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应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应用评价

罗健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中医院四川内江642150)

【摘要】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0例痔疮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5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5例患者。在治疗方法上,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经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临床治疗指标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痔疮;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096-02

痔疮属于常见肛肠类疾病,主要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危害性较大,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1]。痔疮在任何年龄均可能发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便血、肿胀,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尽早对痔疮进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2]。以往在对痔疮进行治疗时,主要采用外剥内扎术,虽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手术创伤较大,复发率高[3]。随着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优势逐渐凸显,其在痔疮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手术方法风险小、术后恢复快,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疼痛。本研究以70例痔疮患者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0例痔疮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5例患者。对照组有20例男性患者和15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2~64岁,平均年龄为(43.0±20.5)岁;观察组有21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龄为21~63岁,平均年龄为(42.0±20.5)岁。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层面,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于外痔处做一切口,采用剪刀进行剥离处理,之后结扎内痔。待肛门镜退出,全面检查患者的各种情况,术后5d拆线。

观察组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给予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侧卧位,进行消毒处理。于肛内采用石蜡润滑,置入肛管扩张器,将内镜取出,之后再置入肛镜缝扎器。以旋转肛镜缝扎器为基础,于齿线上进行荷包缝合。将肛镜缝扎器取出,对PPH圆形痔吻合器进行应用,并对吻合器进行最大限度的扩张。以肛管扩张器为条件,于荷包缝合线上方插入吻合器头端,并打结。采用带线器牵出线,将吻合器旋紧。对吻合器进行击发,同时切除和缝合内痔上方黏膜及粘膜下层。将吻合器关闭30s,之后取出。应用肛门缝扎器对吻合口进行检查,之后缝合。

1.3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便血等临床症状缓解、创面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改善。有效:患者便血等临床症状稍缓解、创面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稍改善。无效:患者便血等临床症状未变或加重、创面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未变。

对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若为计数资料,则采取百分比(%)表示,通过χ2检验。若为计量资料,则采取(x-±s)表示,通过t检验。对比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作用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显效例数为7例,占比20.0%;有效例数为18例,占比51.4%;总有效例数为25例,占比71.4%。观察组显效例数为12例,占比34.3%;有效例数为21例,占比60.0%;总有效例数为33例,占比94.3%。

2.2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作用下,观察组临床指标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3.14±6.21)min、创面愈合时间为(25.10±1.16)d、住院时间为(13.25±1.32)h。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31±8.5)min、创面愈合时间为(8.11±0.42)d、住院时间为(6.21±1.93)h。

3.讨论

本研究主要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其中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且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痔疮主要由正常肛垫出现病理性肥大、移位引起,属于常见病症,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所以尽早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着重要作用。传统外剥内扎术会损害到患者的肛门自制功能,创伤较大,影响患者的预后,而且易复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则不会对患者的肛管皮肤造成损伤,其主要将直肠粘膜脱垂带进行切断,减少痔的血液供应量,促进肛垫的上提,进而加速肛门正常解剖结构的恢复[4]。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临床操作较为简单,手术时间较短,而且术中术后的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少,能够较好促进患者的恢复。因此,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能起到较好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傅厚丰,胡军.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疮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68-69.

[2]陈锦珍,向德志,耿兴琳等.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中重度痔疮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1759-1760,1768.

[3]刘利荣,邱克,李玉萍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87例重度痔疮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1):59-60.

[4]李汉隆,欧阳莎.中重度痔疮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8):11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