevaluatedat36specifiedmeasurementpointsoneachflap.Forallprocedureswithbothlasers,thenominalflapthicknesswas110μm.RESULTS:ThemeanflapthicknessoftheZiemerCrystalLinegroup(102.49±2.68μm)wasthinnerthanthatoftheZiemerClassicgroup(107.65±5.09μm)(P<0.01).Averagethicknessofallflapswasuniformwithin4μmatallmeasurementpoints.TheflapsintheZiemerCrystalLinegroupweremoreregularthanthoseintheZiemerClassicgroupwhenmeasuredfromthecentertotheperiphery.Themaximumdeviationfromthenominal110μmof36measurementswas8μmintheZiemerClassicgroup,whileintheZiemerCrystalLinegroupitwas9μm.Withinthe3600measurementsonthe100eyes,differencesgreaterthan20μmwereobserved0.14%intheZiemerClassicgroup,and0.04%intheZiemerCrystalLinegroup.CONCLUSION:TheflapscreatedwiththeZiemerFEMTOLDVCrystalLinefemtosecondlaseraremoreuniformandthinnerthanthosecreatedbytheZiemerFEMTOLDVClassicfemtosecondlaser.

  • 标签: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flap thickness
  • 简介:目的研究距角膜缘不同距离切口对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影响。方法对150例(150只眼)白内障患者按切口距角膜缘距离分为A、B和C三组。在角膜上方部位行直线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平均角膜散光度,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测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三组平均角膜散光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平均丢失率。结果A、B、C组平均角膜散光度在术后一周时分别是(2.29±0.84)、(1.90±0.77)、(1.79±0.85)D,其中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3),术后1月、术后3月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在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所处位置距角膜屈光中心距离越远,术后早期平均角膜散光度越小。白内障手术切口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无直接关系。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最佳切口位置是角膜缘后2.0mm。

  • 标签: 白内障 角膜散光 切口 人工晶体 角膜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分析白内障术中矫正角膜散光对人工晶状体度数预测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5例35眼,行上方切口超声乳化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减少,测量术前和术后3mo角膜曲率及屈光状态。比较SRKⅡ,SRK/T,HolladayⅠ公式在使用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值计算绝对预测误差。结果:手术前后平均角膜曲率增加0.30±0.81D,角膜散光度数减少0.70±0.71D,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相关性为(r=-0.554,P〈0.01)。SRKⅡ,SRK/T,HolladayⅠ使用术前角膜曲率计算绝对预测误差中位数分别为0.85D,0.73D,0.78D,公式间无统计学差异(χ^24.474,P〉0.05);使用术后角膜曲率计算则分别为0.72D,0.54D,0.46D,有统计学差异(χ^2=7.758,P〈0.05);3代公式在两种计算方法下结果有有统计学差异(Z=-2.208,-2.273,P〈0.05)。结论:矫正角膜散光会引起角膜屈光度变化,导致人工晶状体度数预测误差增大,计算公式尤其是3代公式准确性下降,有必要对公式进行相应调整优化。

  • 标签: 角膜散光 角膜平均曲率 人工晶状体公式
  • 简介:丝裂霉素C是目前临床上广为推崇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有效方法。现就丝裂霉素C作用机制、特点、并发症及当前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 标签: 丝裂霉素C 青光眼 滤过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下咽癌侵犯食管上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间17例侵犯食管上段下咽癌病例.根治性放疗8例,手术加放疗9例,其中2例行下咽、全喉、全食管切除,咽胃吻合术,7例行下咽、全喉、食管上端切除、舌瓣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8例伴行双侧颈清扫术,1例同侧颈清扫术.全部病例术后随访.结果9例手术加放疗患者8例均能经口进食,日常生活自理;1例吻合口狭窄;5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29个月;8例单纯根治性放疗者6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13个月.结论下咽、全喉、全食管切除,胃咽吻合术或下咽、全喉、食管上端切除、舌辨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及上段食管加术后放疗,治疗下咽癌侵犯上端食管方法可行,预后较单纯放疗好,应采用积极治疗方法,但生活质量欠满意.

  • 标签: 下咽癌 治疗效果分析 侵犯 2003年1月 根治性放疗 全食管切除
  • 简介:声电联合刺激(EAS)是一种应用于高频听力严重损失但尚有一定低频听力患者新技术。对于此类患者,单纯使用助听器不能满足需求,而传统的人工耳蜗植入则可能造成低频残余听力损失。EAS技术可以继续使用助听器以利用低频区残余听力,同时发挥人工耳蜗在中高频区替代优势,在听力学上比单独使用上述二者具有明显优势。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一部分EAS使用者低频残余听力会发生迟发性、渐进性下降,从而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本文综述近年来EAS下残余听力下降及其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声电联合刺激 低频残余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护理。方法对214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护理总结。结果早期正确、科学护理,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收到了满意效果。结论外伤性白内障手术前后科学护理能有效地保证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外伤性白内障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我科收治21例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病例包括脑脓肿9例、脑膜炎5例、静脉窦血栓性静脉炎4例、硬膜外脓肿3例,继发于胆脂瘤型中耳炎14例、骨疡型中耳炎3例、隐蔽性中耳炎2例、Modini畸形2例。21例均行耳部及头颅cT平扫检查,其中6例未发现颅内病变,经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后确诊。分别行单纯乳突根治术8例、乳突根治术+脑脓肿穿刺引流6例、乳突根治术+颅钻孔脑脓肿引流1例、乳突根治术+脑脓肿切除术1例、乳突根治术+静脉窦切开脓肿清除及血栓取出2例、外淋巴漏修补术2例。结果随访1-2年,1例死亡,其余20例治愈,其中19例干耳,1例术腔仍有少量分泌物。全部患者颅内并发症无复发。结论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仍是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最常见病因,应提倡对这两种危险性中耳炎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并发症,CT平扫阴性病例,需行MRI检查。乳突切除进路显微微创手术有效,无需开颅。

  • 标签: 中耳炎 脑脓肿 颅内并发症 耳源性
  • 简介:0引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是眼底病检查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肘正中静脉,利用装有特殊滤光片组合眼底照相机真实记录下眼底循环动态过程,以及荧光素在组织中扩散形态和部位.为眼底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患者对FFA检查有不同程度紧张恐惧心理,有效护理指导能减少检查不良影响,保证FFA检查成功,现将护理指导介绍如下.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护理指导 不良反应 眼底病检查 紧张恐惧心理 荧光素钠
  • 简介:目的研究PBL教学模式在眼科学教学中应用。方法60名学生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对眼科学兴趣和考试成绩。结果PBL教学组学生对眼科学兴趣要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其考试成绩(82.00±9.0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6.90±9.82)(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适于在眼科教学中推广。

  • 标签: PBL教学法 眼科学 教学模式
  • 简介:随着视网膜脱离手术迅速发展和治愈率不断提高,其对眼表健康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重视。我们就各类视网膜脱离手术对眼表健康负面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视网膜脱离手术术式改进提供参考。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手术 眼表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特点及术前前房深度(anteriorchamberdepth,ACD)与术后屈光状态关系分析。方法:将96例96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乳化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术治疗,小切口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变化情况及术后屈光状态和屈光完全矫正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超声乳化组患者术后ACD增厚0.74mm,小切口组患者术后ACD增厚0.78mm,术后两组患者A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和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后,两组患者ACD均明显加深(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明显优于裸眼视力(P〈0.05)。两组患者术后屈光度主要为0-+1.0D(41.67%和54.16%)和+1.25-+2.0D(43.75%和33.33%)(P〉0.05)。结论:白内障IOL植入术后患者ACD明显加深,临床需充分考虑ACD变化情况,提高IOL屈光度数计算准确性。

  • 标签: 白内障 前房深度 屈光状态
  • 简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又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常伴有进行性视力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是全世界第三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虽然AMD目前尚未成为我国人群致盲首要原因,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AMD在我国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AMD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对本病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现就AMD目前有关治疗方法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治疗进展
  • 简介:目的分析外伤性青光眼发病原因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2年12..H在我院确诊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病例,根据发病原因不同,采取药物及手术治疗,记录视力提高及眼压下降情况。结果根据受伤后引起青光眼临床原因分类,其中眼内积血55例,前房角挫伤31例,晶状体损伤源性6例,眼内炎症,夕}伤性虹膜睫状体炎3例。根据受伤原因及眼压下降情况分别予药物及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至2年,85例(89.5%)患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80例(84.2%)视力提高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选取合适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及降低眼压,最大程度维持患者视功能。

  • 标签: 青光眼 外伤性 原因 治疗 眼压
  • 简介:青光眼是一种严重致盲眼病,致盲率高且不可逆转.其中,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类型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主.近年来随着原发性青光眼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危险因素研究更加深入,本文主要就其危险因素(人口统计学、跟部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进行综述,以期对预防及诊断有所帮助.

  • 标签: 青光眼 闭角型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细胞因子性质,旨在探讨前葡萄膜炎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取20例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患者、20例小柳原田患者外周血和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反应(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IFN-γ,IL-4和IL-10含量。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IFN-γ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且小柳原田患者外周血中IFN-γ含量显著高于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IFN-γ含量(P〈0.05)。结论:前葡萄膜炎发病机制可能和对自身抗原诱发Th1型免疫反应过强有关。

  • 标签: 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 小柳原田病 细胞因子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其与教育有机结合,眼科教学面临新机遇和挑战。应完善基于医疗“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为主要内容眼科教学方法,提升“互联网+”背景下眼科教师教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目的。

  • 标签: “互联网+” 眼科学 教学改革
  • 简介: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二大常见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水肿是其常见并发症,也是RVO患者视力下降主要原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发病后,1年黄斑水肿发生率为5%-15%[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发病2-25个月内,非缺血I生CRVO黄斑水肿发生率约为30%,缺血性CRVO黄斑水肿发生率高达75%[2]。

  • 标签: 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血管性 OCCLUSION 玻璃体腔注射 黄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