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副流感病毒(PIV)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1月入住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或重症监护病房(ICU)的PIV核酸阳性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鼻咽拭子、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且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根据是否合并免疫功能低下,分为免疫功能正常组(44例)和免疫功能低下组(26例),根据是否合并混合感染,分为单纯PIV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症状、疾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病原学特征、是否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菌药物应用情况、30 d病死率等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Cox回归分析探讨PIV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4月份、7~8月份和12月份是PIV发病高峰,占所有患者的58.6%(41/70)。70例患者包括肺炎43例(61.4%),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感染16例(22.9%),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7例(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4例(5.7%)。8例(11.4%)患者没有任何基础疾病,21例(30.0%)合并呼吸衰竭,18例(25.7%)给予机械通气治疗,15例(21.4%)30 d内死亡。免疫功能低下组患者肺炎严重指数评分,CT合并磨玻璃影和网格、蜂窝影的比例,机械通气、呼吸衰竭、住ICU的比例及30 d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免疫功能正常组[(91.5分比84.0分)、(60.0%比34.1%)、(44.0%比11.4%)、(42.3%比15.9%)、(50.0%比18.2%)、(38.5%比22.7%)、(34.6%比13.6%)](均P<0.05);PIV下呼吸道感染中合并混合感染27例(38.6%),其中病毒检出17株(24.3%),细菌19株(27.1%),真菌(曲霉)14株(20.0%),胞内分枝杆菌1株(1.4%)。混合感染组中16例(59.3%)患者合并免疫功能低下,21例(77.8%)患者合并基础肺疾病。Cox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和间质性肺疾病为PIV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机械通气为单纯PIV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成人PIV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且易合并混合感染,30 d病死率高,若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或机械通气提示预后不佳。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副流感病毒 疾病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建立能快速准确检测发热病人咽拭子样本中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四重RT—PCR方法。方法针对甲流感病毒的M基因设计通用引物,针对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选择人源看家基因beta—aetin设计质控引物,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一步法四重RT—PCR反应体系。与商品化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进行方法比对。结果成功建立四重一步法RT—PCR筛查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成本低廉,适用于2013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

  • 标签: 多重RT—PCR 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乙型流感病毒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一例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诊断的1例儿童乙型流感病毒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以英文关键词"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influenza B"检索Pubmed数据库,以"乙型流感病毒"、"溶血尿毒综合征"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将检出的文献汇总。结果(1)患者,男,9个月,主因"发热3 d、眼睑水肿2 d,少尿1 d"入院。入院后化验结果提示有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肾功能不全,考虑溶血尿毒综合征。流感病毒乙型核酸测定阳性。化验便常规、便培养未见异常。胸部CT未见异常。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遗传代谢筛查及ADAMST13活性未见明显异常。全外显基因检测阴性。患儿Coombs试验阴性。血浆置换前交叉配血无凝集现象,血浆置换治疗无不良反应,且溶血迅速停止,肾功能恢复正常,病情好转。出院随访至今病情稳定。(2)Pubmed数据库检索到2篇文献4例,结合本例,共5例。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检索,未发现报道。结论乙型流感病毒含有神经氨酸酶,理论上可导致T抗原暴露,此患儿Coombs试验阴性,可能发病机制为流感病毒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而非T抗原暴露。若Coombs试验阳性,血浆置换需谨慎。乙型流感病毒相关性溶血尿毒综合征报道极少,血浆置换治疗是否有效及安全性还需大样本观察研究。

  • 标签: 儿童 乙型流感病毒 溶血尿毒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治疗小儿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8例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口服中药、静脉滴注喜炎平及化痰散外敷的方法进行,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白细胞、影像学差异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胸部X线检查发现对照组炎性面积更大,阴性结果占比更大。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小儿流感病毒性肺炎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易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肺炎 小儿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增城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年农贸市场中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特征,分析新冠疫情暴发对禽流感病毒市场污染的影响。方法在增城区各街镇农贸市场中抽检禽流感病毒核酸,A流感病毒阳性的再进行H5、H7、H9分,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检测了1 978份环境样本,A流感病毒阳性率为31.24%(618/1 978),其中H9亚型占92.07%(569/618);2019年与2020年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52,P=0.082);不同类型样本中脱毛机内壁的阳性率最高(44.08%),冰柜(箱)内壁最低(13.33%)。结论污染增城区农贸市场的禽流感病毒优势亚型为H9,与活禽直接接触的样本更易检出禽流感病毒。新冠肺炎暴发后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与疫情暴发前没有差异,建议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

  • 标签: 农贸市场 禽流感病毒 监测
  • 简介:2013年5月24日消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生以来,全国各级兽医部门按照农业部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要求积极开展监测工作,目前监测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已基本完成。监测结果显示,各地没有从家禽养殖场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也未发现猪感染该病毒。据农业部23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2日全国各级兽医实验室共检测完成899758份样品,其中血清学样品702369份,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农业部 养殖场 实验室检测 监测工作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其中端粒短重复序列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端粒失调所致的染色体不稳定与人类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直接相关。端粒及端粒酶状态在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中的差异,使其可能成为天然有效的抗肿瘤治疗靶标。GV1001是由16个氨基酸组成的肽,来源于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基的611-626个氨基酸对的肽段。由于超过90%的恶性肿瘤通过端粒酶来维持永生,因此GV1001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是高表达的。本文结合近年来对GV1001的研究,对其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前景等内容进行回顾和展望。

  • 标签: 端粒酶 抗肿瘤 溶瘤病毒 GV1001
  • 简介:摘要探讨山东省青岛市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人副流感病毒3(HPIV-3)的感染情况,并分析HPIV-3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基因特征。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及崂山院区在2018年1月至2019 年12月期间,每月随机采集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儿科患者的咽拭子样本,总共1 674份,采用多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筛查HPIV-3阳性样本。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HPIV-3阳性样本HN全长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序列结果与GenBank中HPIV-3的代表株进行对比分析,建立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1 674份咽拭子样本中,HPIV-3阳性有90份,检出率为5.37%,其中,6岁以下儿童占97.78%(88份)。HPIV-3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春季和夏季。通过巢式PCR方法扩增得到44株HPIV-3 HN基因全长序列,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表明,HPIV-3 HN基因属于C3基因亚型的C3a和C3b分支,其中,C3a亚型有30株,C3b亚型有14株。44株青岛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0%~100.0%和98.5%~100.0%。综上,2018至2019年间,HPIV-3 C3基因的C3a和C3b分支在山东省青岛市地区循环流行,其HN基因变异较小,进化上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 标签: 副流感病毒3型,人 呼吸道感染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与许多在细胞浆内复制的RNA病毒不同,流感病毒的复制及转录都在细胞核内进行。流感病毒感染细胞进入细胞浆后,经病毒脱壳将病毒核糖核蛋白体复合物(vRNP)释放到细胞浆。vRNP含有病毒的RNA基因和碱性聚合酶1(PB1)、碱性聚合酶2(PB2)、酸性聚合酶(PA)及核蛋白(NP)。vRNP被主动运送到细胞核内,开始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晚期,在细胞浆中新合成的PB1、PB2、PA及NP蛋白也需要进入细胞核,参与新的vRNP的装配。我们简要介绍有关流感病毒vRNP和新合成的PB1、PB2、PA及NP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机制。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病毒核糖核蛋白体复合物 蛋白核内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泡上皮细胞模型中甲H1N1流感病毒(H1N1病毒)诱导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转位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细胞),选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①实验1:采用感染复数(MOI)1.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24 h,建立H1N1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模型(H1N1病毒感染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核转运受体蛋白(Importin 4、Importin 7)表达,探讨HIF-1α核转位是否依赖Importin 4、Importin 7。②实验2:采用不同MOI(0、0.1、0.5、1.0、2.0、4.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24 h;采用MOI 1.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0、3、6、12、18、24、36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胞裂蛋白9基因变异剪接体1(SEPT9_i1)mRNA表达,探讨不同MOI和感染时间对SEPT9_i1表达的影响。③实验3:采用小干扰RNA(siRNA)转染细胞24 h抑制SEPT9_i1,建立沉默SEPT9_i1的A549细胞模型(siRNA-SEPT9_i1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载体对照组(siControl组)。3组细胞转染24 h后均给予MOI 1.0的H1N1病毒感染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SEPT9_i1 mRNA表达,以探讨siRNA对SEPT9_i1的干扰效率。④实验4:将细胞分为siControl组和siRNA-SEPT9_i1组,两组细胞转染方法同实验3。转染24 h后,两组均以MOI 1.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于24 h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中HIF-1α核内外分布情况;于6、12、24、36、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M基因表达,以明确SEPT9_i1对HIF-1α核转位和病毒复制的影响。⑤实验5: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完全培养基)、SP600125组〔100 μmol/L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处理细胞2 h〕、H1N1病毒感染组(MOI 1.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24 h)和H1N1病毒+ SP600125组(100 μmol/L的SP600125预处理2 h后,再加入MOI 1.0的H1N1病毒感染细胞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SEPT9_i1 mRNA和病毒M基因表达,探讨JNK信号通路对SEPT9_i1表达及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①实验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1N1病毒感染组A549细胞中Importin 4和Importin 7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mportin 4蛋白(Importin 4/GAPDH):1.08±0.03比1.05±0.03,Importin 7蛋白(Importin 7/GAPDH):0.87±0.11比0.78±0.03,均P>0.05〕。说明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HIF-1α核转位可能不依赖Importin 4和Importin 7。②实验2:A549细胞中SEPT9_i1 mRNA表达随H1N1病毒MOI增加及感染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分别于MOI 2.0和感染18 h达峰值,与MOI为0或感染0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ΔΔCT:MOI 2.0为1.39±0.05比1.00±0.00,18 h为1.47±0.04比1.00±0.00,均P<0.01)。说明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SEPT9_i1表达与病毒MOI及感染时间相关。③实验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SEPT9_i1组A549细胞中SEPT9_i1 mRNA表达明显下调(2-ΔΔCT:0.38±0.11比1.00±0.00,P<0.01),而siControl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ΔΔCT:1.03±0.16比1.00±0.00,P>0.05)。说明沉默SEPT9_i1可抑制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SEPT9_i1表达。④实验4:siRNA-SEPT9_i1组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HIF-1α核转位较siControl组明显减少。siControl组感染H1N1病毒后细胞中病毒M基因表达逐渐升高,48 h达峰值;siRNA-SEPT9_i1组A549细胞中病毒M基因表达明显下调,48 h与siContro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ΔΔCT:3.47±0.66比8.17±0.38,P<0.05)。说明沉默SEPT9_i1后可以抑制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HIF-1α核转位和病毒复制。⑤实验5:H1N1病毒感染组A549细胞中SEPT9_i1 mRNA和病毒M基因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而H1N1病毒+ SP600125组A549细胞中SEPT9_i1 mRNA和病毒M基因表达均明显低于H1N1病毒感染组(2-ΔΔCT:SEPT9_i1 mRNA为0.12±0.10比1.53±0.14,病毒M基因为2.13±0.10比4.66±0.14,均P<0.05);SP600125组上述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H1N1病毒感染A549细胞中JNK信号通路可以调控SEPT9_i1的表达,而抑制JNK信号通路可以下调SEPT9_i1的表达及抑制病毒复制。结论H1N1病毒通过激活JNK信号通路调控SEPT9_i1的表达,从而提高HIF-1α转运效率以及促进病毒复制。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低氧诱导因子-1α 核转位
  • 简介:虹鳟IHNV-B病毒血清测定赵志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1990年在我国本溪虹鳟鱼场患病鱼苗中分离出一株弹状病毒,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测定,并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鉴于该病毒与已报道的IHN病毒在形态、特性及流行病学上的一...

  • 标签: 虹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 中国本溪株 血清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正>如果你有幸没有患上流感.那么今冬对你来说无疑是一个尽情撒欢的季节。你即可以感受雪花飘飘的浪漫.又可尽享春节长假的悠闲自在。如果你不幸"中镖",也不必惊慌失措——威尔逊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为人们免受流感的滋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启示。研究人员将志愿者分成两组,并为所有人注射了流感疫苗。然后,让其中一组采

  • 标签: 伯明翰大学 雪花飘飘 椭圆机 大运动量训练 健身车 锻炼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血清对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的交叉反应。方法9株人感染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株来自江苏、河北、山东、云南、湖南、福建和天津等省份的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通过深度测序分析其血凝素特性。于2019年10月在云南省安宁市接种2019-2020年度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儿童(2~5岁)、成人(24~57岁)和老年人(60~84岁)中各招募30名志愿者,采集其接种疫苗前和接种1个月后血清。通过血凝抑制试验评估免疫前后血清对2015年以来分离的4株人感染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的交叉反应。结果9株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同源性较一致,但与甲流感病毒[A(H1N1)pdm09](以下简称“疫苗株”)的血凝素重链和轻链氨基酸基因的差异分别为90~101个和24~30个氨基酸。疫苗株抗血清对疫苗株的抗体滴度为2 560,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以及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抗血清对疫苗株的抗体滴度均为640。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儿童、成人和老年组人群针对疫苗株的抗体滴度≥40者占比分别为90.0%、70.0%和73.3%;而对4株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仅为46.7%、36.7%和33.3%~43.3%。结论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能对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产生有效的交叉保护作用。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流感疫苗 抗体 交叉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及危重症甲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临床诊断学特征与治疗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1至2月云南省传染病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例重症及危重症甲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6/6),其次是呼吸困难及血痰(4/6)。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5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3例,CD4+淋巴细胞计数降低2例,6例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脑利钠肽前体、D-二聚体水平升高4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3例,血肌酐水平升高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抽吸痰培养结果显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和粘质沙雷菌各1例。6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均异常,均是双侧浸润影伴毛玻璃样改变,伴条索状、网状等间质性阴影,以中下叶及肺外带为主。给予抗感染、免疫调节剂及激素、呼吸机辅助呼吸、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肺灌洗等治疗。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2例双下肺背段残留少部分网格状增殖纤维病灶。结论早期识别、及时有效抗病毒治疗、减少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是重症及危重症甲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救治的关键。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 病毒性肺炎 危重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017-2018年冬春季榆林地区甲H1N1流感病毒发病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方法选取2017-2018年冬春季榆林地区10家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 9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者呼吸道标本并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将甲H1N1流感病毒呈阳性的设为H1N1阳性组,流感病毒阴性的设为流感病毒阴性组。分析2组临床特点与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感染患者职业分布情况。结果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1 97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H1N1阳性组患者201例(10.17%),流感病毒阴性组患者1 574例(79.66%)。2组患者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91,P<0.05)。H1N1阳性组中19.40%患者患≥1种慢性基础疾病,主要为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H1N1阳性组排痰性咳嗽、腹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流感病毒阴性组(P值均<0.05),咽痛、呕吐、肺部听诊异常、X线/CT表现异常均显著高于流感病毒阴性组(P值均<0.05)。实验室检查显示,H1N1阳性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流感病毒阴性组(P值均<0.05)。H1N1阳性组患者职业分布显示,学生发病率最高(39.80%)。3例重症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49%。结论2017-2018年冬春季榆林地区甲H1N1流感病毒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肺部听诊异常,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该病年龄分布差异性大,应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等高发群体自我防护能力。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 流行病学 急性呼吸道感染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儿科住院患者中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病例。采用对比法,将60例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以60例单纯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中,多数患者(75%)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和乏力。相比于对照组,在研究组中发生肺炎的比例显著增加(65%vs16.7%,P<0.001)。革兰阳性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药物耐药性普遍存在,其中MRSA感染比例较高(40%)。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小于5岁、既往存在慢性肺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状况以及在季节流感高发期进行的住院治疗。结论:儿科住院患者中,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更常见于男性且年龄小的患者,特点为高热、呼吸系统症状和易发生肺炎。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细菌感染病原体。在流感高发季节、有慢性肺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中,应警惕流感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并针对革兰阳性菌的多重耐药性进行合理抗菌治疗。

  • 标签: 流感病毒 革兰阳性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2020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密码子使用偏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NCBI数据库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使用CodonW、EMBOSS、R、Origin 9.0、SPSS 20.0等软件分析病毒的碱基构成、密码子偏好性参数等。结果H7N9病毒全基因组AU含量高于GC,且AU多出现在密码子末位。2013—2020年AU含量逐渐升高,而GC含量逐渐降低。病毒有效密码子数在48.71~56.17之间,提示病毒密码子使用偏性总体较弱。有效密码子数绘图和密码子适应指数分析显示病毒密码子使用偏好受自然选择和突变压力双重影响,自然选择因素更为明显。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密码子使用偏好仍处在不断适应人类宿主的演化过程中,第五波疫情及后续毒株与既往毒株相比存在更加适应宿主的变化。

  • 标签: 禽流感 流感病毒 密码子偏爱性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阳市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污染状况,评估贵阳市市民发生人禽流感的风险。方法2010、2011、2012和2013年在全市活禽宰杀销售市场外环境采集笼具擦拭、粪便和污水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H5、H7、H9核酸。结果2010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607份,FluA阳性179,阳性率为29.49%;2011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368份,FluA阳性82份,阳性率为22.28%;2012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468份,FluA阳性163份,阳性率为34.83%;2013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921份,FluA阳性82份,阳性率为8.90%。3种类型的标本中,污水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笼具擦拭标本,粪便的阳性率较低;各年各季节间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年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检测均未检测出H7亚型。结论H5和H9亚型是主要的病原体,冬春季节是禽流感病毒的高检出季节,贵阳市活禽市场环境普遍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毒的污染,存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应做好人禽流感的预防和应对。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活禽市场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