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通过利用过敏原检测结果对荨麻疹患者日常行为进行护理干预所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自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通过敏原检测结果给与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日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为10.3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为12.5天,观察组出院后满意度为98.9%,对照组出院后满意度为90.4%。结论:过敏原检测技术对皮肤科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护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检查结果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指导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敏物质,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瘙痒与痛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实际工作中应用效果良好,取得患者的好评。

  • 标签:   过敏原 荨麻疹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过程中运用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的作用。方法  以苏大附一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进行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指标异常患者211例为对象,均进行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检查,对各方面检查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 统计可知,后期接受肠镜检查能够获取金标准结果仅为72例,最后入选样本为72例。本组患者在APCS评分上,高危患者55例(76.4%),FIT阳性患者17例(23.6%),DNA阳性患者32例(44.46%),联合检测阳性37例(51.3%)。FIF检查、粪便DNA检测、联合检测,敏感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对于疾病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相较于FIT单检,粪便DNA检查阳性检出率更高,应用FIT+粪便DNA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有助于促使患者尽快进行确诊。

  • 标签: 结直肠癌 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 早期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过程中运用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的作用。方法  以苏大附一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进行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指标异常患者211例为对象,均进行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检查,对各方面检查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 统计可知,后期接受肠镜检查能够获取金标准结果仅为72例,最后入选样本为72例。本组患者在APCS评分上,高危患者55例(76.4%),FIT阳性患者17例(23.6%),DNA阳性患者32例(44.46%),联合检测阳性37例(51.3%)。FIF检查、粪便DNA检测、联合检测,敏感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对于疾病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相较于FIT单检,粪便DNA检查阳性检出率更高,应用FIT+粪便DNA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有助于促使患者尽快进行确诊。

  • 标签: 结直肠癌 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 早期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孕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孕妇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80例孕妇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度95.24%,特异度97.56%。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敏感度93.02%,特异度95.24%。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均可以在孕妇乙型肝炎的筛查中取得理想的效果,临床可结合实际情况应用,必要时可以将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检出率。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孕妇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与术后标本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9.12-2022.5期间发生的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穿刺活检标本与手术后大标本,分别行免疫组化指标 ER、PR、Her-2、P53、Ki67 的检测,比较二者的一致性,从而达到病理诊断目的,同时指导患者进一步的治疗方案。结果: 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与术后标本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一致率较高。结论: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和术后标本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患者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既可以达到病理诊断目的,也能通过免疫组化相关指标的判读结果指导患者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减轻病人的等待时间及较少病人的经济负担。

  • 标签: 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 免疫组化检测 检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与术后标本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9.12-2022.5期间发生的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穿刺活检标本与手术后大标本,分别行免疫组化指标 ER、PR、Her-2、P53、Ki67 的检测,比较二者的一致性,从而达到病理诊断目的,同时指导患者进一步的治疗方案。结果: 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与术后标本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一致率较高。结论: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和术后标本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患者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既可以达到病理诊断目的,也能通过免疫组化相关指标的判读结果指导患者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减轻病人的等待时间及较少病人的经济负担。

  • 标签: 乳腺癌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 免疫组化检测 检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6℃水浴灭活处理含胍盐保存液的咽拭子样本对乌鲁木齐地区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含胍盐保存液的样本管收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0年7-8月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咽拭子样本170例。将170例样本等量提取双份并分组:试验组:56℃恒温水浴孵化30分钟处理后提取核酸;对照组:室温放置30分钟后提取核酸。对上述两组核酸提取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分别检测N、ORF1ab和人体上皮细胞(ribonucleoprotein,RNP)基因(试剂内标基因),用循环阈值(Ct)评价检验结果。阳性样本:检测样本在FAM和VIC通道Ct值≤40且有明显的扩增曲线;阴性样本:检测样本在FAM和VIC通道无扩增曲线或Ct值>40。结果:1.对照组阳性标本检出率显著高于经56℃水浴灭活处理的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样本人体上皮细胞RNP基因均呈现明显典型的扩增信号;3.对照组结果分析:46例阳性标本中,单N基因阳性32例,N基因和ORF1ab基因同时阳性14例;未见VIC通道检测ORF1ab单基因阳性;4.试验组结果分析:单N基因阳性14例,N基因和ORF1ab基因同时阳性结果9例;经56℃水浴灭活处理的咽拭子标本,N基因由阳变阴的标本23例(占比50%),ORF1ab基因由阳变阴的标本6例(占比42.86%);受到干扰的样本Ct值均在36以上,即反应体系中起始模板量较低的样本(通常认为是弱阳性标本/灰区标本)。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0年7-8月含胍盐保存液的咽拭子样本经56℃水浴灭活处理30分钟后,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降解,FAM通道检测的N基因及VIC通道检测的ORF1ab基因Ct值升高,造成假阴性结果增多。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咽拭子 病毒灭活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
  • 简介:红花功效主要为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对胸痹心痛、闭经、恶露不止、跌打损伤等症治疗效果显著。红花药理作用较强,临床应用广泛。本次研究中以对红花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角度进行阐述。

  • 标签: 红花 药理分析 临床应用
  • 简介:荟萃分析是依靠全面搜集已发表或未发表的具某一可比特性的文献,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客观、定量的分析,客观真实地反映已经存在的研究结果,从而获得对某一研究问题定性、定量的综合性结论.随着荟萃分析方法的日趋成熟,它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0世纪90年代末,荟萃分析开始成为循证药疗(evidence-basedpharmacotherapy)的重要工具,欧美的有些国家已经将荟萃分析技术应用到新药评审领域,以法规的形式要求申报新药审批资料时,提供用荟萃分析方法合并的概述性资料.美国已有新药申报资料应用荟萃分析支持增加适应证以及进行亚组分析[1],欧盟则要求用几个设计较好的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证明新药的有效性[2].另外,系统评价(荟萃分析)的证据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处正式运用于WHO基本药物的筛选工作.

  • 标签: 荟萃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 循证药疗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