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手术治疗术前及手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行PPH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术后及出院时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平稳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没有发生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PPH手术患者中,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6%。结论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对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PPH手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监测,评价其实用价值。方法从多环节入手对灭菌过程和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确保灭菌物品的安全使用。结果通过对100次的灭菌过程监测,有四件因物品摆放重叠包外指示胶带不合格,其余全部合格。结论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效果监测和质量控制,为手术室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1,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灭菌效果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种方式静脉输注氯化钾后疼痛的发生率。方法观察组采用精细过滤输液输液,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输液,对比两组药物性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输注氯化钾时,采用精细过滤输液对预防氯化钾静滴疼痛有良好的效果,且方便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氯化钾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BD试验不合格结果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的BD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共进行BD试验2441次,其中不合格结果12次,不合格率为0.49%;各年度不合格率逐年下降。BD试验失败的原因主要为设备因素。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灭菌出现故障及时检修,可减少BD试验失败。

  • 标签: BD试验 高压蒸汽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挛缩患者使用扩张植入术进行修复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烧伤愈合后瘢痕增生挛缩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扩张植入术治疗)和对照组(接受游离皮片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皮瓣成活率、瘢痕挛缩再发率;两组手术效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皮瓣成活率、疤痕挛缩再发率分别为(100%、6%)、(92%、18%),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对手术部位效果满意度分别为100%、92%,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扩张植入术对瘢痕挛缩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肯定,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瘢痕挛缩 扩张器植入术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采用桡动脉压迫的减压时间。方法择取在我院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92例患者,术后应用TR-Band止血气囊进行压迫止血,观察组46例患者和对照组46例患者分别在压迫1小时、2小时开始进行气囊减压放气。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术后血管迷走反射、桡动脉闭塞、窗口疼痛、手部肿胀、麻木发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R-Band止血气囊在桡动脉介入术后于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在术后减压时间变为1小时是非常可行的。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压迫 减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模式对接受主动固定电极起搏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主动固定电极起搏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下床活动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干预;采用早期下床活动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主动固定电极起搏治疗期间的临床干预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早期下床活动模式对接受主动固定电极起搏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早期下床活动 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育龄期妇女首次放置宫内节育的心理状态,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300例首次行宫内节育放置术育龄妇女的心理及护理资料。结果受术者主要表现怀疑心理、恐惧心理、忧郁心理和羞涩心理。根据受术者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使其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结论消除受术者对放置宫内节育的误区是护理的重点,术后健康指导是护理的关键。

  • 标签: 心理护理宫内节育器放置术首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永久心脏起搏置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对35例永久心脏起搏置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寻求实证,针对常见的和严重的并发症进行全面查找,分析原因,制定科学的、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35例心脏起搏置入术患者通过科学、个体化的护理,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于7~10天后康复出院。结论在起搏置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而且可以给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可提高心内科护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术后并发症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新型耳廓矫形治疗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6例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进行新型耳廓矫形治疗,观察并统计4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平均治疗时间、患儿家长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6例患儿经耳廓矫形治疗后有效4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平均矫治时间为(23.0±2.5)d,46例患儿家长43例表示满意,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3.48%,46例患儿治疗后有15例患儿出现轻微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2.61%。结论将新型耳廓矫形器用于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治疗中疗效显著,患儿家长满意度较高,并发症轻微可避免创伤性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天性耳廓畸形 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 新型耳廓矫形器
  • 简介:摘要目的及时、准确、有效地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方法1ml注射经桡动脉采集血气标本。结论因桡动脉表浅,搏动明显,操作者易触摸到。操作简便、一次性的穿刺成功率高,对血管的损伤小,不良反应少,被采集者感觉痛苦小,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1ml注射器 桡动脉 采集血气标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0例痔疮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5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5例患者。在治疗方法上,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行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经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临床治疗指标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痔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蹄内翻足患儿应用Ilizarov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6-2018年诊疗的马蹄内翻足小儿患儿24例,所有患者均拟应用Ilizarov外固定治疗并对其临床相关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该手术治疗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其进行平均时间1年的随访,对其手术治疗效果应用ICFSG评价,优良率为87.5%。结论对马蹄内翻足小儿患儿应用Ilizarov外固定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马蹄内翻足 外固定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2008年2月到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共3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椎间植骨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经后路采用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进行减压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对比其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得以有效改善,组间对比显示观察组在术后复位率、滑脱率以及固定节段的椎体间复位丢失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所以患者手术后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断棒,或cage塌陷、松动、移位,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术后固定牢靠、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椎弓根内固定 椎间融合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在男性外生殖疾病治疗中,中药熏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其对仪器的选择有着一定的要求,本文中针对男性外生殖疾病中药熏药治疗的仪器遴选进行探讨。

  • 标签: 中药熏药 外科男性外生殖器疾病 仪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在高原地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骨折复位固定和胸廓畸形纠正效果满意,呼吸困难、胸痛症状显著改善。结论运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可明显减轻痛苦、减少后遗症发生率,这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值得在高原地区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T组合复苏在产房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本院产房分娩出现窒息的8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实验组采用T组合复苏进行正压人工通气复苏,对照组采用自动充气式复苏囊进行人工通气复苏。比较两组患儿出生后1、5、10分钟Apgar评分,动脉血气指标及气漏发生率,探讨T组合复苏在产房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出生后1、5、10分钟Apgar评分、血气分析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1.38、1.09、1.00、1.28、1.42、1.56、1.49、1.65,P>0.05);实验组患儿气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5)。结论在产房新生儿窒息复苏中应用T组合复苏简单、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气漏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T组合复苏器 产房 新生儿窒息 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永久心脏起搏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防护,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5年390例永久起搏植入病例,总结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预见性的护理和术后随访,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永久心脏起搏植入后细致的预见性护理和详细的随访是十分重要的,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

  • 标签: 永久心脏起搏器 术后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