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术后(3.5±0.3)个月获得了骨性融合,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选择正确的入路和固定方式,从而保证患者的预后良好.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脱位;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0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脊柱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份—2016年2月份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柱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加以观察与记录。结果40例强直性脊柱脊柱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成功35例,成功率87.5%,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2.5%。对35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有3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2例患者术后发生褥疮感染,2例患者术后出现腰痛现象。对以上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均得到改善。结论强直性脊柱脊柱骨折的死亡率较高,手术过程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方式,术后加强观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骨折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指标。结果 经对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 胸腰椎段骨折
  • 简介:摘要:患有脊柱损伤的患者通常都是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脊柱手术治疗后会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的出现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情况下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当前的发展中为了减小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出现,就对深静脉血栓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此来从分析中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脊柱损伤,深静脉血栓,出现原因,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门子1.5T与飞利浦256层诊断及鉴别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脊椎病变患者9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成参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门子1.5T与飞利浦256层两项检查,并分别于西门子1.5T、飞利浦256层单项检查后以及西门子1.5T合并飞利浦256层联合检查后对比分析疾病诊断结果,其中参照组均为脊柱肿瘤患者,实验组均为脊柱结核患者,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脊柱结核患者经西门子1.5T检测后,其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脊柱肿瘤组(P0.05);经西门子1.5T合并飞利浦256层联合检测后,实验组及参照组的检测结果相比单项检测其正确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实验组的准确率为100%,参照组的准确率为95.55%。结论:对脊柱结核及脊柱肿瘤患者进行西门子1.5T合并飞利浦256层联合治疗,相较于单项检测诊断效果更好,准确率更高,能够进一步抑制病情发展,提升后期临床治疗疗效。

  • 标签: 西门子1.5T 飞利浦256层 脊柱结核 脊柱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脊柱正骨推拿联合牵引法对于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I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和牵引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脊柱正骨推拿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Cobb角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正骨推拿联合牵引法是一种有效改善IS患者Cobb角和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特发性脊柱侧弯 脊柱正骨推拿 牵引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收治的80例脊柱创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结论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在脊柱创伤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微创 脊柱创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nke 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下端固定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终止于腰弯顶椎(apical vertebra of lumbar curve,L-AV)患者发生远端叠加现象(adding-on,AO)的危险因素。方法73例Lenke C型AIS患者接受后路脊柱融合手术治疗,选择L-AV作为LIV,且术后随访超过2年。根据远端AO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AO组和非AO组。影像学测量参数包括胸弯、腰弯Cobb角及侧弯柔韧性,胸弯、腰弯顶椎偏移,L-AV旋转及倾斜角度,冠状面平衡,正位及凹侧bending位X线片Harrington稳定区,凸侧bending位X线片L-AV去旋转及L-AV/AV+1椎间盘开合情况等,采用脊柱侧凸研究会-22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参数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3例AIS患者中AO组23例,非AO组50例。与非AO组相比,AO组患者术前L-AV位置较高,胸弯柔韧性较小,冠状面失平衡并向腰弯凸侧偏移,正位及凹侧bending位X线片Harrington稳定区较小,L-AV/AV+1椎间盘开合情况好的患者较少。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胸弯柔韧性、冠状面平衡、凹侧bending位X线片Harrington稳定区及L-AV/AV+1椎间盘开合情况是发生远端AO与否的重要预测因素。即选择L-AV作为LIV的最佳参数是胸弯柔韧性>40.0%,冠状面平衡<19.6 mm,凹侧bending位X线片Harrington稳定区>77.8%。末次随访时AO组患者的腰弯明显增大,侧凸矫正率降低。但两组患者的SRS-22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enke C型AIS患者如具有良好的胸弯柔韧性、冠状面平衡、L-AV/AV+1椎间盘开合情况,且凹侧bending位X线片Harrington稳定区较大,则LIV可以止于L-AV。

  • 标签: 青少年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窦道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合并窦道脊柱结核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1991年5月~2003年10月对41例合并窦道的脊柱结核的患者,采用连续三次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无混合菌感染,行一期窦道与结核病灶清除治疗脊柱结核。术中取窦道中段,结核脓肿,破坏椎体死骨组织再次细菌培养,所有病例均未见混合感染。

  • 标签: 病灶清除植骨 脊柱结核 融合内固定 手术治疗 窦道 结核病灶清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主要围绕脊柱转移瘤介绍脊柱转移瘤外科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治疗的现状。

  • 标签: 肿瘤 脊柱转移瘤 治疗
  • 简介:摘要仿生学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诞生,其内容主要是模仿生物的特点从工程学角度设计机械或设备,解决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需求。仿生学在军事、医学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在对仿生学、医学仿生学、骨科仿生治疗理念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脊柱创伤仿生治疗学(STBT)这一新理念,并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为攻克脊柱创伤治疗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脊柱损伤 仿生学 治疗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