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进行脑外伤治疗的100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而言,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提升认知功能的恢复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脑外伤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开展认知功能训练联合高压氧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多阶段抽样法将我院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分组研究,每组29例患者,参照组开展常规认知功能训练,试验组在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研究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结果: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数据经验证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认知功能训练与高压氧联合治疗下能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

  • 标签: 高压氧 认知功能训练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大量研究证实,内皮功能障碍是脑小血管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内皮功能障碍与血脑屏障功能障碍、慢性脑灌注不足、氧化应激及炎症等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脑小血管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就内皮功能障碍在脑小血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干预策略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微血管 内皮,血管 血脑屏障 氧化性应激 炎症
  • 作者: 邹媛媛 刘雪梅 祁媛媛 赵少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天津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84 邹媛媛现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沧州 061000,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天津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84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模型小鼠睑板腺形态和功能及睑板腺组织中炎性因子和脂类代谢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糖尿模型组30只。采用腹腔内注射10 mg/ml链脲佐菌素法制备糖尿模型,鼠尾静脉血糖≥16.7 mmol/L视为造模成功,每周监测血糖,对比2个组小鼠体质量,每4周2个组任意选取10只小鼠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估角膜上皮完整性,于造模后8周和16周每组任意选取5只小鼠取睑板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造模后16周每组任意选取5只小鼠对睑板腺组织行油红O染色对比观察睑酯分布情况;造模后16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睑板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类分化相关蛋白(ADFP)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糖尿模型组小鼠成模率为100%,饲养过程中存活率为83.3%(25/30)。糖尿模型组小鼠造模后8周和16周体质量均较同期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糖较同期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模型组不同时间点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55,P<0.05)。造模后16周糖尿模型组睑板腺导管管壁变薄,管腔扩大,腺泡膨胀,睑板腺大部分腺泡内油红O着染。造模后16周,糖尿模型组睑板腺组织中TNF-α和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3±0.91和1.55±0.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16和1.00±0.27,PEDF mRNA相对表达量为0.42±0.0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ADFP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3,P=0.38)。结论TNF-α、PEDF和PPARγ可能参与糖尿诱导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发生。

  • 标签: 睑板腺功能障碍 糖尿病并发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脂类分化相关蛋白
  • 简介:摘要多种糖尿并发症的共同基础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ED)。高血糖对血管内皮的糖毒性损伤包括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阻碍正常血管内皮收缩、舒张功能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现有研究表明,1-磷酸鞘氨醇(S1P)具有维持细胞正常生命周期、缓解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稳定血管通透性的效果。S1P可以通过复杂分子机制改善VED,进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血管并发症。明确上述调节作用及具体机制有助于研发治疗靶点,防治糖尿血管并发症。

  • 标签: 1-磷酸鞘氨醇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糖尿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机理新进展涉及高糖血症、高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炎症、中介因子NO释放减少、活性氧族及活性氮族增加、前列环素减少和血栓素A2增加、内皮素增加等,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切合临床、用现代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技术合成更多的恶性环节阻断剂和靶点拮抗剂。

  • 标签: 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 胰岛素抵抗 细胞因子 机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说,疑病症是很常见的疾病,在这一精神因素的影响下,自然也会有人怀疑自己性功能障碍、怀疑性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我们夫妇俩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回想起来真让人啼笑皆非。

  • 标签: 性功能障碍 遭遇性功能
  • 简介:董家鸿教授、冷建军博士:胆胰肠结合部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Oddi括约肌(sphincterofOddi,SO),正常的括约肌压力和相位收缩作用可调节胆胰液分泌和维持胆胰液正常流向,保持胆道无菌环境;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可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事实上乳头狭窄、壶腹狭窄、胆道运动功能不良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都属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ofOddidysfunction,SOD)的范畴,但SOD的概念在我国尚未规范使用.

  • 标签: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括约肌 诊断 治疗 胆胰肠结合部
  • 简介:男性性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男性疾病,也是许多男性羞于启齿的所谓“隐疾”。随着现代生活节春天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鉴于此,性功能障碍患者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中西医治疗外,也可以配制较简单的单、验方与药膳进行自我调养,有助于发送调理勃起功能障碍、早泻、不射精、遗精、性欲低下等性功能障碍

  • 标签: 男性 性功能障碍 单方 验方 药膳 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伴随生活及医疗条件的优越,人口老龄化越发严重,随之引发了更多的心脑血管,脑卒中就是其一,它不仅致死、致残率高,脑卒中还包括偏瘫、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多个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功能磁共振 fMRI是研究脑卒中后脑功能康复机制、判断预后及评价康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接诊治疗的2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选择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有160例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做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血清白蛋白水平、焦虑、抑郁、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病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过60岁、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焦虑、抑郁及病情超过三年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为病程较长、焦虑、抑郁情绪、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年龄较大。针对上述因素,医护人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脑小血管正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常见原因。脑白质改变特别是脑白质高信号是脑小血管最为常见和典型的影像学标志物。近年来的多项研究发现脑白质高信号与认知功能的下降相关。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白质高信号与认知功能脆弱的关系、白质高信号的大小、部位及动态演变与脑小血管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功能磁共振影像研究提示脑小血管认知障碍患者脑白质改变与结构网络连接存在异常。结构网络因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用于定量分析。扩散张量成像及多维参数的结构网络定量测量研究发现,白质高信号区存在结构网络完整性破坏、网络连接效率下降、连接中断的改变。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研究能对脑小血管认知障碍患者白质高信号及结构网络异常做出及早预测。这些研究为脑小血管认知障碍患者早期白质异常微小改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就近几年脑小血管认知障碍患者磁共振白质高信号与脑结构网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的是提高对其早诊断,进而促进其早期预防和治疗。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白质高信号 结构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OCA和MMSE量表在帕金森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在我院选择帕金森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帕金森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筛查,所有患者均进行MOCA量表和MMSE量表检测,统计对比两种量表的检测效果。结果120例患者中确诊PD-MCI64例,帕金森并不伴随认知功能障碍(PD-NC)56例,PD-MCI患者MOCA量表和MMSE量表评分与PD-NC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采取MOCA量表检测PD-MCI敏感性93.8%与MMSE量表31.3%相比明显较高,采取MOCA量表检测PD-MCI特异性82.1%与MMSE量表96.4%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MOCA量表诊断PD-MCI敏感性更高,在PD-MCI筛查中具有更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MOCA量表 MMSE量表 帕金森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前驱期(p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流行学特点、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南京社区47例pPD患者及37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入研究,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BJ-MoCA)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进一步将pPD组患者分为p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PD-MCI)组和pPD认知功能正常(pPD-NC)组。分别比较pPD组和对照组,pPD-MCI组和pPD-NC组成员的一般临床资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成员比例及全面认知功能认知域损害等特征。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PD-M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47例pPD患者中,pPD-MCI患者有27例,患病率为57.45%。pPD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及RBD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MoCA总分、视空间及执行功能、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D-MCI组患者HAMA评分、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运动检查部分评分明显高于pPD-NC组,受教育年限、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抽象、延迟回忆得分明显低于pPD-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OR=0.800,95%CI:0.650~0.985,P=0.035)是pPD-M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pPD患者的MCI患病率高,早期即可累及多个认知域,且pPD-MCI患者更易伴随焦虑和轻微运动症状,应重视早期患者的情绪干预和运动生活指导;受教育年限为pPD-MC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早期认知训练可能有助于延缓患者认知损害进程。

  • 标签: 帕金森病 前驱期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小血管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80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奥拉西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以及ADL评分,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以及治疗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治疗方法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三个病区收治的70例患者(帕金森伴有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纳入研究,随机抽签法分组,予以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帕金森病 抑郁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脑小血管(CSVD)是指各种病因累及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临床及影像学变化的综合征。CSVD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隐匿,缓慢进展,部分可急性发作,临床表现复杂,诊治相对困难。CSVD是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全面了解CSVD及相关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神经影像学和临床特征,对进一步研究其预防和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25Hz)假性刺激治疗,研究组采用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25Hz)真性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oC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此外,在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300波幅与潜伏期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P300波幅明显升高,潜伏期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与HAMD评分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在治疗后,研究组的HAMA与HAMD评分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帕金森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用于临床实践,并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