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结合产前无应激(NST)胎心监护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此期间接受诊断的足月妊娠产妇共300例。均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和产前NST胎心监护。结果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胎儿窘迫的特异度为39.00% (39/100),敏感度为92.50 %(185/200);产前NST胎心监护胎儿窘迫的特异度为53.70 % (58/108),敏感度为84.38 % (162/192);两者联合监护的特异度为61.62% (61/99),敏感度为95.52%(192/201),相较于产时电子与产前NST单一胎心监护,两者联合监护的特异度与敏感度更高(P

  • 标签: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 产妇 产前无应激胎心监护
  • 简介:摘要: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ardiovascularCareUnit,CCU)为医院重症危急患者救治的主要科室,其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需要高水准的护理保障科室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CCU仪器设备多,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故科学分析CCU潜在护理安全问题,并积极探究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十分关键。

  • 标签: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护理安全问题 风险防范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开展研究,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择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3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并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76.67%,研究组新生儿家属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来说,基于常规护理,并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缩短重症监护时间,便于护患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护理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84例新生儿资料,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护理基础上通过分析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重症监护时间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新生儿通过抢救及对应的护理后,均全部脱离生命危险,转为普通病房后痊愈出院。观察组平均重症监护时间为(6.8±1.9)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重症监护时间(12.7±1.6)d,两组新生儿重症监护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非常满意24例,基本满意9例,满意7例,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护理,能够缩短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时间,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重症监护 新生儿护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oronaryheartdiseaseofCareUnit,简称C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和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的安全因素和风险防范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通过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显著改善了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提高了护理安全,改善了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 标签: CCU 护理安全 风险防范
  • 作者: 赵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湖北省远安县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444200
  • 简介:目的:探讨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随机抽选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安全护理模式。结果:在血气分析结果方面,实验组在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氧分压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在安全事件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应用安全护理模式,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儿中采用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选取人数80例,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5月,在此期间设立参照组和研究组两个小组,将患儿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以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降低冬季采暖给对环境带来的污染,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我国一些具备条件的城市,尤其是北方冬季采暖时间长的城市,开展了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取代煤作为冬季供热主要能源“煤改气”改造工程,使得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锅炉在集中供热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燃气锅炉占地面积小、辅机少、操作简便、环保效能显著等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然而,其使用的燃料的易燃易爆特性也给它带来易发生燃气泄漏、火灾、爆炸的固有风险,因此,集中供热燃气锅炉的安全与稳定,对保障供热正常,满足人们供热需求,以及保障民生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供热工作人员在开展供热工作时,应提高对燃气集中供热锅炉安全监护检修维护工作方面的重视程度,保证供热工作的安全与稳定,既是对安全生产要求的有效落实,也是对供热工作人员自身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集中供热锅燃气炉安全监护检修维护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以期为相关单位和人员,在燃气供热锅炉安全监护检修维护的技术措施应用方面提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集中供热燃气锅炉 安全监护 检修维护 对策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方法为首先选取到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鼻饲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样本,具体样本数量为5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这58例患儿在均分为研究组29例与常规组29例,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案为研究组患儿采取安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分组完成之后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待两组患儿分别接受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再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来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在统计两组患儿护理情况的过程中分别对比了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具体内容如下,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可知,研究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可知,研究组患儿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果:最后通过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针对于采取机械通气鼻饲进行治疗的患儿应采取安全护理模式经干预。结论:本次课题研究的最终结论为,安全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儿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患儿出现不良事件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儿科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鼻饲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用安全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接诊机械通气鼻饲患儿(n=6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0名,前者采取安全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氧合指数等指标。结果:关于不良事件,试验组的发生率是3.33%,和对照组的23.33%相比更低(P<0.05)。关于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和氧分压,试验组的数据分别是(95.37±5.92)%、(30.74±3.81)mmHg、(257.96±17.34)mmHg、(116.45±12.83)mmHg,和对照组(89.13±4.63)%、(42.79±4.15)mmHg、(203.57±13.52)mmHg、(96.94±9.79)mmHg相比更好(P<0.05)。结论: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用安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血气指标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机械通气 安全护理 不良事件 儿科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营养护理用于外科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的安全护理路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方法:选择了我院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诊断并且治疗护理的外科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100例研究对象分两组。研究组(n=50例)给予营养护理;参照组(n=50例)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参照组的营养水平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营养护理 外科 重症监护室 营养水平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21.1-2.21.12间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鼻饲治疗的100例患儿,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安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氧合指数(258.60±18.56)mmHg、血氧饱和度(95.30±5.76)%、氧分压(116.38±14.54)mmHg、二氧化碳分压(30.83±4.44)mmHg,护理人员工作态度(89.73±2.56)分、护理技能熟练度(88.65±2.93)分、情感支持(89.85±3.35)分、综合能力评分(90.32±3.13)分,均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儿科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鼻饲
  • 简介:摘要: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作为重要的医疗环节,对多管道安全护理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护理实施过程中的管路固定、药物给药、手术切口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等方面的细节护理进行分析,全面评估多管道安全护理的实施效果。

  • 标签: 心脏外科 重症监护室 多管道安全护理 细节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1969年初春的北京西郊,春寒料峭,阵阵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摇撼着路旁的大树。这一切,使得位于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中间的那一座俄式别墅小院,更显得阴森、孤寂。这座小院的四周有3米多高的砖砌围墙,墙上架着1米多高的电网。那院墙内的树木已长到十几米高,把院内占地约700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和后小院平房遮盖得严严实实,仿佛与世隔绝似的。

  • 标签: 回忆 战士 监护 司令部 空军 海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护理研究、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1例患者。对照组在接受治疗时不给予相关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治疗时给予充分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0.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总质量评分为(78.7±12.4)分,对照组为(63.5±15.2)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体会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春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01
  • 出处:《大健康》2023年第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 简介: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人人文关怀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入住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重症监护室的50名骨科术后清醒、无沟通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其采用人文关怀,观察干预前后重症监护室患者谵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干预后患者满意评分(97.87±2.04)分,高于干预前(90.12±2.15)分,差异存在用统计学意义(t=18.490,P<0.05);(2)干预后患者谵妄发生率4.00%低于干预前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人在护理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出现谵妄等不良情况发生率,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评价,对患者疾病预后有显著价值,值得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推广实践。

  • 标签: 重症监护;病人;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