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当代爱尔兰诗人迈克尔·朗在其诗作中多次引入荷马史诗中的诗节或意象,以具有“地方色彩”的词汇予以再现,重新彰显了其中为柏拉图诗学所贬损的形象或文辞,思索了暴力、哀悼与和解等主题。本文引入西蒙娜·薇依、朱迪斯·巴特勒等思想家关于史诗的论述,探讨朗的“史诗书写”,指出其“荷马诗节”既承继了古典世界的深蕴与厚重,又附加了当代政治的现实感与紧迫性,不仅是援古证今的修辞术,还是隐晦的诗学策略,指向了一种“反柏拉图”的“脆弱美学”。

  • 标签: 北爱尔兰 荷马 哀悼 和平 脆弱性
  • 简介:写于一九八O年的中篇小说《杂色》是王蒙创作道路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家高行健在《谈王蒙的(杂色)》一文中说:“当代作品如果能有杰作,我想王蒙的《杂色》可以属于这杰作之林……”而俄罗斯汉学家托罗普采夫·谢尔盖则干脆将王蒙的《杂色》看作是“‘登山成仙’的神话”,“认为它是王蒙最好的作品”。

  • 标签: 艾特玛托夫 王蒙 当代作品 创作道路 中篇小说 高行健
  • 简介:摘要文物修复工作是一项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工作,作为新时期的文保工作者,在继承传统修复技艺的同时,如何合理使用文物修复设备,提高工作成效,是我们每个文物修复工作者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几个常见的修复设备,抛砖引玉,简单谈谈文物修复过程中,如何合理的使用修复设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文物修复 修复设备 应用
  • 简介:本文旨在以保罗·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讲座》一书为研讨平台,分析科如何细读马克思经典文本,提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法思想,并以此构成其叙述诗学的反思维度。叙述在赋予事件逻辑结构的同时,成为一种将对象合理、合法化的过程,从而"歪曲"了现实的本来面貌。但科指出当表象成为绝对的"歪曲"之前,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活动和语言活动的一部分,一种"现实生活的语言"先于"歪曲"存在。乌托邦并非天然地属于意识形态,文学乌托邦具备一种"自反性结构",我们以之重新审视在现存秩序中扮演的角色,乃至秩序本身,成为显现未来事件的希望。本文试图呈现科如何在充分的"漫长迂回"(lelongdétour)中完成了对意识形态、乌托邦及其叙述中介的深度诠释,肯定了只要人是能想象、能书写、能叙述、能行动的主体,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就存在更新和实践的可能性,这构成了对流行的意识形态、乌托邦终结论的有力回应。

  • 标签: 保罗·利科 叙述 意识形态 乌托邦 想象
  • 简介:《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力作,故事取材于19世纪初的英国上层社会,主要通过描述两位性格迥异女性的不同命运,向世人们展示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道德危机和腐败堕落,进而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和金钱至上的观念。爱米丽亚·赛特笠(AmeliaSedley)是一位富商的女儿,她性情温顺善良、逆来顺受,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却略显迂腐、懦弱,最后她得到了幸福的家庭和富足的生活。

  • 标签: 《名利场》 爱米丽 人物形象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9世纪初 赏析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奥塔这里说的崇高美学是指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崇高感的论述,奥塔把形式上的探索与实验看作后现代艺术的真谛,奥塔对元叙事和现代知识分子理论的解构

  • 标签: 后现代主义弗朗索瓦 无奈后现代主义
  • 简介:20世纪最后十年里,后现代主义一再被用来描述某种思想范式、时尚风格或学术方法。被约集于这一名称之下的现象斑驳陆离,对其名称本身的溯源与界定也是五花八门。这引起了笔者对这一课题的兴趣,随即着手对其中的代表人物,法国当代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利奥塔 元叙事 审美意识 文学理论
  • 简介:1946年,中国战地记者、文学研究者萧乾站在苏黎世詹姆斯·乔伊斯的墓前凭吊时说:“这里躺着世界文学界一大叛徒。他使用自己的天才和学识向极峰探险,也可以说浪费了一份禀赋去走死胡同。”49年后,萧依然认为乔伊斯滥用了其精湛的技巧。此时的萧已获得了发表保留意见的权利;他与夫人文洁若刚刚完成了一项或许连赫拉克勒斯都自叹弗如的工程——将《尤西斯》译成了中文。“人到老年应该做些有

  • 标签: 《尤利西斯》 詹姆斯·乔伊斯 翻译家 中文版 斯蒂芬 作品
  • 简介:《温柔之歌》特别适合中国读者,因为我们的现实主义阅读环境。在二0一七年,有两则新闻让中国所有家长忧心难过。一则是北京某幼儿园虐童事件,一则是杭州女保姆纵火烧死主人一家三口案件。《温柔之歌》的故事像极了杭州保姆案,一个在外人眼里完美得像天使一样的保姆,一个和雇主家庭一起出国旅游的保姆,最后竟然杀死了她所看护的两个孩子后自杀。除了简单的悲伤之外,

  • 标签: 现实主义 温柔 断裂 绳子 写作 中国读者
  • 简介:简·斯迈利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作家和短篇故事作家。她的作品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反映美国中西部人们的生活。在她的

  • 标签: 吉妮 女性自我 土地 生活空间 重建 小说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17
  • 简介:奥塔的艺术理论,奥塔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界定不是描述性地谈论后现代艺术的种种特征,这种现代知识分子理论受到后现代哲学家的批判

  • 标签: 后现代主义弗朗索瓦 无奈后现代主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6
  • 简介:奥塔这里说的崇高美学是指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崇高感的论述,康德引入理性理念——想像力在崇高对象面前的挫败感,康德在这里所说的理性理念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理性

  • 标签: 后现代主义弗朗索瓦 无奈后现代主义
  • 简介: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剧坛上一位伟大作家,像尤金·奥尼尔以及田纳西·威廉斯一样,为美国乃至世界戏剧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米勒为观众奉献了诸如《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以下简称为《推》剧)、《炼狱》、《代价》等优秀作品。在《推》剧中,米勒将社会剧与心理剧完美地结合起来,将之提高到现代悲剧的高度,被誉为美国神话。通过该剧,米勒对19世纪晚期和整个20世纪始终争论不休的现代悲剧存在与否的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 标签: 《推销员之死》 悲剧性 主人公 威利 面具 19世纪晚期
  • 简介:伽达默尔和科对"真理"和"方法"两个概念及其内在联系的理解有着明显的分歧。科认为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导致了真理与方法的断裂,而伽达默尔指出科倡导的方法不能达到一种更普遍的诠释学真理。本文指出,二者的分歧体现的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真理观的两种不同发展路径:伽达默尔以柏拉图的对话为范式,强调诠释学对话中开显出来的理解的真理;科以对文本的结构分析为基础,关注以反思为中介达到的自我理解的真理。科的理解说明辩证法和伽达默尔的问答辩证法都远离绝对真理,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和诠释学经验的开放性。两位哲学家都试图让诠释学从海德格尔彻底的基础存在论回到具体的精神科学,并从不同角度为精神科学的独特真理提供了辩护。

  • 标签: 伽达默尔 利科 真理 方法 精神科学
  • 简介:摘要职业指导是一个进步的社会变革运动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变更流动已成为社会常态。随着我国体制的转轨,结构的调整,社会的转型,失业人员骤增,就业问题突出。这时候,职业指导非常关键。

  • 标签: 职业指导 内涵分析 重要性
  • 简介:在明媚而慵懒的午后,静坐海边,任轻柔的海风吹拂脸颊.看海鸥在海面上飞翔.和心爱的人在优雅的小提琴曲中细细地品尝杯中的红酒……这种高雅而精致的生活方式正是奥地利小姐安杰所推崇的。

  • 标签: 奥地利 首席代表 美好生活 红酒 葡萄酒 中国
  • 简介: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有“病态”与“颓废”的特征,但其中曲折地表达了一种自我扩张与个性自由的理想,这集中地表现在代表作家诺瓦斯与霍夫曼的创作中。“死亡诗人”诺瓦斯的创作通过歌颂“黑夜”与“死亡”去感悟生命,表达对生命的执着,其间隐藏着一个力图扩张的自我。霍夫曼的创作借离奇怪诞的情节与人物展示了人的双重自我与心理张力。诺瓦斯、霍夫曼等德国浪漫派作家关注人的自我,说明了他们对人自身的关注,对人的感性世界、深层心理的关注,表现出了在人文取向上与启蒙文学的明显分野。

  • 标签: 德国浪漫主义 颓废 自我 诺瓦利斯 霍夫曼
  • 简介:<正>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西斯》的两个中译本都在1994年与公众见面。一个是萧乾和文洁若合译的,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萧译);另一个由金隄翻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上卷,下卷于1996年出版,以下简称金译)。一部外国文学名著,

  • 标签: 《尤利西斯》 中译本 形容词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 斯蒂芬 忠实于原文
  • 简介:茨卡娅的《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这部小说主题反映女性生活和女性话题,关注普通女人的生活遭遇与生活状态。本文尝试建构作为艺术文本的小说《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的语言文化场,分析艺术文本中能揭示“女性心灵”的文化观念,通过对“道德”、“家庭”、“爱情”、“责任”和“聚和性”等文化观念的深入剖析,阐释作家建构的文艺世界图景的同时,揭示作品中强调的俄罗斯民族历史的女性道德语言世界图景和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

  • 标签: 语言文化场 文化观念 女性心灵
  • 简介:诺奖的心思你别猜有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叫《女孩子的心思你别猜》,歌曲还一再重复“别猜,别猜你别猜”。女孩子的心事难猜度,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心思比女孩子的心思更难猜。关注了几年诺贝尔文学奖,我的一个印象是:出人意料是正常的,意料之中却是罕见的。今年的情况也不例外。10月7日当地时间一点左右(北京时间约七点钟),瑞典文学院公布了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谜底一揭开,我照例感到出乎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院 诺贝尔奖 文学作品 女作家 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