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洗胃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40例洗胃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相同时间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洗胃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洗胃 舒适护理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整体护理应用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治疗的96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随机将他们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整体护理组,每组48例,常规护理组进行一般常规性的护理,整体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常规护理组总体有效率为79.2%、护理满意度68.8%,整体护理组总体有效率为91.6%,护理满意度95.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应用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整体护理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误服常见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误服意外伤害。方法对我院儿科急诊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8例误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误服1~4岁年龄段占76.5%,男孩高于女孩,误服种类以药物较常见占60.3%,误服地点家庭占77.8%,通过实施急救护理治疗和健康宣教等干预,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小儿误服有其自身规律特点,与年龄、家庭、家长自身因素等相关,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疾病康复,误服关键在与预防,需要家庭、社会层面等共同努力。

  • 标签: 小儿 误服 中毒 护理干预
  • 简介:1例71岁女性患者出现夜尿增多(2~3次/晚)2~3个月,门诊查血钙3.11mmol/L。追问病史,患者因骨质疏松症及骨性关节炎近2~3年规律服用碳酸钙D3(含元素钙300mg/片,1片/d)、阿法骨化醇(0.5g/d,1.5年前增加为0.75g/d)及两种保健品(多种维生素,每片含维生素D31000U、元素钙500mg,1片/d;关节王,每个剂量含维生素D32000U,2个剂量/d)。另外,患者因高血压长期服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每片含氯沙坦钾50mg和氢氯噻嗪12.5mg)、1次/d。入院后查25-(OH)D〉280μg/L,故考虑患者为维生素D中毒及高钙血症。停用钙片、保健品及氯沙坦钾氯噻嗪,多饮水并增加食盐摄入,给予硝苯地平,并予以水化。4d后查血钙水平稳定在2.33~2.41mmol/L。

  • 标签: 维生素D 高钙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对4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20例,死亡率50%,其中20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可有局部刺激症状及肺、肝、肾,心、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损害。死亡率随服毒量增大而增加,服毒量>50ml者14例全部死亡,白细胞>20×109/L者10例,低血压及昏迷患者全部死亡。30例行血液灌流,死亡15例,死亡率50%。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早期洗胃,及早进行血液灌流,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抢救率。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临床分析 多脏器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我科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3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低血糖、无死亡病例。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急、重,及时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患者治愈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提供吗啡正常用量所致急性中毒的救治建议与体会,望根据患者病情可酌情增减吗啡用量,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尽量做到看着患者服下口服药后再离开病房。方法系统回顾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结果6例患者在救治3小时内症状均得以缓解。结论吗啡虽然有强烈的镇痛作用,但应注意用量,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应减少用量,尤其是对于初次用药的人群,同时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癌痛重度疼痛患者的吗啡用量往往超过常规剂量,用药不规范或管理不当均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用药的注意事项,要合理规范用药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纳洛酮可有效地改善并解除吗啡中毒引起的临床症状,使患者迅速苏醒,在急救中是首选药物。护理人员当班中要有慎独的精神,应该具备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意识、准确评估判断患者病情的能力、急救护理忙而不乱的素质。

  • 标签: 吗啡急性中毒 纳洛酮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应用血浆置换术对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浆置换术进行抢救的11例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例)、观察组(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60.00%,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应用血浆置换术对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抢救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农药中毒 血浆置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庆大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随着其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它的耳毒性逐渐明显。本实验在体外用新生C57BL/6J小鼠的耳蜗基底膜构建庆大霉素耳毒性模型观察自噬的发生。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耳蜗基底膜应用庆大霉素之后,行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的结构,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的变化。结果在庆大霉素的耳毒性模型中,观察到了自噬现象的发生。结论自噬参与了庆大霉素的耳毒性过程,提示我们干预自噬可以影响庆大霉素的耳毒性过程。

  • 标签: 毛细胞 庆大霉素 耳毒性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糖尿病分型将患者分为A组(1型糖尿病)、B组(2型糖尿病)及C组(未分型糖尿病),分析不同组间的诱因、临床表现、检验及治疗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均具有酮症倾向;各组的主要诱因均为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不规则治疗;34例患者出现2种或以上临床表现,占76%,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者占71%。结论DKA的发病诱因复杂,常以感染多见,应注意预防感染,且临床表现各异,及时诊断、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临床诊治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方法对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精心治疗和护理,29例病情好有逐渐好转且治愈出院,无效1例。结论正内分泌代谢紊乱、去除诱因、密切病情观察,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减少病死率。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用于急诊中毒患者洗胃128例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的256例2015年1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诊中毒洗胃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结果平均首次吸出液体时间为(0.39±0.24)min;总洗胃时间为(27.51±6.19)min,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诊中毒洗胃患者的护理工作,采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方案可以更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诊 中毒 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6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对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种类、性别年龄等做了分析,总结了治疗方法。结论对中毒患者的中毒种类等相关数据做了分析,并对治疗方案做了总结,可以为重症中毒患者的救治提供有效的参考,有效提高中毒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ICU 重症中毒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5例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5例轻度患者仅采取输液、利尿等治疗,10例重度患者以催吐、洗胃、利尿等措施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入院时,在床旁采取12导联心电图检查,之后每隔4~6h进行复查,并采取心电监护。重度患者中,10例患者为紊乱性心律失常。频发多源室性心律失常均为重度中毒患者。2例重度中毒患者中,在床旁进行血液灌流治疗,1~3h后意识逐渐清醒。5例轻度中毒患者经对症治疗后,20~24h后以心电图检测后患者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较复杂,其中最常见的为室性心律失常,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可快速纠正心律失常,促进心电图恢复正常,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草乌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的抢救方法。方法试验对象来自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19例草乌中毒致严重心律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抢救。对比抢救前后血肌酐水平、心律失常好转情况和抢救成功率。结果经抢救,血肌酐恢复正常水平,心律失常症状明显好转,跟抢救前对比,差异显著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抢救成功,占94.74%,均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草乌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给予早期积极抢救,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草乌中毒 严重心律失常 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