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37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社会支持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抑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社会支持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分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人血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呼吸频率以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等。结果试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后人血白蛋白水平与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改善,但试验组各项数据改善效果更加理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各项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显著,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营养支持疗法 临床治疗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心理支持治疗缓解晚期胰腺癌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于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按照其住院单双号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给予所有患者心理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给予观察组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SAS)、疼痛(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后观察组的VA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心理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晚期胰腺癌患者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晚期胰腺癌 盐酸吗啡缓释片 阿米替林 心理支持治疗 疼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支持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接受的35例接受早期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临床资料,观察比较本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气血指标情况、呼吸频率及心率、胸部CT评分。结果治疗后患儿动脉气血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本组患儿呼吸频率、心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6h患儿胸部CT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24h、48h患儿胸部CT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早期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儿呼吸情况,优化气血指标,提高临床疗效,推荐使用。

  • 标签: 早期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恶心呕吐、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化疗患者48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分级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接受整体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面心理,减少呕吐、恶心的产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白血病化疗 恶心呕吐 负性情绪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社会支持护理对子宫全切除术术后患者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社会支持护理措施,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干预后两组的社会支持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社会支持度各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社会支持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社会支持护理 子宫全切除 自我调控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出血病人预后及营养指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以及营养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前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67±4.38)分,对照组患者的为(21.43±4.39)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8%低于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34%,P<0.05;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发现,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预后及营养指标的疗效明显,为患者预后做出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具有很大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重症脑出血 预后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内营养液间断输注和持续输注用于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经鼻腔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患者以胃肠营养泵持续注入肠内营养液;对照组30例,患者以50ml注射器间断注入肠内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和APACHE-Ⅱ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营养支持后,试验组TSF为(6.6±0.9)mm,TP为(72.0±1.8)g/L、LYM为(1.5±0.2)109/ml,APACHE-Ⅱ评分为(19.2±2.8)分,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期间,试验组腹泻1例(3.3%),反流1例(3.3%),未见胃潴留和吸附性肺炎病例,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行持续输注或间断输注均能基本保证营养供给,对改善患者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具有积极意义。但肠内持续营养输注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具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持续输注 间断输注 营养支持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社会支持护理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自我调控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子宫全切除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社会支持护理,比较两组社会支持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社会支持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调控能力。

  • 标签: 子宫全切除 社会支持护理 生活质量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经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予以药物治疗,实验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2wHAMD评分(8.01±1.02)分等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生活功能(51.08±5.14)分、物质生活(52.14±2.41)分等均更高(P<0.05)。结论将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应用于患者中,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 心理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认为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4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术中放置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术后8小时开始经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针对留置胃管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支持治疗期间患者常见胃肠道不适症状,包括鼻咽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及治疗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不适症状均得到有效处理,无并发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2d,平均住院费用31079.6元。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不适,增加患者舒适度,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胃管鼻空肠营养管 胃肠道不适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照顾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共收治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循抽签原则随机分组,将76例患者分为A组、B组,每组均为38例。A组实施支持性护理,B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照顾者焦虑情绪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对比照顾者焦虑评分,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实施支持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照顾者护理满意度,减轻照顾者的焦虑程度,存在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支持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 照顾者焦虑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艾滋病合并结核双重感染患者48例,将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24)。对两组都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命质量普适性测定量表进行调查,综合分析两组的调查结果,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这两者间的关系。结果A组的社会支持评分为(39.52±7.06)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9.65±11.24)分,明显高于B组的(31.27±5.43)分、(63.71±10.98)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艾滋病合并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分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结论为艾滋病合并结核双重感染患者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同时予以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生活质量 艾滋病 社会支持 结核双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研究组加用营养支持,分析两组营养状态、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MNA-SF评分、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常规和资料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采用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厌食行为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肿瘤治疗方案患者,观察组患者为常规肿瘤治疗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营养状况、厌食行为及癌因性疲乏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老年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采用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厌食行为及癌因性疲乏。

  • 标签: 老年终末期恶性肿瘤 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状况 厌食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脏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取扩血管、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方法;治疗周期为7天;将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的LVEF、E/A和Tei指数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NP、NT﹣proBNP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其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功能障碍,改善氧血症等,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安全性高且能及时抢救患者左心脏衰竭发病状况,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脑钠钛 心脏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脏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取扩血管、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方法;治疗周期为7天;将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的LVEF、E/A和Tei指数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NP、NT﹣proBNP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其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功能障碍,改善氧血症等,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安全性高且能及时抢救患者左心脏衰竭发病状况,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脑钠钛 心脏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