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4 个结果
  • 作者: 孙旭 卢琳 朱惠娟 王林杰 陈晓波 于仲勋 陈佳蕙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4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一例表现为周围性性早熟的幼年男性患儿,睾酮升高为107.05 nmol/L,就诊初始胸腹部增强CT、阴囊超声、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诊断为21羟化酶缺陷症。随诊发现血和脑脊液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别高达21 341 U/L和9 792 U/L,起病后4个月复查头颅MRI,发现松果体区不均质强化肿物,病理为绒毛膜癌。回顾文献发现HCG很少通过血脑屏障,外周血HCG>1 000 U/L提示可能为绒毛膜癌。

  • 标签: 绒毛膜癌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周围性性早熟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结合应用克罗米芬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合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60~100mg克罗米芬口服进行治疗,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100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治疗,每天1次。所有患者连续用药两周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对照组患者评价显效13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85%(41/52),观察组患者评价显效27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3%(49/52),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患者排卵34例,排卵率为65.38%,妊娠17例,妊娠率为32.69%;观察组患者排卵43例,排卵率为82.69%,妊娠32例,妊娠率为61.54%。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联合运用克罗米芬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显著促进患者排卵,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症 克罗米芬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变化对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EP)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金华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EP患者80例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80例EP患者治疗成功率77.50%(62/80),失败率22.5%(18/80);按照患者治疗结果分为成功组(62例)和失败组(18例)。成功组治疗前输卵管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中血流阻力指数(RI)高于失败组(t=4.150,P<0.05);成功组治疗前以及治疗1、4、7 d后血清β-HCG水平均低于失败组(t=69.496、76.618、217.488、310.203,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P患者的RI值与治疗前以及治疗1、4、7 d后血清β-HC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74、-0.396、-0.471、-0.482,均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治疗4 d、7 d后血清β-HCG值评估MTX治疗EP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1、0.829,高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 d后的0.685、0.701(均P<0.05)。结论β-HCG变化对MTX治疗EP效果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一项重要监测指标。

  • 标签: 妊娠,异位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人 甲氨蝶呤 血流显像 血流阻力指数 相关性 受试者工作曲线 曲线下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局限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膝关节局限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患者均未见神经血管损伤和复发,患者对疗效满意者30例(100.0%),术后2年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局限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 局限性 色素绒毛结节性 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滋肾育胎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激素水平、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安全性及随访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Th1/Th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L-2、Th1/Th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妊娠结局,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疗效显著,能促进激素水平恢复,有效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提高保胎成功率。

  • 标签: 滋肾育胎丸 地屈孕酮 早期先兆流产 绒毛膜下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克罗米芬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妇科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克罗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克罗米芬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游离睾酮(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胰岛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排卵情况、月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LH、T、HOMA-IR,胰岛素较治疗前较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H、T、HOMA-IR,胰岛素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月经规律率和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罗米芬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内分泌情况,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及促进月经规律等。

  • 标签: 克罗米芬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人绒毛膜癌甲氨蝶呤耐药细胞系(JAR/MTX)的杀伤与逆转耐药效应及与甲氨蝶呤(MTX)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根据对JAR/MTX的不同处理分为空白组、DMSO溶媒组、MTX组和丹参酮Ⅱa组。采用HE染色进行显微镜下各组细胞形态学观察;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作用前后各组细胞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热休克蛋白27(HSP27)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表达;MTT法检测丹参酮Ⅱa作用前后半数抑制浓度并计算其逆转耐药倍数。结果丹参酮Ⅱa组药物作用24h可见细胞核肿胀,核膜皱缩及消失,核分裂象减少及坏死,而MTX组细胞坏死不明显。GST-π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HSP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丹参酮Ⅱa组药物作用24h后HSP27的表达率为20.20%、GST-π的表达率为16.30%,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Ⅱa组药物作用24h后β-hCG为(23.04±11.32)U/L,与空白组[(358.80±19.00)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Ⅱa与MTX配伍作用于JAR/MTX细胞后的逆转耐药倍数为5.3。结论丹参酮Ⅱa对人绒毛膜癌耐药细胞株JAR/MTX具有杀伤与逆转耐药的效应,丹参酮Ⅱa可使JAR/MTX细胞HSP27及GST-π的表达明显下调,并且与MTX同时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丹参酮Ⅱa 人绒毛膜癌 耐药绒毛膜癌细胞系JAR/MTX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NO水平与胎膜早破(PROM)及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将78例胎膜早破孕妇按照实际情况分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组33例和足月胎膜早破(tPROM)组45例,50例临产前剖宫产的胎膜完好孕妇为正常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血清NO水平,观察3组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情况及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NO水平.结果pPROM组和tPROM组血清NO水平相近,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26)μmol/L、(83±21)μmoL/L比(60±16)μmoL/L,P<0.05];pPROM组和tPROM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11/33)、31.1%(14/45)比4.0%(2/50)];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9±39)μmol/L比(73±33)μmol/L,P<0.05].结论血清NO水平的增高可能预示绒毛膜羊膜炎及胎膜早破的存在.

  • 标签: 胎膜早破 早产 一氧化氮 绒毛膜羊膜炎
  • 简介:利用新疆、甘肃、内蒙古三个细毛羊主产省(自治区)5个县(旗)细毛羊养殖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养殖户资源禀赋条件对养殖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受教育程度越高,该户为科技示范户,并且家庭中是有村民代表,户主有兼业等个人及家庭资源禀赋情况对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具有正向影响;此外,养殖户若掌握机械剪毛、羊毛分级打包以及穿羊衣技术,且享受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具有贴息贷款资格,也相应获得种公羊及能繁母羊补贴,羊毛销售渠道及易获取羊毛价格信息均促进养殖户养殖效益提高。因此,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大科研力度,通过技术推广、政策完善等措施对养殖户开展技能培训;其次,对养殖户绒毛用羊养殖提供资金扶持,为绒毛用羊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最后,加强对绒毛用羊产业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扶持,促进合作社向专业化、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保障绒毛用羊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 标签: 资源禀赋 养殖效益 多因素方差分析 最优尺度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病例胎膜破裂时间的不同对血清C反应蛋白造成的影响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胎膜早破孕妇80例,依据胎膜破裂时间的不同,按长程组44例和短程组36例划分,对比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结果长程组所收治病例经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短程,具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病程同指标水平间存在正相关性。长程组所收治病例绒毛膜羊膜炎率为34.1%(15/44),短程组为19.4%(7/36),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破裂的时间同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可明显增加绒毛膜羊膜炎发生风险,需引起相关部分充分重视。

  • 标签: 胎膜早破 时间 C反应蛋白 绒毛膜羊膜炎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克罗米芬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月一2016年8月间收治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睾酮、胰岛素抵抗指数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克罗米芬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对我国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正>本文于2013年3月发表在《PrenatalDiagnosis》杂志上。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双胎输血综合征患者在胎儿镜下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后绒毛膜羊膜分离(chorioamnioticmembraneseparation,CMS)的发生率,以及CMS和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的关系。此外,还探讨了导致CMS发生的高危因素。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

  • 标签: 双胎输血综合征 吻合血管 膜分离 激光凝固 胎儿镜 绒毛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产妇及新生儿的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妊娠期糖尿病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患者共80例为观察组,同期血糖正常的产妇共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的孕周及分娩方式、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人数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人数对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一性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性黄疸、低血糖、围产儿死亡、双胎之一死胎、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GFM并不会增加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的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双胎妊娠 产妇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正常和异常妊娠应用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方法由2014年5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检查的79例孕妇,于孕妇妊娠第4周、第6周、第8周抽血行β-HCG和孕酮检测,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血清孕酮和β-HCG在妊娠中两者关系并非正相关,第4周与第6周血清孕酮分别低于5ng/ml和20ng/ml,则孕妇可能存在妊娠异常现象。孕妇妊娠前8周早期β-HCG3至4天增长幅度低于50%也可能存在妊娠异常。结论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同时进行β-HCG动态监测能够为各类妊娠鉴别提供重要依据,能够为临床进行各种异常妊娠早期诊断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血清孕酮 &bet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异常妊娠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孕酮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在早期预测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 5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早期宫内妊娠孕妇 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孕酮( P)和 β-HCG的水平,并对观察组孕妇进行血清孕酮、 β-HCG及孕酮 +β-HCG联合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血清孕酮及 β-HCG分别为( 8.2±1.8) ng/ml和( 1568.3±187.4) u/ml,显著低于对照组( 37.4±7.4) ng/ml和( 12023.2±534.6)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孕酮 +β-HCG诊断准确率 92.31%,显著高于孕酮 55.77%及 β-HCG 6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异位妊娠严重威胁着孕妇的生命安全,异位妊娠患者的血清孕酮及 β-HCG水平显著低于宫内妊娠孕妇,通过血清孕酮及 β-HCG水平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

  • 标签: 异位妊娠 孕酮 β-HCG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胎母输血(fetomaternal hemorrhage, FMH)综合征是指因某种原因胎儿血液通过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胎儿贫血或母体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一组症候群。FMH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漏诊,围产儿死亡率高。可通过超声测量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速率及Kleihauer-Betke试验评估胎儿贫血程度及失血量,处理方法包括宫内输血及终止妊娠。胎母输血量>20 ml/kg与胎儿/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病率或死亡率有关。FMH在双胎妊娠中的发病罕见报道。本例患者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其中一胎出现FMH表现,胎死宫内,另一胎儿在严密监测下期待至足月分娩,结局良好。

  • 标签: 胎母输血综合征 妊娠,双胎 死胎
  • 简介:【摘要】目的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共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应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比80例患者的优良率、并发症率。结果 两组患者优良率比对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对有差异,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关节镜手术 膝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