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双侧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62例患者采用单侧PVP手术治疗(A组),另54例患者采用双侧PVP治疗(B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创伤指标、骨折体前缘高度、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Cobb角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用量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组和B组患者的体前缘高度、JOA评分、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体前缘高度、JOA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Cobb角测定值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体前缘高度、JOA评分、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11.29%)与B组患者(1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与单侧PVP治疗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单侧PVP手术时间短、X线曝光次数更少、骨水泥用量更少。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折,压缩性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双侧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62例患者采用单侧PVP手术治疗(A组),另54例患者采用双侧PVP治疗(B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创伤指标、骨折体前缘高度、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Cobb角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用量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组和B组患者的体前缘高度、JOA评分、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体前缘高度、JOA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Cobb角测定值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体前缘高度、JOA评分、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11.29%)与B组患者(1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与单侧PVP治疗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单侧PVP手术时间短、X线曝光次数更少、骨水泥用量更少。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折,压缩性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人)骨质疏松脊柱体压缩性骨折行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骨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期64例行经皮体成形术治疗的长寿老年人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变化、术中骨水泥渗漏、术后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活动能力术前术后变化等进行评估。记录术前、术后早期(术后3 d)及术后30 d患者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骨水泥外渗情况及术后体再次骨折、术后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血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0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依次为(8.34±1.12)分、(2.17±1.45)分和(1.83±1.15)分(F=540.876,P<0.01);活动能力评分依次为(2.83±0.94)、(1.59±0.70)和(1.39±0.60)分(F=65.492,P<0.01)。术中骨水泥渗漏18例(28.13%),术后30 d内肺炎4例(6.25%),泌尿系感染9例(14.06%),下肢静脉血栓3例(4.69%),褥疮1例(1.56%),手术体再次骨折2例(3.13%)。术后30 d随访期间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体成形术治疗长寿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活动能力,是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手段。

  • 标签: 长寿 骨折,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可弯曲体后凸成形术(PCK)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行PCK治疗的OVCF患者。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组患者手术前后行X线检查测量体高度及Cobb角,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记录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术后行CT检查观察骨水泥渗漏率及骨水泥分布;收集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研究共组32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74.9±9.9)岁(范围:64~81岁),术中骨水泥注入量为(4.2±1.5)ml(范围:2~6 ml),骨水泥分布Ⅰ型28例,Ⅱ型4例;12例(37.5%)出现骨水泥渗漏,无椎管内渗漏及静脉渗漏发生。患者的体高度从术前的(21.9±6.2)mm改善至术后即刻的(24.3±4.3)mm(t=-2.836,P=0.008);Cobb角从术前的[M(QR)] 14°(15°)改善至术后即刻的12.5°(12.75°)(Z=-1.950,P=0.051);VAS从术前的(6.8±0.7)分改善至术后即刻的(1.7±0.8)分(t=28.946,P<0.01);ODI评分从术前的(73.4±7.3)改善至术后即刻的(21.3±5.7)分(t=32.250,P<0.01)。患者术后随访(19.7±3.7)个月(范围:15~29个月),1例患者发生再骨折(3.1%,1/32),无患者出现神经功能减退、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应用PCK治疗OVCFs患者临床效果良好,骨水泥分布满意。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椎体 弯曲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经皮体成形术,实验组采取经皮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内VAS疼痛评分均较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obb角测量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发现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使用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纠正后凸畸形,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剑突上正中小切口及胸骨左缘第3或第4肋间小切口行经胸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术的疗效、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采用不同微创行TEE引导下胸VSD封堵术的179例2岁以内(3~21个月)VS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剑突上正中小切口(切口大小为1.0~1.5 cm,A组)87例,采用胸骨左缘第3或第4肋间小切口(切口大小为1.0~1.5 cm,B组)92例,两组均右心室面无血管区穿刺完成封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封堵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胸液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A组及B组的封堵成功率分别为97.7%(85/87)和96.7%(89/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52.7±15.4)min和(39.3±12.3)min,术后胸液引流量分别为(49.2±11.8)ml和(31.7±6.9)m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近中期发生胸廓畸形4例,B组无胸廓畸形发生。随访12~72个月,两组均无封堵伞脱落、残余分流、房室传导阻滞、瓣膜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剑突上正中小切口及胸骨左缘第3或第4肋间小切口行TEE引导下胸VSD封堵安全、可行,且后者与前者相比操作更简便、用时更短、胸液引流量更少,创伤更小、更美观,同时避免了胸廓畸形的发生。对于术中TEE评估封堵概率低的患儿,为避免多处皮肤切口,采用剑突上小切口更合适。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心脏封堵器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两层四道倒刺线网格状缝合技术在腹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回顾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18例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由同一名术者行经腹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48.7±13.4)岁。术中均采用两层四道倒刺线网格状缝合技术:用V-Loc 3-0倒刺线自上而下缝合肾脏内层髓质创面,再自下而上加固缝合,用V-Loc 2-0倒刺线自上而下缝合肾脏外层皮质创面,再自下而上加固缝合,使内外层均形成双层交错共4层网格状缝合。收集患者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记录术前、术后肌酐等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肿瘤学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热缺血时间(28.5±4.8)min;术中出血量(83.1±36.0)ml;术前肌酐水平(78.7±12.3)μmol/L,术后肌酐水平(82.5±15.7)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3.4±1.4)d;术后住院天数(5.8±1.9)d;1例术后需输血,1例出现低热,无严重出血、尿漏、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术后复查双肾CT等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应用两层四道倒刺线网格状缝合技术完成腹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缝合操作,既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又不延长肾脏热缺血时间,有利于保护患者肾功能。

  • 标签: 两层四道 网格状缝合技术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中应用两体一面解剖技术定位肾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实施腹腔LRN并应用两体一面解剖技术定位肾动脉的206例肾肿瘤患者资料,其中71例来自开封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135例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男性126例,女性80例,中位年龄54岁(范围:35~82岁)。肿瘤位于左肾102例,右肾104例,肿瘤最大径(6.8±2.5)cm(范围:3.0~12.7 cm)。术中循生殖静脉定位肾静脉,以肾静脉复合体、肾下极复合体和腰大肌平面作为两体一面解剖标志定位肾动脉,记录两体一面解剖技术的实施情况、肾动脉解剖特征及其定位时间、血管相关并发症等。不同侧别手术结果的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t检验。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4.4±13.6)min(范围:22~116 min),无中转开放,未发生肝、脾或肠管等副损伤。163例为单支肾动脉,43例为2~4支肾动脉,肾动脉主干之外共检出副肾动脉60支。右侧手术检出副肾动脉的比例为27.9%(29/104),高于左侧手术的13.7%(14/102)(χ²=6.251,P=0.012)。肾动脉主干在肾静脉下、后方直接定位占80.1%(165/206),因位置偏高,在肾静脉复合体上缘开窗辅助定位占19.9%(41/206)。副肾动脉在肾静脉下、后方直接定位占76.7%(46/60),因位置偏高,辅助开窗定位占23.3%(14/60)。左侧手术肾动脉定位时间为(21.2±9.4)min(范围:11~43 min),右侧为(17.5±9.3)min(范围:9~32 min),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0,P=0.005)。术中估计出血量(51.8±25.2)ml(范围:20~400 ml),发生4例血管损伤并发症,予以腔镜下处理,1例接受输血治疗。结论腹腔腹腔镜LRN中以肾静脉复合体、肾下极复合体和腰大肌平面作为标志能够准确定位多种位置和解剖类型的肾动脉,肾动脉定位时间较短,血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肾动脉 两体一面解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航引导下鼻内镜蝶筛摘除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影像学表现为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并行导航引导下鼻内镜蝶筛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附视频)的12例(12只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32~59岁。分析患者术前、术后视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例术前视功能无损伤患者,术后视功能仍然正常。其余9例患者术前均有视功能损伤,其中3例术后视功能完全恢复正常,2例视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4例术后视功能无变化。12例患者中3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眼球内转轻度受限伴复视症状,均在术后1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导航引导下鼻内镜蝶筛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摘除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21,57:837-843)

  • 标签: 眶肿瘤 血管瘤,海绵状 内窥镜检查 鼻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在神经内镜鼻蝶扩大颅底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鼻蝶扩大手术中出现高流量脑脊液漏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包括颅咽管瘤42例、鞍结节脑膜瘤18例,嗅沟脑膜瘤9例、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脊索瘤8例、三叉神经鞘瘤4例、鞍区蛛网膜囊肿4例、鞍区生殖细胞瘤3例。病灶切除后均采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的多层颅底重建方式,术后均未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术后均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以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颅底重建情况。结果118例患者的鼻中隔骨瓣均制作成功,术后复查副鼻窦薄层CT显示鼻中隔骨瓣修复颅底情况良好,鞍区MRI平扫+增强扫描显示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呈倒"C"形强化,提示黏膜瓣生长良好。术后颅内感染2例,其中脑脊液漏1例,均治愈。无再次行颅底修补的患者。患者术后卧床的中位时间为2.0 d(2~13 d),肺部感染2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神经内镜显示颅底黏膜瓣生长良好,无脑脊液漏。11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5个月(2~23个月),均未发现迟发性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情况,复查副鼻窦薄层CT显示鼻中隔骨瓣愈合良好,鞍区MRI增强扫描显示鼻中隔黏膜瓣强化明显,提示颅底黏膜瓣生长良好。结论神经内镜鼻蝶扩大手术后采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进行颅底重建,不仅可以降低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避免术后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

  • 标签: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脑脊液鼻漏 颅底重建 鼻中隔骨瓣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在神经内镜鼻蝶扩大颅底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鼻蝶扩大手术中出现高流量脑脊液漏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包括颅咽管瘤42例、鞍结节脑膜瘤18例,嗅沟脑膜瘤9例、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脊索瘤8例、三叉神经鞘瘤4例、鞍区蛛网膜囊肿4例、鞍区生殖细胞瘤3例。病灶切除后均采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的多层颅底重建方式,术后均未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术后均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以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颅底重建情况。结果118例患者的鼻中隔骨瓣均制作成功,术后复查副鼻窦薄层CT显示鼻中隔骨瓣修复颅底情况良好,鞍区MRI平扫+增强扫描显示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呈倒"C"形强化,提示黏膜瓣生长良好。术后颅内感染2例,其中脑脊液漏1例,均治愈。无再次行颅底修补的患者。患者术后卧床的中位时间为2.0 d(2~13 d),肺部感染2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神经内镜显示颅底黏膜瓣生长良好,无脑脊液漏。11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5个月(2~23个月),均未发现迟发性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情况,复查副鼻窦薄层CT显示鼻中隔骨瓣愈合良好,鞍区MRI增强扫描显示鼻中隔黏膜瓣强化明显,提示颅底黏膜瓣生长良好。结论神经内镜鼻蝶扩大手术后采用鼻中隔骨瓣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进行颅底重建,不仅可以降低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避免术后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

  • 标签: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脑脊液鼻漏 颅底重建 鼻中隔骨瓣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耻骨后及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照组采取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以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较长,但出血量较少,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低,住院时间较短(t=8.937、8.195、8.060、8.595,P<0.05)。术后1 d,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t=4.154,P<0.05),丙二醛水平高于对照组(t=5.238,P<0.05)。术后1年,观察组完全控尿率为48.94%(23/47)、生化复发率为6.38%(3/47),对照组相应项分别为44.68%(21/47)、10.64%(5/4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17、0.55, P>0.05)。结论耻骨后、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性相当,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微创优势,可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 标签: 前列腺癌 经耻骨后入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锁骨上深静脉置管的操作成功率,减少机械并发症,本研究基于锁骨下静脉相对固定的毗邻解剖关系,对锁骨上深静脉置管的"标准流程"进行适当改进,提出一种锁骨上锁骨下静脉置管的辅助手法,并以歌诀形式加以总结归纳(歌诀:拇指定位寓妙算,针入静脉宜平穿。细针到位固定稳,伴行穿刺又何难?大针到位需测压,血管明辨命相关。导丝置入应顺畅,扩皮置管回血看。)。作为教学需要,歌诀形式更加简明扼要,便于记忆,也贴近手把手实战,以期为临床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置管 困难置管 操作手法 歌诀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微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期收治的64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颌结扎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小切口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愈合程度、咬合关系,张口度,外形恢复等方面皆显著比对照组术后效果好,同时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也显著的比对照组低,两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微小切口内固定的方式对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愈合程度、咬合关系,张口度,外形恢复等效果,能够显著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小切口入路内固定 口腔颌面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侧前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新郑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86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全部患者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左侧后,观察组采用右侧前,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随访3年,记录两组生存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脾脏撕裂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肺部感染及吻合口漏发生率相近(P>0.05);随访3年,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右侧前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患者短期生存率提高、生存时间延长。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 生存时间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内下颌角截骨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变化,以及影响手术满意度的因素。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23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口内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根据中文版FACE-Q制作问卷,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从面部外观、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估,分值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与各维度得分的关系,并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模型探索影响手术满意度的因素,当回归系数B>0时说明具有正向影响关系。结果共收回83份完整问卷,其中男12例,女71例,年龄19~41岁,平均25.8岁。其中初中学历1例,高中11例,大学54例,硕士及以上17例。1例患者对手术效果不满意,其余患者均表示满意。不同维度术后的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面部与下颌满意度提高了(32.54±13.77)分,颏部满意度提高了(8.17±10.97)分,面部总体外观满意度提高了(31.42±15.67)分,心理健康提高了(18.17±16.39)分,社会功能(自信心)提高了(14.11±13.34)分。不同文化水平之间的患者在不同维度的FACE-Q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对患者手术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正相关关系(r:0.482~0.806,P<0.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示术后下颌轮廓与下面部的美观程度会对结局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回归系数B>0,P<0.05,R2=0.584)。结论下颌角术后患者的面部外观、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自信心)等方面都有所改善,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最可能的因素为术后下颌轮廓与下面部外观的美观程度,同时也与受教育程度、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 标签: 下颌骨截骨术 病人满意度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 调查和问卷 FACE-Q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组患者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开展不同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胫骨骨折患者,入选患者均采取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髌上,对照组采取髌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髌上相比于髌下具有更高的疗效与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髓内钉内固定 入路途径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直接前侧(DAMIS)与后外侧(PL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2018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17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89髋)采用DAMIS全髋关节置换术(DAMIS组),男41例、女48例,年龄61~78(68.63±4.35)岁;82例(82髋)采用PLA全髋关节置换术(PLA组),男36例、女46例,年龄62~76(67.93±3.49)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1、2周和1、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DAMIS组与PLA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AMIS组术中出血量(208.09±23.45)mL、术后卧床时间(0.55±0.62)d,均少于PLA组的(293.66±43.45) mL和(1.56±0.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198、8.406, P值均<0.01);术后1周、2周、1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72.66±4.87)、(76.71±4.13)、(81.94±4.73)分,均优于PLA组的(61.38±7.61)、(68.13±6.16)、(74.06±5.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46、10.600、10.431, P值均<0.01);而术后3、6和12个月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MIS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PLA出血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康复更快,早期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微创直接前侧入路手术 后外侧入路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