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和5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结果肺炎PCT、CRP、WBC、中性粒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他两(P〈0.05);肺炎PCT诊断阳性率(77.8%)明显高于肺结核(16.0%)(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对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具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细菌性肺炎 肺结核患者 诊断价值 检测 鉴别
  • 简介:ICU是抢救危重病人场所,建立有效静脉输液通路对于抢救创伤性休克、大量失血、大面积烧伤等需快速补液病人,能赢得抢救时机。我ICU科自2006年3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12例,对危重病人快速输血、输液抢救及中心静脉压监测中,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抢救时机 危重病人 ICU科 中心静脉压监测 静脉输液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特点。方法测定95例COPD患者加重期和缓解期及30例健康人血清和诱导痰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和血清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浓度。结果COPD患者加重期和缓解期MPO和iNOS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且加重期高于缓解期患者。痰中MPO水平高于血清中MPO水平。结论MPO、iNOS作为炎性介质酶均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过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INOS MPO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COPD患者 健康对照组
  • 简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O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一系列临床症候群。肺癌是SVCOS最常见病因,病情来势凶,护理难度大,患者心理负担重。我科自1994年7月至今共收治12例肺癌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护理体会 综合症 肺癌 综合治疗 血液回流障碍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将90例确诊V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30例)和肠外营养(PN)(30例)及对照(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EN和PN组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而对照仅给予常规流质饮食及静脉营养。比较各组营养支持2周后营养状态、临床有效率、撤机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各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清血红蛋白水平及臂肌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其中,EN明显高于其他两(P〈0.05),同时炎性指标则明显降低,EN低于其他两(P〈0.05),但是PN与对照间无统计学差异。EN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及对照,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PN及对照(P〈0.05),而PN与对照无差异,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提高VAP患者营养状态,其中EN效果最显著,更有助于改善VAP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营养支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随着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肿瘤患者治疗及愈后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我科采用微波热疗和胸腹腔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是一种有效方法,它们有较好协同作用,在分子水平抑制DNA合成,阻止肿瘤细胞质和细胞核复制,同时提高化疗药物细胞毒作用,抑制DNA双链损伤修复,改善耐药性;在细胞水平上,热疗有利于化疗药物吸收与利用,提高肿瘤周边药物浓度及细胞膜通透性。瘤体中心多为乏氧细胞,对热敏感,而瘤体外周细胞对化疗敏感,故两者合用可起到互补作用。现我科使用微波热疗加胸腹腔化疗治疗癌性腹水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癌性胸腹水 微波热疗 联合治疗 腹腔灌注顺铂 护理 肿瘤患者
  • 简介:慢阻肺在缓解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提高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呼吸效率,缓解呼吸肌疲劳,增加肺泡通气,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存在依从性问题,严重影响呼吸锻炼效果。本文通过对影响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护理对策。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依从性 慢阻肺 患者 呼吸肌疲劳 缓解呼吸困难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方法检测9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A)和治疗后(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健康体检者(C)作比较,并分析动脉血气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B和C(P〈0.01),B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C(P〈0.01),而PT、APTT、TT差异无显著性(P>0.05);FBG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D-D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COPD发展过程中,存在高凝状态,监测FBG及D-D变化,有助于了解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为适时采取有效抗凝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COPD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气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联合血必净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疗效。方法23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对照、血必净、UTI及联合治疗,脉搏指示心输出量连续监测(PiCCO)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血管阻力(SVR)等,测定血浆脑型利钠肽(BNP)、降钙素原(PCT)及IL-6浓度,评估心肺功能。结果四患者BNP、CO、CI下降,SVR回升(P〈0.05),PCT、IL-6(P〈0.05),明显下降,心肺功能好转,联合治疗效果最好。结论联合治疗有效治疗感染性休克,与强效抗感染、改善心肺功能有关。

  • 标签: UTI 血必净 感染性休克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5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诊疗情况.结果58例患者1例死亡,其余治疗结束时,全部稳定.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警惕,对于一些不典型又高度疑似肺结核患者,可考虑试验性抗痨治疗,早期诊断,规律抗痨,一般预后良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合并肺结核 老年 肺结核患者 抗痨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实时荧光PCR与涂片镜检、培养三种方法在结核杆菌检测差异。方法对我院疑似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同时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涂片镜检和培养,将三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1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同时采用实时荧光PCR、涂片镜检和培养三种方法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5%、32.6%和44.7%。实时荧光PCR法与涂片镜检法阳性率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时荧光PCR法与培养法阳性率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12例疑似其他类型结核病患者胸腹水、脑脊液、穿刺液和尿液等非痰标本同时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8%、3.6%和16.1%。统计学意义同上。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在临床上对结核病诊断和鉴别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荧光PCR 结核杆菌 阳性率
  • 简介: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对照(n=55)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n=60)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改善情况.结果观察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69.1%)(P〈0.05);治疗后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有效.

  • 标签: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复方甘草酸苷 药物治疗 疗效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 肝功能指标
  • 作者: 廖虹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9-04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第18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头孢呋辛联用炎琥宁方案应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影响。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选择我院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和研究,每组50例,对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会用到头孢呋辛、利巴韦林针剂、氯化钠溶液以及葡萄糖溶液,将这几种物质按照一定配比均匀混合后为患者进行医治。研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会用到头孢呋辛、炎琥宁、氯化钠溶液及葡萄糖溶液,同样将这四者依照既定配比均匀混合后卫患者进行治疗。治疗一段疗程后,根据两患者在治疗期间表现进行评析。结果:根据统计可知,研究、对照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具有较大差距,研究数值水平居高(P<0.05)。观察患者症状治疗情况,研究患者症状消失用时更短(P<0.05)。结论:联用头孢呋辛与炎琥宁医治急性支气管炎症状,不仅可以加快治疗进程,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头抱呋辛;炎琥宁;急性支气管炎
  • 简介:目的:分析全身抗结核治疗联合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和利福平局部处理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疗效。方法120例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超导各60例;对照给予常规规则抗结核治疗、胸穿抽液和胸腔内给药,超导在对照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患侧胸部局部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和利福平;分别于治疗15、30及60d查胸腔B超、胸部X片,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胸水量、胸膜肥厚及包裹情况。比较治疗15及30d后两疗效及胸水吸收情况,比较治疗30及60d后两胸膜增厚、粘连、包裹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0d后,两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缓解,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0d后,超导胸水完全吸收者56例(93.3%),对照胸水完全吸收者46例(76.7%),超导胸水完全吸收患者比例高于对照(P〈0.05)。治疗30及60d后,超导发生胸膜增厚、粘连、包裹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及3.3%,对照组分别为23.3%及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时,加用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导入异烟肼和利福平早期局部处理,有助于胸水吸收,并减轻胸膜肥厚、包裹等后遗症发生。

  • 标签: 靶位透药 结核 胸膜炎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产ESBLs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耐药特点,以及患者感染产ESBLs菌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08年8月分离下呼吸道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用梅里埃ATB15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检测ESBLs表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中,ESBLs总阳性率为41.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产酶率分别为42.0%、52.0%和35.1%,产ESBLs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其中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产ESBLs菌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免疫抑制剂、ICU患者、做过导尿插管、动过大手术、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治疗产ESBLs菌引起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慎用三代头孢。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超广谱β-酰胺酶 耐药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金克槐耳颗粒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细胞活性影响。方法7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二,治疗38例采用金克槐耳联合化疗,对照单用化疗。结果治疗NK细胞活性T4/T8比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两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克槐耳颗粒可以保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细胞活性及提高机体免疫力。

  • 标签: 金克槐耳颗粒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细胞活性
  • 简介:评价腺苷脱氨酶与溶菌酶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对108例诊断明确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水腺苷脱氨酶及胸水溶菌酶与血清溶菌酶之比值测定。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腺苷脱氨酶含量明显高于癌性胸腔积液(P<0.05),胸水溶菌酶与血清溶菌酶之比明显高于癌性胸腔积液(P<0,01)。

  • 标签: 腺苷脱氨酶 诊断价值 结核性胸腔积液 酶检测 胸水 癌性胸腔积液
  • 简介: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相关参数影响。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间60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对照3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30例加用纳洛酮,比较两患者疗效、氧代谢、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患者氧代谢、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但观察明显优于对照,两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70.00%(P〈0.01)。结论纳洛酮可有效改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慢阻肺 氧代谢 血气分析 肺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方法通过对63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住院过程心理护理经验总结。结论对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患者,进行住院全过程、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治疗依从性 球囊扩张术 支气管结核 心理护理 气道狭窄 住院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