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将76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则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治疗费用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21.05%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对于骨科创伤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加快患者康复及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骨科创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手室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生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对照组35例患者中抢救成功29例,失败6例,抢救成功率为82.3%,观察组35例患者中抢救成功33例,失败2例,抢救成功率为94.3,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部创伤 多发伤 手术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与CT诊断急诊腹部创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确诊的70例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一腹部创伤,手术病理确诊为急诊腹部创伤患者,在对患者实施手术病理确诊前,为患者应用B超与CT诊断,分析B超与CT的诊断情况。结果70例急诊腹部创伤患者经过B超诊断,确诊59例,诊出率84.29%,CT诊断,确诊61例,诊出率87.14%,B超与CT的诊出率相差不大,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B超与CT诊断急诊腹部创伤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价值,均能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况数据,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腹部创伤 B超 CT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60例/组。对照组予以喉罩全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维持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维持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恢复效果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喉罩全麻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麻醉方法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对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病人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诊治的168例睑板腺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6例)和干预组(82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BUT及睑缘、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干预组改善程度大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期间的满意度比较干预组高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减轻其不适感,促进病人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睑板腺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收治的97例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随机将9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GC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眨眼反应、语言反应及肢体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能有效改善患者意识障碍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纳洛酮 醒脑静 脑血管病 意识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的病例加强舒适护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脑血管病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50)与加强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n=50)对神经功能恢复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意识障碍病例加强舒适护理可促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脑出血 意识障碍 神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作业治疗干预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进行康复作业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通过康复作业治疗得到提高,改善ADL能力。结论康复作业治疗干预能提高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改善ADL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 标签: 康复作业治疗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嗓音训练对声带小结患者发声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2例声带小结发声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嗓音训练,比较治疗前后自行对生理(P)、功能(F)、情感(E)等VHI评估结果以及最长发声时间(MPT)、基频微扰(jit-ter)、最高基频(F0-High)、最低音强(I-Low)等嗓音声学分析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在P、F、E等VHI评估和MPT、jit-ter、F0-High、I-Low等嗓音声学各指标方面,均要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嗓音训练应用在声带小结患者发声障碍中,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发声障碍

  • 标签: 嗓音训练 声带小结 发声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疗效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8%)明显低于参照组(24%)。干预后吞咽功能较干预前改善(P<0.05),干预后干预组吞咽功能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效果明显。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护理 肺炎 预防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往临床中难以发现的疑难杂症也逐渐被发现,并得到了细分与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女性而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其生产后常见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还会对以后的生活与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说早期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 经会阴超声 (transpe rineal ultrasound,TPUS ) 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进展进行分析与综述。

  • 标签: 经会阴 超声诊断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进展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12/2016-12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127例,作为合并组;同期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97例作为单纯组。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中,女性患者人数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其中女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明显高于其他甲状腺功能障碍类型;在性别、病程、BMI上与单纯糖尿病存在明显差异。TG、TC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FPG、尿酸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在性别、病程、BMI等一般临床资料及TG、TC、FPG、尿酸实验室检测指标上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结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门诊就诊的儿童抽动障碍患儿65例,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西医组34例和中医组31例,西医组用泰必利口服治疗,中医组用中药内服与刮痧推拿结合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9.16,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χ2=9.61,p<0.01。中医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χ2=7.13,p<0.01。中医组安全性明显优于西医组。结论中医治疗小儿抽动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抽动障碍 内治法 外治法 中医 泰必利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行为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Bathel指数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为(68.04±9.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8±9.42)分,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对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进行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行为护理 脑梗死 运动障碍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9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1例,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理维度、心理维度、躯体维度以及社会适应性维度等生存治疗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有效率为78.9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有效率为95.12%,差异显著(X2=4.667,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1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达到有效率92.59%,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达到有效率81.03%,同时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出血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脑出血 吞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治疗对住抽动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CD-10的抽动患儿18名,年龄7-14周岁,随机分成3组。实行团体治疗,每周1次,总治疗8周。结果应用YGTSS于训练前、后进行评分,以治疗前、量表评分的减分率作为疗效判定标准,所有患儿均有效。结论结论式团体治疗对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属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与痴呆的诊断标准还具有一定的距离。在了解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理论内容以及治疗现状发展的基础上,对治疗手段以及预防机制加以明确的探讨,对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具体,从多种角度了解其发病的原因,并对针灸治疗进行深入探讨,综述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治疗中应用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

  • 标签: 针灸 治疗 血管性认知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互动达标理论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行治疗的6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观察,将9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3例,常规组接受精神科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互动达标理论护理。结果实验组在出院时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感情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意义。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互动达标理论 药物依从性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