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消毒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实施优质护理改革,主要通过应用展开基础知识培训、强化服务理念与责任心、强化安全护理以及和其他科室加强沟通等护理方法。结果各科室满意度评分、受伤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改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各个科室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人员受伤率,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改善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结果实验组研究对象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P=0.021)。结论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肝硬化患者睡眠质量水平。

  • 标签: 肝硬化 心理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褥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褥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褥疮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20%,护理后BradenScal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降低褥疮发生率,临床价值高。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褥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住院老年跌倒高危患者的自我防跌倒意识及防跌倒措施的执行率,从而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共172例患者对防跌倒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影响有效控制跌倒发生及影响防跌倒措施实行的原因,于2015年1月成立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小组,构建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的管理模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并对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患者对跌倒防范措施知晓及执行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的防跌倒意识及措施的执行情况有明显改善(P﹤0.5)。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住院老年高危患者及家属对防跌倒的意识,提高了对防跌倒措施的执行程度,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减少了纠纷,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住院患者 跌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实际的对孕妇进行助产过程中对于助产质量以及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助产质量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两组孕妇在经过护理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孕妇的助产质量以及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孕妇,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孕妇进行助产的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孕妇的助产质量并降低孕妇的产后出血率,在临床对孕妇进行助产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助产质量 产后出血 作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从而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生活中的巨大意义。方法将86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B组,A组患者接受普通的治疗护理。B组在接受遵医嘱服药,静脉输液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对患者从身体、心理、饮食以及生活上给予整体关注和指导,采取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心理状态,住院时间,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等。结果患者采取基础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后,86例肝硬化患者在医院治疗时间平均为22.4天,5年生存率为74.6%,2例并发原发性肝癌死亡,6例并发消化道出血,其中2例因大出血死亡。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 心理护理干预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改善护理系统的运用状态,提高运行效益,是护理管理研究的重大课题。随着国外先进护理理论、管理方法的引进,护理管理理论和实践得到了不断发展。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交接班流程并引入SBAR沟通模式对C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4名护士按照传统交接班模式对2014年7月-12月196名入科患者进行交接班为对照组,选择14名护士按照再造流程对2015年1月-6月208名入科患者进行交接班为研究组,比较两种交接班模式患者病情掌握的程度、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交接问题发生率和护理质量缺陷发生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再造的交接班流程有利于提高CCU护理质量.关键词CCU;;交接班;再造流程;护理质量TheinfluenceofnursingcarequalitybyreengineeringhandoverprocedureinCCU中图分类号R24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2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出院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出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遵医依从性、疾病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别。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及疾病复发防控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明显提升脑卒中患者的遵医情况,降低疾病复发率。

  • 标签: 延续护理 脑卒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对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产妇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家庭访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出现异常的几率为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产后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抑郁症出现几率是1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后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妇 产后延续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对于妇产科患者来说,由于自身身体的特殊性,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对该科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安全方法,从各个方面做好质量管理。同时,这也对妇产科护士的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护士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训加强业务水平。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要严格按照规程办事,注意细小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科室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明确的规章对护理人员的行为加以约束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能力。文章通过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探究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 标签: 基层医院 妇产科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存在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强化标准预防措施。结论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预防是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保护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安全隐患 制度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出现的20例不良护理事件,根据护理质量指标对这2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主要的不良护理事件包括了用药错误、跌倒以及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等,而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及职称等都会对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产生影响。结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质量指标能够科学分析和管理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措施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保证患者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 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产科护理文件书写中的效率。方法我院于1~3月份通过到现场抽200份病历对体温单、待产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进行调查,存在问题列入整改范围内,于4~8月份应用pdca管理,09~11月份现场抽200份病历对体温单、待产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调查发现,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pdca成效管理后有利于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应该全面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文件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常规组护理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100%,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后均得到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干预护理 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