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促动力药治疗的临床方法效果。方法对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促动力药物治疗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促动力药物治疗40例消化不良患者,显效3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结论促胃肠动力药减少胃食管反流,促进胃排空。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促动力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90例强迫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强迫症量表(Y-BOCS)测试评分,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随访比较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两组患者强迫症量表(Y-BOCS)测试评分改变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强迫症量表(Y-BOCS)强迫思维、行为与治疗前均有改善,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结论对强迫症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护人员准确把握患者病情,调整治疗该方案,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流与药物人流终止早期妊娠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终止妊娠的8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无痛人流(观察组,43例)与药物人流(对照组,43例)的有效性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接受无痛人流的观察组与采用药物人流的对照组相比,其在出血量、腹痛持续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等有效性指标方面,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9.3%;对照组为25.5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实施终止早期妊娠时,采用无痛人流相较于药物人流而言其效果更好,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更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早期妊娠 无痛人流 药物人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茶碱、甲泼尼龙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效分析及临床用药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因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等病毒造成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临床经诊断分析采用氨茶碱、甲泼尼龙治疗,总结临床药物药性及药理作用分析。结果20经氨茶碱、甲泼尼龙治疗患者临床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彻底改善了患者生活状态。结论从西药药理及相关作用出发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氨茶碱、甲泼尼龙有显著疗效,临床应注意对药理作用及药效的观察。

  • 标签: 氨茶碱 甲泼尼龙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药物过敏性休克是指某些药物进入已致敏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候群,起病急,进展快,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起始时间2~20min,在30min内达高峰。过敏性休克属于1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为IgE及抗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引起组胺和缓激肽大量释放入血,造成微动脉扩张、微静脉收缩、微循环瘀血。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骤减及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1。药物过敏性休克发生急促,来势凶猛,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在剖宫产术中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不仅情况危急,而且易与羊水栓塞混淆,不易鉴别,抢救是否及时,直接关系患者的存亡,护士能否主动积极配合医生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2016年7月23日,我院发生1例剖宫产术中产妇合并药物过敏性休克,医护人员抢救及时到位,挽回了病人的生命。现将抢救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 标签: 剖宫产 过敏性休克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亚急性及慢性眼内炎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亚急性及慢性眼内炎患者共12例13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53~78岁。患者眼内炎发病时间均为术后10~44天。治疗前视力为眼前手动至0.08,角膜后KP,前房内中等量或大量纤维素样渗出,虹膜广泛后粘连,眼底窥不见。B超可见玻璃体不同程度混浊,未见视网膜脱离声影。抽取患眼前房内房水和(或)玻璃体进行病原学检查。患眼选择10mg/ml万古霉素0.1ml+10mg/ml头孢他啶0.1ml+5mg/ml地塞米松0.08ml联合玻璃体腔注药。隔天注射一次,连续治疗三次。结果房水和(或)玻璃体细菌培养有2例阳性,均显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经联合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后13例患者视力均有大幅度提高,30.77%患者视力达到0.8~1.0,46.15%患者达到0.3~0.4,23.08%患者达到0.1~0.2。结论白内障术后亚急性及慢性眼内炎多为致病力较弱细菌感染,联合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有效,能较大程度恢复患者视功能。?

  • 标签: 白内障 眼内炎 万古霉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两种方式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终止早期妊娠的94例意外妊娠患者,分别采取药物流产(n=44)及人工流产(n=50)终止早期妊娠。结果人工流产组的不完全流产率更低,且阴道出血时间更短(P<0.05)。结论两种方式各具优势及特点,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略优于药物流产。

  • 标签: 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 早期妊娠
  • 简介:摘要本文以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医保报销决策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首先结合我国与周边国家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面的具体举措,对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主要介绍了亚洲国家及地区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在医保报销决策中的应用,并从中归纳了几点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通过本文初步分析,能够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 标签: 药物 经济学评价 医保报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师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意义。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96例手术患者(2015年10月23日—2016年10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96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48例患者应用常规管理,干预组48例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应用药师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2.08%,相比常规组(27.08%)明显更低;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率相比常规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药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具有较显著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率。

  • 标签: 药师干预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抗生素药物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也是当前我院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抗生素能够治疗大多数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的疾病。本文对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进行研究。

  • 标签: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选取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住院患者43例便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感染性腹泻粪便,检出致病菌18株,其中贺氏菌属16株,肠炎沙门氏菌1株,绿脓杆菌1例。结论腹泻病原菌种类繁多,实验室不可能对所有可能引起腹泻的病原菌都进行培养。为保证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对患者进行腹泻病原菌常规培养。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分离培养技术 药物感试验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药物性肝损伤36例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36例患儿临床分型为肝细胞损伤20例(55.6%),胆汁淤积型7例(19.4%),混合型9例(25.0%)。用药种类抗生素19例(52.8%),解热镇痛12例(33.3%),其他药物5例(13.9%),单一用药10例(27.8%),联合用药26例(72.2%)。结论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的首发症状多样,引发肝损伤的主要药物的顺序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联合用药是导致小儿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为避免小儿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必要检测是重要的措施。

  • 标签: 小儿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在高血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疗程8周。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7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期间患者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偶尔有个别患者出现干咳,停药后均消失。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具有协同降压作用。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硝苯地平 卡托普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导致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特将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统计到63例因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3例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患者中有21例患者因单次给药剂量过大致不良反应,占总比率33.33%;16例患者因滴注速度过快至不良反应,占总比率25.39%;因不合理用药致患者不良反应6例,占总比率9.52%;20例患者因药物过敏史不详致不良反应,占总比率的31.74%,63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受累系统以皮肤、消化系统为主。结论单次给药剂量过大、滴注速度过快、不合理用药及患者药物过敏史不详是导致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在给药时要加强药学监护,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注意药物配伍。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 给药剂量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5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使用麻醉药物1826支,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1例(913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管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加强麻醉药物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实施高效管理方法,比较两组药物的损耗情况及不同麻醉方式的准备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麻醉药品耗损情况及各麻醉方式的准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加强麻醉药物临床应用并实施高效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减少药物损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麻醉药物 临床应用 准备时间 高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药物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药物中毒患者采取血液灌流治疗,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调查其心理状态、临床依从性和满意率。结果本组每例患者平均进行2次治疗,最后都已康复出院。本组出院时HADS评分较入院时有明显的降低(P<0.01);本组患者依从率为100%,满意率为97.4%。结论对急性药物中毒行血液灌流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其心理负担,促进身心康复,保障临床依从性和满意度。

  • 标签: 药物中毒 血液灌流治疗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的效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90例实施流产的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药物流产,观察组患者实施人工流产,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45例孕妇完全流产的概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周期要比对照组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各有利弊,医生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流产方案,做好患者流产后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恢复时间。

  • 标签: 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 效果观察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专项整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7年9月,我院开展了降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在这一背景下,以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随机抽取的80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合理性以及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30例患者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37.50%。经点评,75例用药合理,合理率93.75%。结论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促进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I类切口围手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化,促进医疗质量提高,保障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类切口 围术期 抗菌药物 PDCA持续质量改进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