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实施范围报名参加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升学)考试初中各年级学生。考试方式、内容及分值初中学业水平(升学)考试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采取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综合确定考试成绩的办法,按总分60分计入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总成绩。

  • 标签: 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业水平 考试内容
  • 简介:摘要尾矿干式堆存工艺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尾矿堆存技术,因其在提高尾矿回水利用率、减少尾矿坝溃坝风险、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可观的安全环保、社会经济效益而得到大力推广运用。目前,国家尚未制定干式堆存尾矿库的专项安全标准化工作标准。为推进干式堆存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青海省某州安监局、经商委联合某干式堆存尾矿库企业、安全专家共同起草了青海省某州《干式堆存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试行)办法》,用于指导该州范围内干式堆存尾矿库标准化创建工作。

  • 标签: 干式堆存 尾矿干堆 尾矿库 安全标准化 标准化评分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和VAS评分。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11月被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中随机拣选120例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形式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保守组60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使用VAS疼痛测量表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反应,同时根据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反应明显低于治疗前,评价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有效率为98.3%,高于保守组患者83.3%,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采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球囊扩张 椎体后凸成形术 治疗效果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地佐辛及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术后应用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VAS疼痛评分、Bromage分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行对髋关节手术老年患者共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及C组(50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地佐辛静脉注射及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注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24hVAS评分、BCS评分、Bromage分级、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C组患者术后24h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C组患者术后24hPCA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B组(p<0.05);B、C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术后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镇痛临床价值优于舒芬太尼、地佐辛。

  • 标签: 舒芬太尼 地佐辛 罗哌卡因 骨科 镇痛
  • 简介:采用文献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自由式轮滑集体项目花式拉龙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和项目竞赛厘清这一新兴项目定义、明确教学和创编原则等,实现项目开发和推广目标,旨在为推进新兴体育项目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体操类评分规则 自由式轮滑 集体项目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肺结节日间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肺结节手术的523例患者资料,男223例,女300例,年龄19~72(54.0±11.7)岁。根据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分为日间手术组(81例)和住院手术组(442例)。根据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影像学T分期、手术方式、肿瘤位置进行1∶2倾向性评分匹配(PSM),PSM后共纳入178例患者,包括日间手术组74例,住院手术组104例。观察PSM前日间手术组患者的临床结局。比较PSM后两组患者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情况的差异。根据患者手术方式进行分层分析,分别比较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患者中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情况的差异。结果在81例日间手术患者中,共8例患者转回普通病房,日间出院率达90%(73/81)。PSM后日间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与住院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日间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长、胸管留置时长、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均少于住院手术组[(2.19±0.84)比(4.74±1.81)d、(1.70±0.65)比(3.45±1.85)d、(6.64±0.74)比(8.29±0.97)万元、(0.35±0.07)比(0.69±0.18)万元](均P<0.05)。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20.47±120.02)ml和(242.21±129.96)ml,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68±0.79和1.64±0.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层分析中,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量和出院VAS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日间手术组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长、胸管留置时长、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均少于住院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肺结节日间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与机器人辅助住院手术相比具有住院时长短、胸管留置时长短、费用低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手术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肺结节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 日间手术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影响城市体育中考现状的原因较多,在深入调查广西城市体育中考的基础上,在多项影响指标中,选取了决策部门的重视与评分标准设定对城市体育中考影响作分析研究,以改进其中的问题,促进体育中考的良好发展.

  • 标签: 体育中考 决策部门 评分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sTBI)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及血清转运蛋白(TSPO)联合格拉斯哥评分与休克指数比值(rSIG)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104例,术后随访90 d,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2组:预后良好组61例,男42例,女19例,年龄(52.6±4.1)岁;预后不良组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53.2±4.4)岁。统计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rSIG值及血清TSPO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SIG联合TSPO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sTBI患者从受伤至获得救治时间、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即时血糖、血清TSPO水平、CT提示中线移位≥5 mm、脑疝形成及术后并发症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SIG为保护性因素(均P<0.05)。预后良好组的rSIG值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11.6±3.2比6.6±2.0,t=9.021,P<0.05),血清TSPO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1.3±0.3)比(3.1±1.1) μg/L, t=12.350,P<0.05]。rSIG值和TSPO联合预测sTBI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95%CI:0.808~0.97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92.0%,两者联合的AUC高于单独rSIG、TSPO,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TBI患者中,rSIG值与血清TSPO呈负相关(r=-0.439, P<0.05)。结论sTBI预后不良者具有rSIG低值及血清TSPO高表达,两者联合应用对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 标签: 脑损伤 重型颅脑外伤 休克指数 转运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在临床上能更及时、准确地做出顺产与难产判断的头位分娩评分法,并探讨其对判断初产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拟定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对164例诊断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初产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总分小于70分者,90.63%行剖宫产术,大于80分者90.32%经阴道分娩(P〈0.01),无一例严重母婴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全面地对整个产程及胎儿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对顺产与难产做出综合判断,在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了剖宫产率。

  • 标签:
  • 简介:伴随改革不断深入,作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从最初的被动改革正向主动改革转变,政府由过去的主要主导部门正向拥有一定责权利部门转变;政府具体向学校下放一定的人财务管理权限,学校办学自主权有所扩大;学校评价由单一评价向社会多元评价方向转变。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关系正得以重建,为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奠定了较好的实践基础。

  • 标签: 教育管办评分离 现代学校制度 社会参与 去行政化
  • 简介:本研究通过分析评分员的口头报告和评分结果,旨在以评分员的评分反应过程和试题内部结构为证据验证CET4写作测试的构念效度。结果表明:1)CET4写作测试内部结构主要呈现一个因子;2)CET4写作测试较好地体现了所要测试的构念;3)评分受到了与构念无关的因素影响,如句子结构、书写和阅卷顺序;4)评分员背景对测试的构念效度有影响。据此提出了影响写作测试构念效度的因素模型和提高写作测试构念效度的一此建议。

  • 标签: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 因素分析 评分 构念效度
  • 简介:2005年3月l~6日全国技巧教练员裁判员国际技巧评分规则学习班与全国技巧工作会议在革命圣地江西井冈山的花果山宾馆进行。会议分为两个阶段:3月1日举办2005—喇8年国际技巧评分规则学习班,3月6日举行全国技巧工作会议。

  • 标签: 2005年 评分规则 学习班 裁判员 教练员 技巧
  • 简介:摘要通过对总决赛裁判员评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裁判员评分标准不一致,评分区分度不大,导致裁判员评分的可信度不高。应严格执行裁判员遴选和考核制度,提高对裁判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排舞竞赛评分规则的合理性,完善评分办法;提高裁判员业务水平,赛前进行严格培训,统一裁判员评分尺度,保证竞赛公平;提高裁判员道德执法水平,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 标签: 排舞 裁判员 评分 客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对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中外周带扩散加权成像(DWI)评分3分的影响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204例临床疑诊前列腺外周带病变病例(前列腺癌169例,非前列腺癌35例),所有病例均采用Siemens Verio 3.0 T多参数MRI序列扫描并经过病理证实。根据PI-RADS V2评分标准对图像进行评分。通过Kappa系数计算阅片者之间的一致性。计算前列腺临床显著癌(csPCa)在PI-RADS V2总分3分、3+1分、4分中的构成比并通过非参数χ2检验分析构成比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计算DCE在DWI评分3分、4分中的阳性率。结果204例前列腺外周带病变中有68.6%(140/204)的病例评分为PI-RADS V2总分3分比3+1分及4分,PI-RADS V2总分4分的一致性高于PI-RADS V2总分3分及3+1分的一致性(k值0.802 、0.737比0.591,均P<0.01)。csPCa在PI-RADS V2总分3分、3+1分、4分中的构成比分别为16.7%(3/18)、43.2%(19/44)、78.2%(61/78),且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39, P<0.05),csPCa在PI-RADS V2总分3+1分、4分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6, P<0.01)。DCE在PI-RADS V2总分3分、3+1分、4分的病例中的阳性率为76.4%(107/140例)。DCE在DWI评分为3分、4分的病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0%(44/62)、80.8%(63/78)。结论DCE在PI-RADS V2中因有较高的阳性率具有一定价值,DCE有助于提高DWI评分3分对csPCa的检出率。外周带中PI-RADS V2总分3+1分与4分因对csPCa的检出率不同而可能需要加以区分。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格林森评分
  • 简介:摘要通过对总决赛裁判员评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裁判员评分标准不一致,评分区分度不大,导致裁判员评分的可信度不高。应严格执行裁判员遴选和考核制度,提高对裁判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排舞竞赛评分规则的合理性,完善评分办法;提高裁判员业务水平,赛前进行严格培训,统一裁判员评分尺度,保证竞赛公平;提高裁判员道德执法水平,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 标签: 排舞 裁判员 评分 客观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D-二聚体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被首次诊断为aSAH的患者资料,共1 658例,所有患者根据D-二聚体水平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为Q1~Q4 4组,分别为415例、414例、414例、415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Q2、Q3、Q4和Q1分别进行匹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二聚体与各个结局的关联。由于目前临床尚无通用的D-二聚体分类标准,本研究尝试根据目前临床参考值上限的1、3、5、10倍将患者再次分为q1(<0.55 mg/L,94例)、q2(0.55~1.65 mg/L,435例)、q3(1.65~5.50 mg/L,650例)和q4(>5.50 mg/L,303例)4组,同样作PSM及logistic回归分析,以检验不同的D-二聚体分类方法下,D-二聚体是否仍然与aSAH预后相关。结果1 658例aSAH患者年龄(57±12)岁,男1 068例,女590例。根据D-二聚体水平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法分组PSM后,4组例数分别为318例、318例、251例、229例。Q4组(>4.95 mg/L)患者与Q1(<1.23 mg/L)组相比,Q4组患者院内感染(OR=2.14,95%CI:1.47~3.11,P<0.001);肺部感染(OR=2.22,95%CI:1.51~3.28,P<0.001)、尿道感染(OR=1.75,95%CI:1.12~2.75,P=0.014)以及颅内再出血(OR=3.59,95%CI:1.30~9.91,P=0.013)风险较高。Q4组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结局的风险也高于Q1组,不良预后结局包括出院时预后不良(OR=2.12,95%CI:1.43~3.14,P<0.001);住院期间死亡(OR=3.03,95%CI:1.26~7.33,P=0.014);90 d内死亡(OR=2.33,95%CI:1.29~4.22,P=0.005);180 d内死亡(OR=1.92,95%CI:1.12~3.29,P=0.018);1年内死亡(OR=2.07,95%CI:1.23~3.47,P=0.006)以及最长随访期内死亡(OR=1.97,95%CI:1.26~3.09,P=0.003)。在根据目前临床参考值作二次分组并进行PSM后,4组例数分别为90例、87例、90例、43例。q4组患者的院内感染(OR=2.26,95%CI:1.14~4.45,P=0.019)、血行感染(OR=8.86,95%CI:1.08~72.78,P=0.042)、出院时预后不良(OR=4.92,95%CI:2.18~11.07,P<0.001)、180 d内死亡(OR=3.39,95%CI:1.04~11.08,P=0.043)、1年内死亡(OR=3.23,95%CI:1.10~9.49,P=0.033)以及最长随访期内死亡风险(OR=3.28,95%CI:1.34~8.01,P=0.009)仍然高于q1组患者。结论高D-二聚体的aSAH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风险及病死率更高,临床预后更差。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D-二聚体 倾向评分 预后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气腹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游离食管的颈段食管癌切除术(LTE)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CTLE)治疗Ⅰ~Ⅲ期颈段食管癌的围手术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Ⅰ~Ⅲ期颈段食管癌行微创CTLE或LTE术式的连续158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匹配40对病例(CTLE和LTE术式各4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1~81(62.5±7.0)岁,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时间以及术后肺炎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预后。结果LTE组的手术时间[(148.0±31.3)min比(201.3±48.3)min)]、术中出血量[(192.6±77.9)ml比(387.8±112.4)ml]、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时间(0 d比1 d)以及术后肺炎(0比15%)和心律失常(2.5%比20%)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TLE组(均P<0.05);CTLE组淋巴结清扫数目高于LTE组[(21.2±6.1)枚比(12.9±4.3)枚,P<0.001]。LTE组3、5年总体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OS:53.53%和34.27%,DFS:43.62%和24.89%)与CTLE组(OS:59.48%和37.29%,DFS:49.12%和28.8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TE在减少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时间和降低术后肺炎、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有优势,其远期预后与CTLE相当。

  • 标签: 食管肿瘤 微创食管切除 无气腹腹腔镜 远期疗效 倾向性评分匹配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