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效果谢小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集束化护理对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效果谢小玲

谢小玲

汉寿县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900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0例ICU中使用呼吸机支持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在为期六个月中对患者进行追踪护理。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1.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103.58±60.33)h和入院ICU天数(5.32±1.93)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1.5±0.25)k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者更具优势。结论: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入院ICU天数,明显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疾病预后,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时间:影响

在ICU病房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即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者肺部发生的一种实质性感染[1]。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患者在医疗质量方面的服务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使用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6年9月到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使用呼吸机支持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48例,女52例;年龄42-78岁,平均值(59.62±10.57)岁。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40-75岁岁,平均值(58.36±10.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进行常规护理,并且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并做到严格执行,同时需掌如何正确吸痰以及吸痰时机的把握,采用的体位是半坐位[3]。护理人员把床头适当的抬高30到40度,做到防止使用呼吸机支持的患者产生细菌移植和误吸。

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具体内容为:

(1)口腔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口腔方面的护理是否做到位有密不可分的直接影响。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主要由于在机械通气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患者口腔,由口腔插入到气管当中,与此同时会有细菌附着上面带入到呼吸道中,打破了平衡状态,增加了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对呼吸机械加强湿化、温化,以减少患者气道粘膜的损伤。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2)分泌物的管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内分泌物及时清理,同时对患者的气管导管实施消毒措施,是降低患者下呼吸道发生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若不及时清理,患者分泌物将堆积在导管上方,易造成感染。

(3)肠道营养方面的管理护理人员需全面考虑在胃肠道方面患者的病情情况,患者食物若进入呼吸道,极易造成危险,在鼻饲方面也同时存在感染的风险。护理人员需特别注重患者胃肠道的营养,做到有效的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4)呼吸机相关护理医护人员做好对呼吸机的清理工作,同时对呼吸机附件进行消毒与清洁,清洗过滤网,及时更换灭菌蒸馏水。同时应注意对湿化器进行更换。

(5)体位护理若患者无特殊医嘱情况,可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以有效预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唾液淤积;其次,可以稍微抬高患者下肢,嘱咐、督促及协助患者施行肢体功能锻炼;若患者无昏迷,则护理人员可与其耐心沟通交流过程中,以语气温和的讲解抬高头部的好处,同时,可以协助患者调整其舒适度,以有效预防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性及积极性,以及有效预防发生压疮。若患者为昏迷状态,则应协助其调整头高位的同时,加强皮肤护理,定时扣背、定时翻身,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病情变化。

镇静管理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患者在镇定方面的措施,具体操作如下:两次镇静干预之间需相隔一日;再次给予患者使用镇静剂时,应在患者意识恢复情况下进行;除此之外,在镇静剂中断期间,应结合患者实况给予一定肢体约束。

(6)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人数、入住ICU天数及住院费用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用SPSS20.0版本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达,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的方式表达,实施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入住ICU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临床常见的医院内肺实质感染疾病,容易导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疾病预后、疾病康复受到一定影响,个别严重患者甚至因此致死。作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类型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若未得到妥当处理,则容易对医院社会效益、医院经济效益形成严重不良影响[4]。

传统护理模式不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其中呼吸机支持患者的口腔护理方面不足,传统护理模式不能够有效的清理患者口腔[5]。呼吸集束化干预属于临床新型护理模式,被越来越广泛运用于临床重症ICU护理中。相关研究表明,运用呼吸集束化干预可以有效减少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从而提供针对性及循证基础措施。在实施呼吸集束化干预过程中,通过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病情情况,避免患者发生呼吸异常、体温异常等,从而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在实施呼吸集束化干预过程中,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体位变化,以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当中,在常规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后,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VAP人数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效果更具有优势。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降低医疗方面的成本、减轻患者在经济方面的负担,是实施有效的一种护理模式。

总而言之,在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焕新.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预防及护理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1):1511-1514.

[2]刘莉.集束化护理模式对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6,3(20):100.

[3]田晓华,刘卫荣,袁玲等.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1(3):241-243.

[4]戴慧芳,苏小游,陈芳等.集束化护理在提高急诊NAVA治疗AECOPD患者撤机成功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3):2993-2996.

[5]苏婧.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4(5):7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