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光纤溶脂技术改善面部轮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整形外科治疗86例面颊和(或)下颌脂肪堆积的患者,女性74例,男性12例,年龄19~39岁,均采用波长为980 nm等离子激光,光纤直径400 μm对治疗部位进行溶脂。对比术前、术后面部形态的改变,观察面部轮廓的改善和皮肤收紧等年轻化作用。结果本组86例,术后6个月随访,80例术后脂肪堆积明显减少,轮廓改善明显,皮肤松弛者亦得到改善;5例术前、术后改善不明显;1例出现双侧面颊部轻度不对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肿、感染、神经损伤、皮肤烧伤和局部色素沉着等并发症。结论等离子光纤溶脂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对于脂肪堆积引起的面部轮廓不佳,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等离子光纤溶脂 面部轮廓 塑形
  • 简介:专业认同是大学教师教育者自己对"何谓教师教育者"的主体性意义建构,作为自我的内部领域,专业认同是大学教师教育者维系自身一贯性、避免被外界冲突性期望撕裂的心理机制。在教师教育一体化和师范大学综合化的改革情境中,大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认同呈现出变动性、内部竞争性和整体能动性增强的特征。关照大学教师教育者的心灵建设,大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认同,应拓展大学教师教育者的实践思维和实践路径,完善支持性的专业发展环境,发展尊崇育人精神的教师教育文化。

  • 标签: 大学教师教育者 专业认同 内涵 形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的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使用计算机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36例术后均两侧头颅对称,外形良好,基本恢复了头颅原始状态,无感染,1例额叶血肿约20ml,保守治疗治愈,2例头皮下积液,行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处理后痊愈。结论计算机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外形美观等优点。

  • 标签: 三维塑形钛网 颅骨缺损 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接诊的颅骨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24例采用传统手工方式治疗的为对比组,24例采用三维钛网方式治疗的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时间、钛钉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1年患者对修补后外观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结论应用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具有手术时间短,钛钉用量少,外观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三维塑形钛网 修补 颅骨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音乐在舞蹈中作为直入人心的存在,一直为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舞台氛围的营造、叙事结构的推进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何在舞蹈创作过程中更好将音乐融入舞蹈,使两者相得益彰,将舞蹈的肢体语言转化为听得见的听觉感受,将音乐的乐符转化为看得着的视觉感受,则需要从最始的配乐乐器的选择、组合以及与舞蹈叙述的配合上着手。才能够更好地在舞蹈中给所创造的其形象以准确的艺术定位和意蕴的艺术营造。

  • 标签: 孔子 音乐叙事 舞蹈叙事 人物形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配戴多焦软性角膜接触引起的周边屈光度及周边角膜屈光力的变化,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自身对照研究。于2020年10月1─15日在温州医科大学收集成年近视受检者18例,在配戴单焦软性角膜接触(简称单焦软)和多焦软性角膜接触(简称多焦软)状态下分别采用红外自动验光仪和角膜地形图测量周边屈光度及周边角膜屈光力。周边屈光度的测量范围为鼻颞侧30°(5°间隔)。周边屈光度与中心屈光度的差值为相对周边屈光度(RPR)。通过拟合获得鼻颞侧相对周边屈光度曲线,曲线下面积即视网膜相对周边屈光面积(ARPR)。根据高斯光学系统,计算各注视方位相应的角膜坐标,获取各位点的全角膜屈光力,并计算角膜相对周边屈光力(CRPR)和角膜ARPR。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状态RPR和CRP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视网膜ARPR与角膜ARPR的关系。结果:配戴单焦软时鼻侧(5°至25°)及颞侧(5°至20°)的RPR呈远视状态,配戴多焦软使各点RPR发生近视性漂移(均P<0.001),除鼻侧5°、颞侧30°外。配戴多焦软时,鼻侧(25°~30°)及颞侧(10°~30°)CRPR与配戴单焦软时相比呈现出更大的正屈光力(均P<0.001)。配戴多焦软时,视网膜ARPR与相应的角膜ARPR呈正相关(r=0.54,P=0.031)。结论:多焦软使角膜周边的相对正屈光力增加,从而增加了视网膜的周边近视性离焦量。临床上,配戴多焦软引起的角膜屈光力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视网膜离焦的变化。

  • 标签: 多焦软性角膜接触镜 近视 相对周边屈光度 角膜相对周边屈光力 相对周边屈光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角膜绷带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46例单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戴组,各23例(23眼),两组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毕对照组眼垫包眼,戴组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部自觉症状、角膜创面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戴组术后眼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戴角膜创面修复较对照组快;术后6月,两组均未见复发情况。结论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可加快术后角膜创面的修复,减轻患者术后的眼部刺激症状,绷带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减少复发可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角膜绷带镜 复发性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接触的配后观察与护理;方法给予56例角膜接触配戴患者进行医学洗手教育、注意事项、相关知识护理;结果55例无配戴后的眼科疾病,1例患者缺少依从性,出现结膜炎;结论通过眼科临床的密切观察护理,大大控制角膜接触配后眼科疾病的发生率,是提高配戴软型角膜接触患者安全性、有效性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我国2011年上报的2666例角膜接触引起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角膜接触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国2011年度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采集的2666例角膜接触不良事件有效报告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男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年龄以21~30岁年龄段为主(1563例,占58.63%),不良事件主要表现是眼有异物感。结论:加强对角膜接触的监管力度,并重点教育在校学生和20~30岁人群正确使用角膜接触和对并发症进行正确处理。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RGP角膜接触的特性,进而分别从RGP角膜接触的设计要点、验配流程、验配实践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实现RGP角膜接触的科学验配,切实发挥RGP角膜接触的应用优势,予以患者更加健康、清晰、直观、舒服的视觉感受。

  • 标签: RGP 角膜接触镜 验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角膜共聚焦显微联合眼表综合分析仪在蠕螨感染所致眼表疾病诊治中发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角膜共聚焦显微观察确诊蠕螨感染的60例眼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使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对其干眼程度进行分级,并评估睑板腺缺失程度。结果 睑缘炎患者合并干眼、睑板腺缺失者占比均高于非睑缘炎患者(P<0.05)。结论 蠕螨感染所致眼表疾病诊治中应用角膜共聚焦显微联合眼表综合分析仪,可全面评估患者睑板腺情况及功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数据。

  • 标签: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 眼表综合分析仪 蠕形螨 眼表疾病 睑缘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圆锥角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应用共聚焦显微观察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角膜胶原交联术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23例(32只眼),其中男性15例(24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年龄(26±10)岁。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应用共聚焦显微观察角膜组织结构改变、定量记录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密度和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的总体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不同时间的差异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Bonferroni校正。结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1周,角膜上皮细胞处于修复期,表现为上皮基底细胞核增大、反射增强,上皮下可见活化细胞,浅基质肿胀呈海绵状,深基质肿胀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反射强。术后1个月,上皮基底细胞恢复,上皮下神经开始生长,浅基质持续呈海绵状肿胀,反射进一步增强,深基质肿胀呈更粗大的斑块或条索样结构并持续至术后3个月。术前与术后3个月内,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30,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51±0.31)、(3.65±2.21)、(8.50±4.02)mm/mm2,与术前的(14.60±2.57)mm/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时间点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8,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分别为2.00(1.00,5.75)、2.50(1.00,5.75)、79.00(64.25,94.00)个/mm2,与术前的347.00(345.00,395.75)个/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内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范围为(400.56±86.12)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402.13±89.20)、(399.88±85.92)、(399.69±85.94)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P=0.455)。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后部基质细胞密度[术前为(260.6±33.2)个/mm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64.4±44.5)、(263.9±37.6)、(266.3±40.2)个/mm2]和内皮细胞密度[术前为(2 707.1±152.6)个/mm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 704.2±148.5)、(2 705.6±152.6)、(2 704.5±150.1)个/m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8,1.01;P=0.259,0.351)。结论圆锥角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下可见角膜上皮和上皮下神经的改变呈现损伤修复的过程;角膜浅基质呈均匀的蜂窝状肿胀,深基质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肿胀;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相对稳定。

  • 标签: 圆锥角膜 显微镜检查,共焦 胶原 交联试剂 角膜基质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硬性角膜接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03/2016-03经我院诊断为单侧翼胬肉老年患者90例90眼进行分组对比研究。观察组45例45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跑移植术后硬性角膜接触,对照组45例45眼行单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包括:角膜愈合时间和术后1、3、5、7d时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胬肉复发几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角膜刺激症状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角膜愈合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显示,术后1、2d时对照组患者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胬肉愈合复发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结合硬性角膜接触对老年翼状胬肉效果明显,患者愈合较快,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同时不会增加胬肉复发率。

  • 标签: 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硬性角膜接触镜 干预效果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面部年轻化及面部轮廓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面部年轻化及治疗者37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对所有治疗者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37例治疗者中26例接受1次手术后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余11例治疗者接受2~3次手术后达到满意效果。所有治疗者中2例出现红肿、结节的不良反应,1例出现过度充填。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及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整形手术,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 面部年轻化 塑形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颅骨修补术中电脑三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经电脑三位后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30例患者经电脑三维材料进行颅骨修补术,全部患者恢复效果良好,且在整个过程中,未发现患者出现卡压、头皮刺痛、浮动、感染和积液的情况发生;头面部正面左右对称效果良好,弧形正常,治疗效果超过预期,患者满意率为100%。结论在颅骨修补术中运用电脑三维,可以有效的避免术中,进而大大的缩短了麻醉和手术的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电脑三维塑形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精细钛网在颅骨缺损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颅骨缺损124例,采用钛网数字化成型进行颅骨修补80例,传统钛网手工颅骨修补44例,对比手术时间、术中时间、术后患者和医生对手术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传统钛网手工形相比,钛网数字化成型颅骨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平均术中时间减少(P<0.05),医生和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数字化精细钛网修复颅骨缺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工,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精细钛网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临床应用
  • 简介:社区教育的价值定位正如其发展历程一般,经历了一个不断演绎、探索和的过程。关于社区教育的研究尽管已十分丰富,但从制度层面来剖析其价值路径的研究仍极为欠缺,而这又深刻影响着对社区教育实践走向的认知和理解。为此,本文通过梳理社区教育政策发展史,从制度层面阐明社区教育演变历程,提炼出社区教育价值的实践路径,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新近出台的系列政策,综合剖析社区教育发展的时代定位,阐述社区教育实践趋向,为社区教育深入发展与研究提供经验参考。

  • 标签: 社区教育 价值形塑 制度实践 政策研究
  • 简介:随着中国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产业结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采用新供给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剖析体育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探寻体育产业结构的逻辑,解构体育产业结构的供给侧改革路径。体育产业结构的现实状况是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供给结构不合理,需求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体育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有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育产业结构内部各要素配置不合理,制约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育产业结构存在供需矛盾,制约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产业结构的逻辑是,体育产业结构要以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要求,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要以推动体育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为方向,要以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体育产业结构的供给侧改革要求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改革目标是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改革方向是发挥体育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体育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改革重点在于补体育产业发展短板,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标签: 新时代 经济 供给侧改革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结构 供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跟骨复位钳联合外固定架闭合螺纹针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6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例;于术前、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高度、长度,术后6、12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 d和6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高度、长度、宽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28.82 ± 1.72)°和(25.84 ± 1.96)°比(16.71 ± 2.74)°、(120.92 ± 3.85)°和(119.65 ± 3.84)°比(103.63 ± 4.62)°、(35.23 ± 1.94)和(36.51 ± 2.01)mm比(39.52 ± 1.26)mm、(48.52 ± 2.16)和(48.86 ± 1.98)mm比(46.94 ± 2.48)mm、(71.23 ± 2.49)和(70.94 ± 2.36)mm比(67.53 ± 2.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项指标较术后3 d有轻微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平均AOFAS评分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80.6分比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最后的随访AOFAS评分中,获优11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14/16。术后6个月平均AOFAS评分60.1分,12个月AOFAS最后随访平均评分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平均AOFAS评分(80.6分比60.1分)(P < 0.01)。在最后的随访AOFAS评分中,获优11例,良3例,中1例,差1例。结论应用跟骨复位钳联合外固定架闭合螺纹针撬拨复位可有效治疗移位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有效减少皮肤软组织等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骨折 外固定器 微创技术 跟骨复位钳
  • 简介:"枪杆子里出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的真理。确保并加强军队官兵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的政治认同,是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军队意识形态工作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中,探索党对于军队意识形态的历史,则为研究、解决该课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益的历史经验。

  • 标签: 党军关系 意识形态 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