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作研究对象,分析入选对象病理类型、分级及分期情况。结果所有40例乳头状肾细胞肿瘤直径范围为3~14cm,平均(7.6±3.4)cm。I型患者低分化率、中分化率及高分化率均明显高于II型患者,P<0.05;I型患者病理I期率、II期率、III期率与II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I型患者IV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头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与其他癌细胞间差异性较大,其中病理分型直接与癌细胞分级及分期相关,这种相关可有利于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

  • 标签: 乳头状肾细胞癌 临床特征 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将红细胞检验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实验组,按照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将这8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Ⅱ级心力衰竭组28例、Ⅲ级心力衰竭组27例与Ⅳ级心力衰竭组25例。再选取我院进行正常体检者7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红细胞检查,探讨红细胞与心力衰竭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力衰竭等级越高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越大,且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情况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关系密切,红细胞检查能够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提供评判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升高常提示慢性心衰患者预后不理想。因此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查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参照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红细胞检验 临床价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EDW)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高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南省岳阳市妇幼保健院行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及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1364例高龄孕妇的病例资料,计算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结果共检出46例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37%,包括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其中21三体18例、18三体6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含嵌合体)10例,结构异常10例,其中易位5例、缺失3例、重复1例、X等臂1例,染色体多态55例,多态率4.03%。结论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以13、18、21号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为主,对高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能有效的诊断胎儿染色体病,是减少染色体异常胎儿出生的必要手段。

  • 标签: 高龄孕妇 羊水细胞 核型分析 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应用IP方案与EP方案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在2016.5-2018.5,研究对象为64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IP组32例使用IP治疗方案,EP组32例采用EP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IP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5.62%)与EP组(68.75%)之间差异性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期间IP组患者腹泻发生率(25.00%)大于EP组腹泻发生率(6.25%),数据对比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毒副作用方面,IP治疗与EP治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EP方案均可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但是EP方案治疗期间患者腹泻发生率较低,相对用药安全性高,可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IP方案 EP方案 临床效果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头颈部肿瘤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为肿瘤转移以及重要器官功能丧失,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来降低肿瘤转移以及复发的概率,进而保证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循环肿瘤细胞对头颈部肿瘤的转移以及预后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可及时检测出现肿瘤转移或者复发患者血液中的肿瘤细胞。本文主要讲述循环肿瘤细胞在头颈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作用。

  • 标签: 循环 肿瘤细胞 头颈部肿瘤 诊断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肛周感染的预防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6-7至2017-7共9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规组应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肛周感染。研究组应用甲硝唑注射液联合莫匹罗星软膏。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率6.52%低于常规组的6.52%,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100%与死亡率0%优于常规组的治愈率93.48%,死亡率6.52%,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用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甲硝唑注射液可有效控制肛周感染情况,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疼痛。

  • 标签: 肛周感染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测中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集的64份异常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将收集的64份正常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血液细胞形态观察组有23例正常,假阳性率为35.93%,血液细胞形态对照组有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7.81%,血液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15例异常,假阴性率为23.43%。血液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异常率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血液细胞形态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贫血患者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贫血类型分组,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44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共48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健康人50例设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均开展血液检验,检测红细胞参数。结果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MCHC、RBC、MCV、RDW、MCH及H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MCHC、Hb高于缺铁性贫血组,RBC、MCV、RDW低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C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地中海贫血确诊率为79.2%,缺铁性贫血确诊率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可有效反映贫血情况,在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方面临床价值较高,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 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冷凝集素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肺吸虫病、静点头孢哌酮钠饮酒后类白反应及疟疾等疾病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漏诊分析,从而提高医学检验工作者对血液细胞形态学在临床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不抗凝外周血做血涂片,用瑞一姬染色,通过具有细胞形态学丰富工作经验的检验人员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形态、数量及血液寄生虫。并进行相关的血液学实验及生化检查。结果通过对细胞形态学认真观察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在形态学检查方而只能是一种过筛手段,在可疑情况,尤其在病理条件下必须进显微镜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便减少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从而能对疑难血液病做出明确诊断。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 误诊 漏诊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方法根据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的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使用厄洛替尼治疗,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对其毒副反应以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有10例疾病进展病例,13例病情稳定病例,6例部分缓解病例,1例完全缓解病例,有7例治疗有效,占23.33%。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之后有皮疹、皮肤瘙痒、腹泻、恶心等毒副反应,均不严重,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后,均得到了缓解。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可能会出现较轻的毒副作用,但是针对性处理后可以缓解,均不严重,临床中还是能够进行推广使用的。

  • 标签: 厄洛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选取川贝母、云芝、西洋参、天麻与三七5味中药,每种各取1kg,将剂量分配好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细胞级粉碎技术对该组中药进行粉碎,对照组采用常规粉碎技术对组内中药进行粉碎,待两组中药均完成粉碎工作后对两组中药粉碎颗粒细化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药在接受细胞级粉末碎后细化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级粉碎对中药细化有着很好的效果,细化后药效成分不受影响且更易人体吸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药 细胞级粉碎 中药药剂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间接收的需要输血的患者78例,根据输血方式分为两组,其中39例给予大剂量常规输血,为对照组,39例予以白细胞输血,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小于对照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输血在大剂量输血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大剂量常规输血 去白细胞输血 不良反应 发热 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心电图观察。方法从本院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治疗后的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进行治疗后,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明显提升。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紫杉醇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后,对患者心脏产生的影响较小,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紫杉醇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心电图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中抽选4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有患者22例,采取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有患者24例,仅采用化疗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0.9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20.83%,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患者采取恩度联合化疗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病情发展,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恩度治疗 化疗治疗 肺癌
  • 简介:摘要如今,人们生活的环境正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发生着改变,尤其是空气环境的改变更为明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空气环境质量下降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患上肺病,肺癌患者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这种现象不仅给医疗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压力,更揭示着人们要加强对空气环境的保护。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的一种,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很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晚期状态,单用手术的方法是不能起到效果的。因此,相关医疗团队为了缓解患者的痛苦,加强了对这种病症的研究力度。本文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及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记物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论述,仅供参考。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靶向治疗 分子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涂阴肺结核中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34例肺结核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涂阴肺结核74例,涂阳肺结核60例;对照120例非结核组为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两组患者都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灵敏度、特异度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肺结核组总阳性率94.0%(126/134),而非结核组的阳性率为27.5%(33/120)对比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1);另外,涂阴组阳性率91.9%(68/74),涂阳组阳性率96.7%(58/6o),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病患者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而且灵敏度、特异度也十分显著,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结核感染T细胞 菌阴性肺结核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法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综合分析本组50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考,计算出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50例患者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有48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6.0%,其中良性有32例、恶性有16例。结论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法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操作简便,且具有无创性、诊断准确率高以及可重复性等优势,值得关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阴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SGC7901细胞,再用各浓度辛伐他汀处理细胞48小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观察RECK、MMP-2、MMP-9的表达。结果辛伐他汀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MTT检测显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辛伐他汀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3.37±1.50)%、(36.17±2.54)%、(46.39±2.38)%,与对照组增殖抑制率(1.60±0.38)%相比,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强(P<0.05)。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作用后能显著增强SGC7901细胞RECK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MMP-2、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与上调RECK下调MMP-2、MMP-9表达有关。

  • 标签: 辛伐他汀 RECK MMP-2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当中,患者接受腹腔镜剥除与阴式子宫肌瘤剥除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全年内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差异将其随机均分成常规组与优化组,常规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优化组患者则接受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优化组患者相关指标要优于常规组,相关数据接受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而言,阴式子宫肌瘤剥除与腹腔镜手术效果均较好,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剥除术 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2月144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的气管切开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传统组65例为传统气管切开,经皮微创组79例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经皮螺纹旋转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满意度;切口长度、中出血情况、手术全程时间;患者切口感染、套管脱出、皮下和纵膈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皮微创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经皮微创组切口长度、中出血情况、手术全程时间优于传统组,P<0.05;经皮微创组切口感染、套管脱出、皮下和纵膈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效果优于传统气管切开的疗效,切口小,出血少,手术简单,时间短,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 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