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风险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风险管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和Harris评分更好(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更高(P< 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风险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对比两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护理前,对照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41、12.679、8.126,P<0.05)。观察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0,P<0.05)。观察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愈合不良各项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4,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风险管理 高龄髋部骨折 髋关节Harris评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于我院就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中选取50例(2021年9月~2022年9月),以干预不同手段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行常规干预,观察组(25例)接受综合护理,分析组间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预后效果较对照组优,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对照组低,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满意度 并发症 综合护理 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胫腓骨是长管状骨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于2020年12月~2022年6月采用Ender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123例,经临床观察,具有同定可靠、操作灵活、患者痛苦少、可早期下床活动、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手法复位、夹板固定配合跟骨牵引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骨牵引 治疗手法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2-2020.8我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n=45)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20)和研究组(n=25),脱落量为0。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髋部骨折术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干预前两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调查问卷分数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分数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健康教育 髋部骨折 术后康复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6-2022.5我院接诊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60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髋关节评分指标。结果:经不同手段护理后,研究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切实提高其髋关节活动指标,维护患者机体健康,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快速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股骨颈骨折多发生在老年群体中,主要是因为股骨颈小梁位置薄弱、骨质缩松导致,加之老年群体身体各项机能衰退,股骨颈骨折后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工作更加艰难,且效果往往不理想,多数患者存在下肢活动受限等问题,严重还会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本文简要综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老年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应用,随后对其效果进行临床探究。方法:选取60例骨盆骨折患者就诊时间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之间,对于A组患者来说,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于B组患者来说,通过采用优质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照顾行为进行相关评分及分析,B组皮肤护理、翻身行为以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A组骨盆骨折患者,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其中治疗后B组关节活动度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分别为78.72±2.15、93.11±3.12分,经比较,相比A组效果较优(t=7.043、6.031)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盆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整复对桡骨远端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3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伴随神经损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一手法整复治疗,实验组采取手法整复联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Chen W—S腕部正中神经损伤评分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屈伸活动评分、旋前评分、旋后评分、桡偏评分、尺偏评分、握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改善、两点辨别觉、大鱼际肌力、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hen W—S腕部正中神经损伤改善程度对比具有一定的差异,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复位丢失、急性腕管综合征、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桡骨远端骨折伴随神经损伤的患者采取手法整复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得到积极的康复,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手法整复 桡骨远端骨折 神经损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时功能锻炼在锁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3月-2022年2月,从本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中选择72例,随机分2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适时功能锻炼,比较护理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率为2.78%,对照组为16.67%,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Constant 综合评分法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锁骨骨折患者,适时功能锻炼能够改善患者肩部功能,预防多种并发症,值得推荐。

  • 标签: 锁骨 骨折 适时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尺桡骨骨折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及运用价值。方法:纳入6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研究,均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治疗,依据入院单双号予以分组,等分为2组,常规组围术期施以基础护理,基于此,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比较效果。结果:①治疗效果:观察组对抽取患者有效率实施测定,其测定值高于常规组(P<0.05);②住院时间: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比低(P<0.05)。结论:尺桡骨骨折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有益于增强手术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具较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尺桡骨骨折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折患者在风险管理中采用护理标识,随后做好对应的管理。方法:选取80例老年骨折患者,其收治时间为2018.1-2020.1月近1年间。常规组老年骨折患者采用常规风险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标识风险管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控制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 8.12±1.35d、13.54±1.35、20.37±2.30d,经比较,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后情况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整体效果较好。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在风险管理中,采用护理标识,整体情况明显改善,效果优。

  • 标签: 护理标识 老年骨折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针对四肢骨折患者而言,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案对于整个康复阶段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就当前来看,针对四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四肢骨折术后,如何选择康复时间和关节活动范围,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性。因为缺乏共识的因素,而导致康复方式繁多,但是结果却存在一定差异。所以针对四肢骨折患者而言,在术后予以系统正确、早期的康复治疗,不仅仅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与此同时也能够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四肢骨折 康复治疗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X线与CT在临床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截取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我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48例患者以X线、CT检查;对比分析2种检查手段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结果。结果 入组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经X线诊断显示,有42例患者为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率为42/48=87.50%;经CT诊断显示,入组患者均确诊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率为48/48=100.00%。对比X线诊断,CT诊断符合率显著更高(P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X线诊断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柱骨折伴颈椎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名脊柱骨折并伴颈椎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此次调查研究之中。之后,利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这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的区别。将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操作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人员则使用优质护理,然后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8/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骨科二病区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70例,每组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周期性外固定,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综合评价手术指标、预后指标、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长于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锁骨骨折开颅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骨折 愈合时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分别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和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金属接骨板内固定 锁骨粉碎性骨 克氏针内固定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7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5)和研究组(n=35),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为(94.56±2.16)、生理健康评分为(93.65±2.27)、社会功能评分为(94.84±1.69)、角色功能评分为(93.28±1.35),生活质量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5.10±2.01)d、住院时间为(9.36±2.20)d,均要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骨折术后给予患者快速康复护理具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骨折术后 康复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锁骨远端锁定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0)和研究组(n=30),常规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研究组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为(91.20±3.90)、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96.20±3.11),常规组患者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为(80.11±2.54)、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85.40±3.88),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锁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利用锁骨远端锁定板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锁骨远端锁定板治疗 锁骨远端骨折 临床效果