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出院半年后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由我院牵头建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登记系统,以2020年1月—3月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117例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出院半年后进行随访,面对面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与患者生命质量总积分的关系,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线性回归分析并得到生命质量总分线性相关方程。结果患者WHOQOLBREF量表生命质量总分(75.79±13.80)分,生活质量自我评价(3.20±0.78)分,健康状况自我评价(2.60±0.79)分。对于生命质量总分,女性、后遗症分级高及有吸烟史的患者得分低于男性、后遗症分级低及无吸烟史的患者(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冠肺炎急性期分型(r=-2.12,P=0.022)、后遗症分级(r=-4.13,P<0.01)、性别(r=1.83,P=0.048)、吸烟史(r=-0.18,P<0.01)与患者出院后半年的生命质量总分有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后遗症分级与患者出院后半年的生命质量总分呈线性相关(R2=0.170,P<0.01)。线性相关方程:Y=94.179-9.153X。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遗症的治疗方案也亟待整理与优化。今后,一方面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同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索更有效的康复方案;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医患线上交流平台的建立,以及时督促指导患者居家康复。

  • 标签: 新冠 中医 综合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ICU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21年4月到2021年12月的8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新生儿的感染情况与抗生素使用情况,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与细菌传染有关。结论: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规范管理,提高相关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减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异常操作,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提高新生儿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ICU院内 感染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护理在结核病人日常治疗中的运用。方法:研究共入选60例受试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将其随机打乱分组,分别为干预组、对照组,组内患者例数为30,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比对最终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结果:实施营养护理后,干预组2项指标数值明显上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营养不良例数仅为2例(6.67%)低于对照组(10例/33.33%),P<0.05。结论:结核病人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免疫力和营养状况均受到影响,因此,在治疗期间应结合营养护理,帮助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患者 营养护理 运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抑郁影响因素与健康护理策略。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到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后抑郁产妇中选择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分别按照健康护理和一般护理开展护理干预,对不同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以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计算并作比较。结果①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更为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健康护理后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经过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特点(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更为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护理模式可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为初产妇产后抑郁高危者优化护理方案提供有用参考。

  • 标签: 产后抑郁 影响因素 健康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疾病护理的常见问题及预防策略。方法:以2021年2月-2022年3月某医院89名在编的消化内科护理人员进行统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一般及以上的有65人(73.03%),27人(30.34%)患者对医护人员治疗配合程度较差,60人(67.42%)服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多。护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情况如下,82人(92.14%)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较好;17人(19.10%)在工作中对患者疾病宣传教育较少;超过一半的护理人员(51人,57.31%)在安抚患者情绪工作存在不足。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及减低或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突发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传染速度快、病发突然的疾病,该疾病由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不但会对人们的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也会严重的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为了避免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时造成较大不良影响,医院就应该及早发现出现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病人,之后再快速的进行病人隔离、治疗等工作,隔离的方式能够从疾病传染途径切断中阻断疾病的蔓延。

  • 标签: 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急处理,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疗美容安全影响的因素分析与管理策略。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80例接受医疗美容服务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医疗安全事件将病人分为对照组(50例:未发生医疗安全事件)与观察组(30例;发生医疗安全事件),比较两组病人相关资料,分析医疗美容安全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管理策略。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健康教育比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比例、隐瞒自身相关病史比例、术中仪器使用不当比例、无菌管理不严格比例、用药错误比例均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医疗美容安全 影响因素分析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医院病历档案是记录患者疾病引发、健康状态以及诊疗整个过程的特殊档案,具有完整性及客观性特征。完善与强化医院病历档案质量管理,保障医疗机构与患者双方权利,是我国医院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现针对病历档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 标签: 病历档案 管理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针对于实验护理分组之中的病患者,严格分析病患者自身的病历资料,采取俯卧位通气方法对其展开护理,实行结束之后将对呼吸衰竭疾病的病患者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据实验数据表明, 相比较于常规护理组的心电图指标,本文当中 实验护理组的病患者 在经过干预之后其心电图发生异常情况的概率明显得到了降低,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呼吸衰竭患者 俯卧位通气 策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2例血液内科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方式,护理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应用针对性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血液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问题改进护理对策能够有效的提升科室护理质量,也能从护理工作科学、有效实施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血液内科护理 风险隐患 应对策略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骨折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并提出改进策略。通过对一组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分析了康复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显示,骨折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后,其康复进程明显改善,包括骨折愈合时间的缩短、肌力和功能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护理过程中的沟通不畅、康复计划的个性化不足等。因此,我们提出了改进策略,包括加强护理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制定以及患者教育的加强。这些改进策略有助于提高骨折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提升其康复结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骨折患者 康复护理 效果评估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实施策略及其效果评价。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践经验总结,本文提出了术后早期营养支持、个体化营养干预、多学科协作等策略,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个体化营养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多学科协作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实施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个体化的、多学科协作的。

  • 标签: 术后营养 实施策略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产后护理的关键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在产后护理中,需要特别关注婴儿喂养、母乳喂养、产妇的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产后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正确的喂养方法、产后护理技巧以及沟通技巧等。此外,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和专业支持也对产后护理至关重要。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包括家庭成员的支持、社会组织的支持以及医疗机构的支持。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应对策略的分析,可以为产后护理人员提供指导,并提高产后护理的质量。

  • 标签: 产后护理 婴儿喂养 母乳喂养 身体恢复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胃肠道吻合口漏是胃肠道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旨在综述胃肠道吻合口漏的预防和管理策略,并总结了相关的数据和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管理策略,以帮助医务人员降低胃肠道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胃肠道吻合口漏 预防 管理策略 胃肠道手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营养支持在社区老年护理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强调了个性化营养评估和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跨领域合作,医疗保健、营养、社会服务及社区资源的整合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营养支持,显著改善了他们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研究显示,营养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体重和营养素水平,通过社区教育活动和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营养支持服务。

  • 标签: 社区老年护理,营养支持,跨领域合作,营养状态,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病区是承担脑血管疾病患者诊疗和后续治疗的重要医疗单元。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策略对于提高神经内科护理水平、确保患者安全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如何识别并消除这些隐患,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成为当前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者关注的核心问题。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质量管理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新生儿的疼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其神经系统未完全发育及表达能力有限,常常导致疼痛被低估或忽视。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疼痛的评估与缓解策略,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保障新生儿的生存与发展质量。我们综述了当前常用的新生儿疼痛评估工具及其应用,包括简化版的NICU疼痛量表、FLACC评分法等。针对不同疼痛源(如接受注射、手术等),我们深入探讨了相应的缓解策略,涉及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等多方面内容。我们强调了在缓解新生儿疼痛过程中,应个体化、全面考虑患儿的情况,并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和临床实践,展示了不同缓解策略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 标签: 新生儿 疼痛评估 缓解策略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精神病人与一般病人有很大的区别,其主要特点是脑功能障碍,心理和行为异常。护理工作不只是做好基本的护理工作,更重要的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改进病人的护理策略,从而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病 患者 心理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手术室感染防控对于医疗安全至关重要。本论文深入研究了感染防控策略的关键性及其应用。通过综合现有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包括强化卫生措施、优化手术室环境管理、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方法。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还能提高手术室操作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本研究为手术室感染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护理中院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策略,针对当前急诊科室面临的院内感染问题,通过分析国内相关文献,提出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措施。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深入分析急诊科室院内感染的特点、原因及其对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影响,进而提出一套系统的管理与控制策略,以期为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率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 标签: 院内感染 急诊护理 管理策略 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